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0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1311篇
地球物理   1493篇
地质学   3190篇
海洋学   752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地理   7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 simple three-dimensional tidal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M2 tidal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especially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the current in the region. Computed M2 current is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available and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Main features of the calculating method in this study are: (1) Vertical variation of the tidal current is taken as a funetion of the depth-mean velocity: (2) the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a variety of the vertical eddy viscosities; (3) it has a fine vertical resolution, especially near the sea bootom. So, this method not only enables us to get a steady state solution easily but also depicts effects of the friction on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the current much better.  相似文献   
32.
海洋平台沉垫的波浪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海洋平台沉垫的波浪载荷试验研究分析,着重研究了在规则波中平台沉垫总体波浪载荷和局部水动压力分布的情况,定性地考察了非线性影响、浅水影响的重要性,为今后波浪理论中粘性的引入,进而考虑粘性与波浪运动的非线性相互干扰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33.
RelationshipbetweenbiogeochemicalfeaturesofbiogenicelementsandflocculationintheChangjiangEstuary¥LinYi'an;TangRenyou;LiYan;Do...  相似文献   
34.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sea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EWP), we found that the sea temperature at sensitive district (WSST) (about at 6° N, depth of 125-150 m) is correlated negatively to the sea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EEP). On the basi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quatorial Pacific atmosphere and ocean, we designed a simple air-sea coupled model. Using this model,an ocean circulation was simulated. The east-west oscillation of sea temperature in Equatorial Pacific is related to this ocean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35.
台湾海峡西部柱状沉积物粘土矿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台湾海峡西部10个柱102个样品的X 射线衍射等分析,鉴定了该区粘土矿物组合与含量变化,分析了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组合大多数站位以伊利石含量占首位,绿泥石和高岭石次之,且含少量蒙脱石;伊利石含量随距岸、水深的增加而递增,高岭石则反之;蒙脱石含量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绿泥石含量呈斑块状分布;775和819号站有典型的陆相层,为早玉木冰期的“台湾陆桥”或“东山陆桥”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6.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富含30多种元素,其锰铁矿物主要由钡镁锰矿,δ-MnO_2和FeOOH·xH_2O组成。与其它海区的结壳相比,尖峰海山结壳富含Cu、Ni、Ba、Zn、Pb等元素,而Co、Ti、稀土元素(REE)、Sr等元素相对较贫。研究表明,HREE亏损,具明显的Ce正异常,较明显的Tb正异常和Yb负异常。这是氧化弱碱性海洋环境所致。结壳是水成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南海独特的古海洋环境所控制,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对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三水组、大 山组、古新统莘庄组及始新统 心组、宝月组的系统的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1)旋转运动是该区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顺时针旋转盆地拉张发育,这时针旋转盆地挤压衰亡,发育的程度与旋转角度有关;(2)始新世该区旋转方向由顺时针旋转变为道时针旋转,对应于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板块作用方向的改变,说明三水盆地的形成发育与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作用密切相关;(3)三水盆地所在的华南地块从晚白垩世至始新世在纬向上不存在明显的运动,一直停留在略低于现今纬度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38.
冰心中的气候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高分辨地记录全球变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本文总结了冰心中提取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的系列记录,包括同位素、微量气体、阴阳离子、微粒、生物和有机质等。着重讨论了由这些记录提取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9.
在流星分析和t-S点聚分析的基础上,在台湾东北部IS断面和东海中部PN断面上选取适当的纵剖面作为分界面,将以面分成东、西两侧,计算了界面两侧的海水交换星。结果表明:1.东海陆架区海水交换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穿插型”和“进退型”。2.参与分界面处海水交换总量的年平均是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黑潮水向陆架区输运量为0.58×106m3/s,陆架水向黑潮刚输运量为0.84×106m3/s;参与交换的总量为1.42×106m3/s.3.相对输运量计算结果表明;黑潮水对陆架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而陆架水对黑潮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小。  相似文献   
40.
本文用能谱方法分析了黄海的海表面水温(SST)场的准周期变化。由分析结果清楚地看出,SST具有高频准周期变化:黄海北部以2.6—3.2,1.4—1.7,3.6—3.8和6.7个月的准周期为主;3.3—3.6,5,1.3—2.3及6.7个月在黄海南部占优势。同时,两个海域都有6.7和3.3年的明显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