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9篇
  免费   1200篇
  国内免费   1872篇
测绘学   258篇
大气科学   682篇
地球物理   1106篇
地质学   3840篇
海洋学   551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478篇
自然地理   4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37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Northern Hemispheric“polar lows”,i.e.maritime,small,but fairly intense cyclonic systems have been studied formore than two decades.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wards the occurrence of polar lows and othersmall-scale cyclonic disturbances o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In this paper a short account of our present knowledgeof Northern Hemispheric polar lows will be given,followed by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and occurrence of polar lows o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2.
13.
仇朴章  刘忠 《天文学进展》1996,14(3):175-180
在文献」1「4 基础上,根据近年文选址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先进一步讨论了大气相干直径和时间的的物理和意义,然后强调了自由大气湍流的天文成像效应及选址中进行研究和测量的重要性。最后对差分像运动方法测量视宁度的定标和系统误差等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sequence data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1,5.8 S,and ITS 2,the molecular phylogeny was analyzed on Ulvaceae species collected from Qingdao coasts in summer of 2007,including 15 attached Ulva and Enteromorpha samples from 10 locations and 10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samples from seven locations.The result supported the monophyly of all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samples,implying the unialgal composition of the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and the attached Ulvaceae species from Qingdao coasts were grouped into other five clades,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not the biogeographic origin of the free-floating Enteromorpha in that season.  相似文献   
15.
地倾斜台站数字化、模拟观测数据频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倾斜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的特性,从频率范围,周期10天以上的FFT谱特性,固体潮波振幅,相位特征值等方面,论述了地倾斜数字化资料较模拟记录资料的信息组成变化,并对资料的分析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The Arkhara-Boguchan brown coal mine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Arkhara depression,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Zea-Bureya Basin (Fig.1). Late Creta-ceous-Paleogene coal-bearing strata are well out-cropped at the Arkhara-Boguchan quarry. It contains four coal-bearing beds (in descending order): “Ve-likan”, “Promezhutochny”,“Dvoinoy”and “Nyzhny”, and composed of three sedimentary cycles (Fig.2). The lower cycl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cycles:the lowest sub-cycle is …  相似文献   
17.
自 1992年起云南天文台开始了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天文选址。丽江高美古最终被选择作为未来中国地基天文光学观测的新址点。并且 ,在国家科技部 ,云南省政府 ,以及中科院的支持下 ,2m级天文望远镜项目在 2 0 0 0年 12月获得立项。在文中 ,我们简要的介绍了高美古台址的情况 ,并给出了 2 .4m望远镜的详细情况 ,以及其他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两层地球模型(包括弹性层和粘弹性层)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和断层错动的复杂性对震后地表位移场的影响,其数值结果包括弹性解和粘弹性解。结果表明,震后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不仅与粘弹性层的流变特性有关,还与弹性层介质的剪切模量以及断层的同震错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依据主量元素可划分为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系列,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一个超钾质岩石的40Ar-39Ar年龄为17.58Ma,指示出火山活动为中新世.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火山岩都显示出富集LREE及LILE(Th、U)、亏损HFSE(Nb、Ta、Ti)的特征.超钾质火山岩具有较高的K2O(6.31%~8.55%)、MgO(6.75%~8.96%)、Cr(270.7×10-6~460.4×10-6)、Ni(142.3×10-6~233.9×10-6)含量,较高的(87Sr/86Sr)i(0.71883~0.72732)和较低的εNd(-14.78~-15.37),指示可能起源于一个前期亏损并经后期俯冲作用改造的富钾的方辉橄榄岩富集地幔源区.钾质火山岩具有比超钾质火山岩低的K2O、MgO、Cr、Ni含量以及高的Ba、Sr含量,初始87Sr/86Sr为0.71553~0.71628,初始143Nd/144Nd为0.51197~0.51198,在空间上与超钾质火山岩共生,可能是前者母岩浆的演化产物.钙碱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Sr(881.7×10-6~1309.2×10-6)、Sr/Y比值(50~108)和较低的Y(12.05×10-6~18.02×10-6),明显亏损重稀土Yb(0.93×10-6~1.30×10-6),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成分特征但相对高钾,并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0.70928~0.71374)以及高的εNd(-7.90~-10.91),指示起源于富钾增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区域上拉萨地块超钾质岩、钾质岩与N-S向地堑系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相吻合,由此本文认为拉萨地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南北向地堑系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