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8篇
  免费   1927篇
  国内免费   2621篇
测绘学   599篇
大气科学   2438篇
地球物理   2684篇
地质学   5596篇
海洋学   1177篇
天文学   527篇
综合类   999篇
自然地理   125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results of a photometric monitoring of the quasar 4C 38.41, performed at the optical R and B bands in 2002 February–March, are presented. With a 60/90 cm Schmidt telescope at the Xinglong station of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a, we observed the source exhibiting amplitude variations of up to 0.78 mag in both bands during the whole campaign. Intraday and even intranight variations are detected as well. A typical variability time-scale of about 36 d is derived from our 2-month observations at the optical bands, which is identical to that found at a radio wavelength of 92 cm, suggesting a common origin for the variations in 4C 38.41 from optical to radio bands.  相似文献   
22.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1Ma和91.71~80.19Ma。蚀变作用过程中SiO2大量析出,Al2O3、TiO2、CaO、MgO、K2O、H2O、CO2、Fe2O3、MnO则有不同程度地带入。与此同时,REE在此过程中包集体迁出,Te、Bi、AS等元素的含量则决定于蚀变作用及其强度,而与原岩无关。  相似文献   
23.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陆烨  赵刚  梁艳春 《天文学进展》2001,19(4):470-476
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标志着宇宙从暗物质时代到现在已知的宇宙的转折点。目前对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银河系中还没有发现零金属丰度的恒星,金属丰度[Fe/H]≤-2.5的恒星极少。由于近几年的BPS巡天,银河系中已知的极端贫金属丰度的恒星数目大大增多。目前,可探测到的极端贫金属星的金属丰度[Fe/H]最低约为-4.1。金属丰度在-4到-3之间的恒星大约有100多颗,这些恒星的运动学特性非常类似于其它晕星。然而还没有发现第一代恒星,或金属丰度[Fe/H]≤-5的恒星。关于第一代恒星的形成过程、初始质量函数以及存在于银河系的什么地方,都还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但第一代恒星确实存在。第一代恒星这个谜一般的实体,向观测和理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探测和预言银河系中的第一代恒星,天文学家提出了许多观测方案和理论模型。对有关第一代恒星在观测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变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变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和亲硫铁族无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带的含矿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STUDY ON GIS FOR YIELD ESTIMATION BY REMOTE SENSING IN JILIN MAIZE BELTSTUDYONGISFORYIELDESTIMATIONBYREMOTESENSINGINJILINMAIZ...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介绍了TS—1守时钟的设计思想和仪器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29.
笔者曾对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硫、铅、氢、氧、碳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和锶的初始值提供的信息.探讨了矿床成因。并结合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有关统计参数,参考前人对矿床认识的基础上,修正提出了该矿田混合热液成矿模式,可供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Thorne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吸积盘中黑洞的有关参量的演化,以及由Schwarzschild黑洞吸积盘向Kerr黑洞吸积盘演化过程中对吸积盘辐射通量的影响,最后针对几个典型的辐射过程,分别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在牛顿框架中的温度分布方程与广义相对论的温度分布方程的热不稳定性,并给出此类问题的热不稳定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