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拉什仲组发育一套砂泥互层的深水重力流沉积,其下部重力流复合水道发育。综合野外实测、薄片和粒度分析等,探讨复合水道沉积特征、形成过程及主控因素,最终建立其沉积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5种岩相和3种岩相组合,即块状层理砾屑灰岩相(Cm)、粒序层理细—粉砂岩相(Sg)、平行层理砂岩相(Sp)、交错层理粉砂岩相(Sc)、水平层理(泥)页岩相(Sh),分别代表碎屑流沉积(Cm)、浊流沉积(Sg, Sp, Sc)及深水原地沉积(Sh);(2)根据复合水道内部单一水道形态、岩相组合及粒度等将复合水道分为4个期次,反映重力流能量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3)复合水道多期次发育与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构造运动和重力流规模及能量变化密切相关;(4)重力流沉积为斜坡—盆地环境中复合水道沉积模式。该研究可补充对研究区重力流水道认识,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银灿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冷龙岭火山岩带内,是一个以铜锌矿化为主的一个小型矿床,含矿岩系为阴沟群的玄武岩-流纹岩组合,矿化主要赋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的流纹岩中。矿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自下而上分为Zn→Cu-Zn→Cu→Fe矿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玄武岩和流纹岩的年龄分别为457.0±9.1Ma和467.8±6.7Ma,表明银灿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玄武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低TiO_2(0.22%~0.25%),高镁(MgO=10.83%~14.17%,Mg#=68~73)、Cr(974×10~(-6)~1110×10~(-6))、Ni(219×10~(-6)~291×10~(-6)),微量元素蛛网图明显亏损Nb,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左倾型;流纹岩属于低钾拉斑系列,亏损Th、Nb、Ta、Sr和Ti,可能起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二者显示出洋内岛弧的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形成于北祁连洋俯冲作用引发的岛弧裂谷环境。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幔源岩浆硫和海水还原硫的混合特征(δ34S介于+4.3‰~+8.7‰)。银灿矿区的水岩反应较弱,导致循环对流热液体系从岩石中溶滤出的金属成矿物质较少,这可能是银灿矿床规模不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1974—2013年甘肃冰雹日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肃省1974—2013年80个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1974—2013年甘肃冰雹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高山多,河谷、盆地、沙漠戈壁少,多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05~9 d之间,有三个高发中心,主要位于高原和高山地区,说明海拔高度对甘肃冰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降雹最早始于3月,最晚结束于11月,主要发生在5—8月。近40年年冰雹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80年代是冰雹的高发期,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减少,全省而言每10年减少0.5 d。5—8月冰雹日数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各月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除河西地区外,甘肃其他四个区的年冰雹日数均发生了显著减少突变。对5月甘肃降雹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对比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强烈的对流运动,降雹偏多年首先表现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异常偏高,能够达到常年的两倍以上,其次发现环境温、湿层结在偏多年份朝着冰雹在积雨云中形成、增长及其落地前融化等一系列物理过程的有利条件方向发展,例如500 hPa有一明显的温度槽且较常年偏低2℃左右,低层水汽增多、中层减少,形成了“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配置,有适宜生长和降落的0℃层(3900~4500 m)和-20℃高度(6400~7000 m)。此外,200 hPa涡旋特征的出现保证了一支强上升气流支撑空中冰雹的增长。  相似文献   
84.
相空间重构是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的前提。针对地铁建设中地表沉降变形监测的弱信号数据处理问题,该文引入了混沌理论,通过采用自相关函数法和C-C法对比求得时间延迟τ,运用G-P方法和Cao方法求取嵌入维数m,从而对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通过求取最大Lvyapunov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性的判定识别。研究结论表明,系统的混沌特性,在研究地铁变形监测、运用混沌理论建模预测以及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85.
地震动作为引起地震灾害的原动力,常常通过造成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形式引起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20年海原8½级地震,在震中距80 km远的西吉—静宁交界的黄土丘陵区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分析海原地震高烈度区滑坡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调查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典型滑坡密集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地震反应特征。研究表明起伏地形和黄土厚度不均等因素造成丘陵山体两侧地震反应的差异,从而导致地震滑坡在斜坡土体较厚的一侧成群连片发育。海原地震造成的滑坡密集区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土层结构等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地震动随局部场地条件变化非常迅速,地层场地效应和地形场地效应联合作用加剧了斜坡地表的地震动放大作用,增加了触发地震滑坡的动力。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不同的围压和温度耦合作用下的抗压强度,根据相似分析原理,对混凝土抗压强度σmax的控制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得到相关的相似准数;以C40混凝土为例,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相似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压强度σmax和残余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加,且最大偏应力与围压呈线性关系;在围压小于20 MPa时,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成两段,而在围压大于20 MPa时,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划分成三段,出现明显的屈服;在不同的围压作用下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明显不同,且最大偏应力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三个无量纲参数σmax/E、F/Eαθ在三维坐标近似形成了一个平面,说明σmax/EαθF/E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87.
采用MSDP软件中的单纯型、HypoSat和LocSat定位方法,从震源深度及残差等方面,对比分析2014年大岗山水库区域内123次M_L≥2.0地震的定位结果,选择适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的最佳定位方法,并以库区17次定点爆破事件为例,验证最佳定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认为,LocSat定位方法更适用于水库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88.
目前行人航迹推算逐渐成为室内定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针对利用陀螺仪推算行人航向时存在较大累积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行人航向解算算法。该算法根据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数据与手机传感器参数计算合适的阈值,实时调节PI调节器的误差补偿系数,对预处理后加速度计和磁力计数据解算的航向角进行补偿,并与陀螺仪数据互补滤波融合,得到融合后的航向角。试验基于低成本智能手机,分别在磁场强弱环境下采集手机传感器数据,对比分析本文算法与传统互补滤波算法及九轴数据融合算法在推算行人航向时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磁干扰较强的环境下,本文算法与传统互补滤波算法、九轴数据融合算法相比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68.4%和65.9%,平均航向误差分别减小了3.4°和1.8°,验证了本文算法有较好的抗磁干扰性能,提高了行人航向角解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湖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AIDS)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西医协同治疗AIDS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医药防治AIDS关爱项目湖南省项目点332 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5 例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治疗组187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分期论治。观察2组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症状体征总积分,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24、36个月2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SC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第12、24、36个月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及AST、A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4.06%(45/187),对照组为35.86%(52/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够促进AIDS患者免疫重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0.
夏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表明,夏季是甘肃省沙尘暴的次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民勤、鼎新、金塔。通过对一次罕见的甘肃省夏季强沙尘暴天气分析发现:高空小槽、切变线、热低压是引发夏季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而春季沙尘暴一般是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夏季沙尘暴发生前期高空急流反映并不明显,急流风速的突然加大和沙尘暴几乎同时发生,这是夏季沙尘暴预报的难点之一;沙尘暴发生前8~12 h的螺旋度场对沙尘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正值越大,沙尘暴越强,但当沙尘暴与强降水同时发生时,沙尘暴区螺旋度值明显小于强降水中心螺旋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