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8篇
  免费   1927篇
  国内免费   2621篇
测绘学   599篇
大气科学   2438篇
地球物理   2684篇
地质学   5596篇
海洋学   1177篇
天文学   527篇
综合类   999篇
自然地理   125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ATLR)模型建立淮河王家坝站洪水预报方案和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洪水预报调度方案.自回归TLR模型与TLR模型加误差自回归实时校正模型的结构相同,但前者计算简捷,预报精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地理专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马蔼乃  周长发 《地理学报》1992,47(3):252-259
80年代人工智能与地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地理专家系统(GES)。地理专家系统是继地理信息系统之后,对地理知识与推理形式化,建立的具有一定地理专业水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由地理数据库,地理知识库和地理推理机三大部分组成。地理数据库是GES的数据管理模块,我们设计了一套地理信息系统MCGIS来作为微机地理专家系统MCGES的综合数据库;地理知识库是GES的知识管理模块;地理推理机则是GES的推理控制策略的程序体现。本文结合一个用C语言自行设计的基于规则的产生式微机地理专家系统MCGES阐述了地理专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滇西墨江西部石炭、二叠纪火山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德进  徐平 《地质科学》1992,(3):249-259
墨江西部出露有石炭纪和晚二叠世两套火山岩,它们呈平行的两条带分布。石炭纪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少量流纹岩,它们是由上地幔源区10%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经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不同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其喷发环境可能是一个发育在大陆边缘的张性海盆地。晚二叠世火山岩较为复杂,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交互发育,熔岩主要属于拉斑系列,还含有少量钙碱性系列岩石;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994.
阐述控制网自动平差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研究了点号的自动最优编排、近似座标的自动推算、变带宽压缩存储等关键算法,据此在微机上设计了一个自动平差软件。该软件能直接处理电子手薄、磁卡和人工手薄记录的数据,用户不需绘制计算略图、编号编码、数据摘录等,处理过程完全自动进行,使平差过程变得非常简单。软件可用于平差导线网约800个点,水准网约2000个点。  相似文献   
995.
监测网的设计阶段,变形体的变形特性不是完全清楚的情况下,须考虑监测网的可区分测度.本文详细讨论了监测网的可区分问题,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并以算例加以分析和说明,最后论述了监测网设计的可区分准则.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Lp估计的直接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由于直接算法效率低,文中提出了一种快速算法(残差逐步下降法),采用可变尺度因子来修正Huber的常数尺度因子。最后,以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97.
针对Grafarend的四类设计,提出了网的同步设计,论证了异步设计的相互关系,并从最优性及解集论证了同步设计和异步设计的最优性问题.得到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最后以一算例表明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8.
三维绿色生物量的遥感模式研究与绿化环境效益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技术上叙述了绿量的遥感模式研究和绿化环境效益估算,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提出了绿量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绿化的量化指标体系;(2)成功地修正了“逻辑斯蒂曲线”方程,并以平面量模拟立体量的方法测算了上海市全市的绿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精度;(3)提出了模式林的概念及测定了以绿量估算绿化环境效益中所必须的标准换算量;(4)首次用绿量在全市范围估算了绿化群落的吸碳产氧、吸收二氧化硫、滞尘及夏季降温等环境效益。为分析现有绿化群落布局与结构的合理性,及为绿化规划乃至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99.
On the basis of Zeng’s theoretical design, a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GCM) is developed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CGCMs such as the unified vertical coordinates and subtraction of the standard stratification for both atmosphere and ocean, available energy consideration, and so on. The oceanic component is a free surfac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GCM between 30oN and 30oS with horizontal grid spacing of 1o in latitude and 2o in longitude, and with 14 vertical layers. The atmospheric component it a global GCM with low-resolution of 4o in latitude and 5o in longitude, and two layers or equal man in the vertical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200 hPa. The atmospheric GCM include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processes. The coupled model is subjected to seasonally-varying cycle. Several coupling experiments, ranging from straight forward coupling without flux correction to one with flux correction, and to so-called predictor-corrector monthly coupling (PCMC), are conducted to show the existence and final controlling of the climate drift in the coupled system. After removing the climate drift with the PCMC scheme, the coupled model is integrated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The results show reasonable simulations of the annual mean and its seasonal cycle of th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circulation. The model also produces the coherent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climate system, manifesting the observed El Ni?o /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相似文献   
1000.
全球变化和我国未来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符淙斌  叶笃正 《大气科学》1995,19(1):116-126
本文在分析我国生存环境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生存环境长期变化中的科学问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并就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总体设想、主要内容和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