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0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1311篇
地球物理   1493篇
地质学   3190篇
海洋学   752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地理   7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运用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7年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最近15年来酸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较低,15年来平均pH值介于3.8~4.5之间。重庆市年降水pH值基本呈递增趋势,倾向率达0.23/10a;最近5年的月际变化中,降水酸度夏高冬低,酸雨频率夏低冬高;各季节中,秋季pH值年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状升高的趋势,其余3个季节呈弱波动,升降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pH〈5.6)频率较高,各季节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且有增大的趋势;各季节中春季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余季节略升高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较强级别以上强度的酸雨(pH〈4.5)频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介于30~80%之间,变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桂林市低温冰冻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熠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16-20,110
利用常规资料,欧洲资料分析了桂林冰冻日和冰冻过程的时空分布和长(≥6d)冰冻过程、短(<6d)冰冻过程在51a平均场和距平场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气象短信即传送气象信息,又蕴含着气象服务的浓郁的人文关怀,因此正确使用词语尤为重要.遗憾的是,部分气象短信中存在用语不当、内容表述不够准确简练等问题,并分别举例进行论述,期望引起气象短信编写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MM5和CALMET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耦合模式的计算流程分析,基于并行运算思想,设计了MM5和CALMET耦合模式模拟运算的多作业管理方式。在浙江省风能资源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试验中,完成浙江区域1个月时间段的风能资源参数模拟运算,MM5和CALMET耦合模式在实施多作业管理方式前后,CALMET模式的运算时间由原来的1501.2 min缩短为149.5 min,运算时效提高了9倍;整个耦合模式的运算时间由原来的1709.9 min缩短为358.2 min,运算时效提高了4倍。数值模拟试验证实了多作业管理方式可在现有计算资源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数值模式的运算时效,且随着数值模式模拟时间段的加长和模拟区域范围的扩大,多作业管理方式对数值模式运算功效的增强越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无线通信塔雷电灾害的分析,采取有利措施,减少无线通信塔引发雷电灾害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96.
A scheme for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using AMSU-A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omalies measured by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 (AMSU) on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polar-orbiting series are suited to estimate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nsity by virtue of their ability to assess changes in tropospheric warm core struc-ture in the presence of clouds.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s from different satellites shows that the variable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the instrum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observ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oma-lies. With the aim to decrease these effects on TC intensity estimation more easily and effectively, a new simple correction algorith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roduct of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gradient near the TC center and the size of the field-of-view (FOV) observing the TC center, is proposed to modify the observed anomalies. Without other measurement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ly-based algorithm.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correction algorithm, a new scheme, in which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omalies at 31.4 GHz and 89 GHz accounting for precipitation effects are directly used as the predictors with those at 54.94 GHz and 55.5 GHz,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C intensity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 The collocated AMSU-A observations from NOAA-16 with the best track (BT) intensity data from the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 in 2002-2003 and in 2004 are used respectively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independent validation dataset, the scheme yields 8.4 hPa of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6.6 hPa of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For the 81 collocated case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 and for the 24 collocated cases in the Atlantic basin, compared to the BT data,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estimation differences of the results are 15% and 11%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IMSS (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tudies, Univ  相似文献   
997.
奥运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AHP/BCG组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罗慧  谢璞  薛允传  姚东升  杨世刚 《气象》2008,34(1):59-65
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和波士顿矩阵(BCG矩阵)相结合的思路,将气象服务用户群对服务效益评估这个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建立了定量的气象服务期望度/满意度组合矩阵分析模型.以2007年"好运北京"青岛国际帆船赛调查问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用户反馈信息来考核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满足、气象服务时间和时效、气象服务宣传服务手段、服务人员综合能力、预报准确度和用户未来意向等6个主要项目,应用该模型来较为客观地评估奥运气象信息服务当前的四象限结构现状,掌握和判断其所处位置,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并预测该项目的未来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98.
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模拟研究——模型的修正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框架为基础,基于稻田同自然湿地产甲烷底物、植物生长过程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过程之间的差异,对模型进行了修改,建立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wetland)。利用三江平原淡水沼泽和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的甲烷排放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三江平原沼泽甲烷排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但是在若尔盖高原模拟效果欠佳;模拟和观测的甲烷排放季节总量在两地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6(n=7,显著性水平p0.001);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偏差和模型效率分别为14.1%,-6.7%和0.95。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凤凰”台风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本文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格点资料和降水实况数据,对"0808"号台风"凤凰"在登陆福建前后引发浙闽沿海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水汽和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和南海是此次强降水的主要水汽供应源。水汽输送辐合主要出现在低层,9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幅合场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台风登陆福建之前,东边界的水汽输入起主导作用;登陆福建后,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逐渐起主导作用。800 hPa螺旋度正值区对未来6 h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螺旋度强度演变对未来6 h的降水强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水汽收支演变表明净水汽输入量对于降水强度演变的指示效果不及螺旋度,但是整层净水汽输入明显减小时,可预见其后降水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000.
6种数值模式在安徽区域天气预报中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昆  郝元甲  姚晨  邱学兴 《气象科学》2010,30(6):801-805
本文检验了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Grapes、MM5、WRF、T213、JMA和Germany共6个模式对安徽区域72 h内降水量、风速和气温的预报。降水量TS评分显示,从小雨到大雨,JMA的参考价值较高,从大雨到大暴雨则是MM5和WRF比较好;Germany和T213的评分均处于中间水平,而Grapes评分最低。冬夏季各模式的预报较好,其他季节预报较差。风速,24 h JMA和T213的预报较好,48、72 h MM5和WRF的参考价值较高。气温,24、48 h MM5和WRF预报较好,而72 h则是MM5和T213好。Grapes对风速和气温的预报相对较差。上述检验结果不仅有助于预报员更好地利用数值模式制作天气预报,而且为数值天气预报的解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