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测绘学   264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分析了当前面向点的数据采集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测绘技术提出了既适合外业施工特点又满足对象要求的数字测图方法,并探讨了面向点的数字地图向SPATIAL数据转化的算法设计.  相似文献   
992.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有3个不连续年龄段,它们分别为2.50~2.92Ga(平均2.71Ga);1.79~2.47Ga(平均2.14Ga);1.07~1.57Ga(平均1.38Ga)。模式年龄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斜长角闪岩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44±180Ma、2220±210Ma,其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至少模式年龄为元古宙的斜长角门岩的t_(DM)可代表其原岩的近似形成年龄,从而证明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存在着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两期自亏损地幔分异的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而模式年龄为新太古代的斜长角闪岩,其模式年龄能否代表其形成年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期斜长角闪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对其原岩性质研究表明: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少数为钙碱性玄武岩。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原岩ε_(Nd)(t)反映出大别核部杂岩地区上地幔自古元古代到中元古代一直沿着亏损地幔 Nd 同位素的演化线演化发展,这种性质及演化趋势与扬子北缘及南秦岭早期上地幔 Nd 同位素性质及演化趋势十分  相似文献   
993.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的分析与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1年以来地震台站的资料分析情况和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的资料产出情况,通过分析表明,由于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2003年利用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地震的数量比传统的模拟记录提高30%~40%。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系统地探讨洞庭湖平原土壤铅(Pb)活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在常德市、益阳市、株洲市共采集了110件水稻根系土样品,讨论了土壤Pb活动态含量和活动系数与有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等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据此建立了Pb活动态含量和活动系数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CEC和风化程度都是影响Pb活动态含量及活动系数的主要因素。pH值、CEC和有机质含量都会影响土壤缓冲能力,进而影响Pb的活动性。土壤Cd含量和Zn/Pb值也与Pb活动态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在不同的浓度梯度内,Cd与Pb的交互作用不同;土壤具有较高的Zn/Pb 值时,Pb活动态含量较低。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土壤Pb活动态含量以及活动系数的预测模型,土壤Pb活动态含量用土壤pH、Pb含量、CEC和Na2O/K2O值进行预测,活动态系数用pH、CEC、SiO2/Al2O3值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中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十分显著,表现为大量发育伸展成因的穹隆构造和地堑-半地堑盆地。对这些伸展穹隆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将中国中东部早白垩世伸展构造发育区划分为:华北西部带、华北东部带、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和华南内陆带。区域上,这些伸展构造均具有NW-SE的伸展方向,与蒙古及俄罗斯泛贝加尔-鄂霍茨克带一同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大陆岩石圈伸展地区。这些伸展构造使中下地壳的结构发生了强烈的改造,并使一些中深变质岩出露到地表。在华北地区,这期伸展构造具有对称性的特点,即华北西部带向NW拆离,相关的岩石变形大体上具有上部向SE的运动学特征;而华北东部带向SE拆离,伸展穹隆主体具有上部向NW的运动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伸展穹隆形成的峰期时间十分相近:集中在130~120 Ma之间。高大地热流值背景所代表的岩石圈伸展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大规模壳-幔作用具有非常好的耦合性,并诱发了我国中东部晚中生代岩浆-热液活动及其相关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中东部的成矿带与同时代的伸展构造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996.
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流控制及峰值削减效果。结果表明:① LID措施自然状态、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径流控制率分别为64.3%~83.2%、56.3%~76.5%和48.7~68.1%,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情况径流控制率分别减少了6.7%~9.1%和15.1%~15.8%,且皆随重现期增大径流控制率减少值先增大后减小。②径流峰值分别为23.3~189.4 L/s、25.9~198.4 L/s和28.8~290.7 L/s,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径流峰值分别增加了4.5%~20.9%和22.9%~53.4%,表明LID措施在饱和状态下的调控效果远不如自然状态。③相较于传统开发,LID条件下自然状态和半饱和状态对径流峰值削减显著,但饱和情况在降雨重现期20年时径流峰值反而升高,表明LID措施饱和状态在大暴雨情况对下游管网造成更大压力。④在相同前期条件下有LID措施对径流控制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97.
3DMine矿业软件的数据库格式是依据各种勘探工程编录的格式而定的,将收集的地质资料,包括钻孔、坑道等空间参数数据,及所揭露岩石性质特征;矿石品位分析数据和地质剖面图等数据,导入数据库当中,通过3Dmine软件将数字形式的勘察资料变换为三维图形,从而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和矿体模型。并在构建好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分析、普通克里格法等理论方法相结合对矿体储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采用荷兰Dwingloo射电天文台的多通道频谱仪(4-8GHz)所观测到的一种典型的精细结构事例(TypeHand)来证实源区存在小尺度磁场结构以及电子的短时标加速过程.进一步根据实测和理论分析估算电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微磁流管直径大约为600km.以及在短时标(0.1s)加速过程中电子能量密度的演化.由此可见,在射电精细结构的动态频谱中含有极其丰富的物理信息,对太阳耀斑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当早晨的朝霞或落日的余辉,把整个海滨染成一幅动人的图画;当海风习习,吹拂着在松软洁白的沙滩上散步的你,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在脚下的海滩上,生活着一种体色红  相似文献   
1000.
粗粒与剪切结构橄榄岩捕虏体及其单斜辉石微量元素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山西栖霞具不同结构的“干”灾晶石相橄榄岩进行了全岩化学、微量元素,矿物成分和单斜辉石微量元素分析和对比。表明在橄榄岩从粗粒结构向剪切结构的转化中,随着变质变形作用的增强存在着复杂的熔/流体的加入富集和熔体的提取亏损作用;交代介质属具强渗透性的SiO2不饱和的硅酸盐碳酸岩熔体。同时发现不同结构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的REE与其全岩的REE程度有如下的关系;粗粒结构橄榄岩石中矿物与岩石的差别量大,但REE的配合分形可以反映全岩的情况;剪切结构橄榄岩中两者的差别较小。其它高度不相容微量元素可能主要赋存粒间组分或/和矿物流体包裹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