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285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张永  臧晚莹  杨庶 《海洋与湖沼》2022,53(3):590-596
目前对南海北部陆坡的F站位冷泉的研究多从地质和生物角度开展,而冷泉羽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范围尚不清晰,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于2021年6月6~23日搭乘“科学”轮对该冷泉海域的溶解甲烷进行调查,使用搭载遥控无人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和温盐深系统(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的采水瓶采集了该冷泉及邻近水体中从近海底(距底2.5 m)至表层(5~10 m)多个层位的水样,并使用气相色谱仪在现场分析了水样中溶解甲烷的含量。结果表明,溶解甲烷在覆盖喷口的生物繁茂区水体中的含量为6 590~11 300 nmol/L,在生物稀少的毗邻区迅速降至85.0~354.8 nmol/L。水柱剖面的测量结果显示冷泉喷口区1 000 m以深的水体中溶解甲烷含量高于背景区,而1 000 m以浅的水体中溶解甲烷的含量与背景区相同(2.01~3.90 nmol/L);自喷口区顺流向下1 500 m处,甲烷羽流信号消失。综上结果,甲烷羽流的水平扩散距离≤1 500 m,上升高度≤125 m。溶解甲烷的含量在生物繁茂区的迅速降低是由于底栖生物对溶解甲烷的摄食所致,而其在繁茂区之外扩散过程中的逐渐降低是海水湍流混合导致的稀释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762.
以小兴安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分析和冻融实验,分析了冻融作用下不同年代排水造林湿地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以及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年代排水造林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与有机碳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深入认识冻融期间高寒高纬度地区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冻融次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经历9次冻融循环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比冻融前明显减少;在三种不同年代排水造林的湿地中,排水时间越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长时间的反复冻融交替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的进一步减少。(2)冻融前后,土壤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且多次冻融交替后,-25~5℃冻融处理比-5~5℃冻融处理酶活性更低,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更能降低土壤酶的活性度。(3)随着冻融次数和冻融温度的变化,四种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基本保持稳定,但其与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通过探究微生物活性所调控的土壤过程,可以直接或间接了解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趋势,便于从本质上验证其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63.
近年来,松嫩平原黑土区南部、东北部的一些区域已出现了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为明晰黑土区西北部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本文以松嫩平原黑土区西北部阿荣旗为研究区,采集了32个表层黑土样品,测定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Pi)、内梅罗综...  相似文献   
764.
The Jiaodong gold province is situated in the eastern Sino-Korean Platform within the so-calledJiaoliao Uplift. The basement rocks are Archaean and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Mesozoic sedimentary andvolcanic cover occur within extensional basins. Intrusive rocks are dominated by Mesozoic granitoid, with interme-diate-acid and basic dyke swarms. The structures form an E-W-trending anticlinorium in the basement complex, andlarge-scale NE-SW-and NNE-SSW-trending fault zones of Mesozoic age.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the Mesozoic faults and related secondary fractures in the granites or granite-basement contacts. The mineralizationtypes are quartz-vein type and wall-rock alteration type. Wall-rock alteration is very well developed around the orezones. Alteration minerals include quartz, sericite (and fuchsite), pyrite, calcite, chlorite, hematite, rutile and graph-ite. The ore assemblage is uniform in all deposits, including pyrite, chalcopyrite, galena, sphalerite, arsenopyrite,pyrrhotite, gold, electrum, hessite, petzite, magnetite, molybdenite, tetrahedrite and wolframite. Mesozoic collisionand subduction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 continental blocks contributed to formation of the Meso-zoic granitoid intrusions. The granitic magma is considered to b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rust throughunderplating processes. Gold was remobilised from basement rocks and deposited in fracture zones by the high-temperature fluid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765.
山西郭庄泉岩溶水系统环境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连炎清  周宏  王恒纯 《中国岩溶》1988,7(4):318-323
利用环境氚为信号建立模型计算岩溶水资源,以前只考虑降水氚浓度的作用,而没有考虑因补给条件差异所产生的氚信号差异。本文所研究的郭庄泉岩溶水系统则同时考虑降水氚信号、石炭二叠系含水层地下水转换补给氚信号以及汾河水氚信号的输入,采用多输入——单输出模型计算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平均滞留时间及储存量。   相似文献   
766.
郑鑫  王文静  盛彦清 《湖泊科学》2023,35(6):1917-1926
水体富营养化极易引起湖泊水库如藻类水华等水生态系统环境问题。氮素作为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性生源要素之一,认识其在水华形成过程中潜在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胶东半岛低碳高氮水库水体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硝态氮,探究高硝态氮输入对库区水体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硝态氮作为唯一氮源,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硝态氮浓度显著下降,亚硝态氮和氨氮浓度逐渐升高,表明微藻和细菌共同作用可能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氨氮;(2)当硝态氮浓度为6 mg/L时,藻类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高值,随着硝态氮浓度升高,叶绿素a浓度则会降低;(3)添加硝态氮后,蓝藻门成为优势藻类,绿藻门次之;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研究结果为低碳高氮类水体暴发蓝绿藻水华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67.
网格环境下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臧淑英 《测绘工程》2010,19(3):63-66
在分析我国地理信息集成服务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现有网格环境下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模式及其问题,讨论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地理数据集成模式的优势。并将Web Service技术引入到传统的地理数据服务集成中,构建一种基于网格的分布式地理数据集成模式,提出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框架。  相似文献   
768.
虚拟现实中的物理引擎ODE与虚拟引擎OSG结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技术及其赖以生存的经营方式正渐渐地发生细微的变化,这在混沌学里被视为事情发生质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样,开源物理引擎(open dynamics engine)与虚拟引擎(openscene graph)在这种变化中积极地上演着自身的角色,并不断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本文分别从两个引擎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效地绑定,构建出能体现物理特性的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769.
高能伽马射线探测是研究极端天体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空间高能伽马射线探测具有覆盖波段宽、时间连续性好、能量分辨率高等突出优势.在成功研发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 DAMPE)的基础上,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内的多家单位提议研制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ery Large Area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VLAST),该望远镜在GeV–TeV能段接受度高达10 m2·sr,并具有强的MeV–GeV波段探测能力,其综合性能预期比费米卫星的大面积伽马望远镜(Fermi-LAT (Large Area Telescope))提升10倍之上.重点介绍了VLAST的主要科学目标,探测器的初步配置及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70.
黄河源区白河基流分割方法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流是黄河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 对源区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黄河源区白河流域为研究区, 利用唐克水文站1981 - 2015年的实测日径流资料, 采用常用的5类12种数值模拟法, 进行基流分割并比较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 12种方法估算的基流指数(Baseflow index, BFI)差异明显, Lyne-Hollick滤波法计算的BFI值最大, 为0.91; 加里宁法计算的BFI值最小, 为0.39; Eckhardt滤波法的标准差和极值比最小, 稳定性最好; 加里宁法的标准差和极值比最大, 稳定性最差; 对1992年(丰水年)日径流过程进行分割, Chapman滤波法、 Chapman-Maxwell滤波法和加里宁法的基流过程线平滑缓慢, 更符合实际情况; Boughton-Chapman滤波法、 BFI法和HYSEP法基流模拟效果较好, 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高于0.87, 决定系数接近0.9, 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综合比较, 认为Boughton-Chapman滤波法、 BFI法是白河流域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