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697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941.
克里金法在GPS数据内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克里金法在GPS数据内插中的应用、变差函数的自动拟合,以及在进行克里金内插编程时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等,通过实验结果看出内插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2.
将高灵敏度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用于上海市大气PM2.5,单颗粒物的源识别。分析了污染排放源的PM2.5,单颗粒物,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污染排放源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能谱特征。同时分析了环境空气监测样品PM2.5,单颗粒物,结果表明,在上海市中心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机动车尾气为主,而在吴淞工业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钢铁工业尘和燃煤烟尘为主。  相似文献   
943.
中国陆相中新统谢家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家期一名最初在1984年提出,199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依据谢家期建立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谢家组。谢家阶的层型剖面在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乡谢家村北1km处的车头沟,谢家阶对应于国际地层表中的海相Aquitanian阶,其共同的底界定义为古地磁ChronC6Cn.2n的底界,年龄为23.0Ma。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在谢家剖面谢家阶的底界位于马哈拉沟组上部的棕红色块状泥岩连续沉积中,距上覆的谢家组底48m。生物地层学的综合分析表明谢家阶包含3个哺乳动物群单位,即NMU1—3。谢家剖面上发现的谢家动物群相当于NMU2,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索索泉动物群和甘肃兰州盆地的张家坪动物群分别相当于NMU1和NMU3。  相似文献   
944.
冰盖下水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道中冰盖显著改变了水流流动结构.采用k-ε紊流模型建立了冰盖下水流流动垂向二维数值模型;根据量纲分析理论提出了流速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针对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其流动特性如最大流速点位置、冰区及床面区平均流速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冬季封冻河道的二点测流法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冰盖下水流的纵向流速在流动核心区并不遵循对数分布规律,同时揭示了冰盖底部与河床的相对粗糙比、河床相对粗糙度及雷诺数对流速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羌塘地块中部达尔应首次发现强过铝质的二云母碱长花岗岩、白云母碱长花岗岩、电气石白云母碱长花岗岩,通过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SiO2、Al2O3和K2O质量分数均很高,以高铝、低镁铁为特征,A/CNK比值大于1.1,属典型的含白云母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10.65~100.02)×10-6,配分曲线显示铕负异常明显。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负异常,而Rb、Th、Y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浆源区可能以粘土岩为主,是成熟陆块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岩石组合R1-R2图解、Rb-Hf-Ta判别图、Rb-(Yb Nb)和Rb-(Yb Ta)图解均指示达尔应岩体是产生于同碰撞环境的花岗岩,它是冈玛错构造带在碰撞阶段过程中的岩浆岩记录。  相似文献   
946.
1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 Many geoscientists have agreed[1-29] that the wind blown dusty sediments appeared in China since about 8.0 Ma B.P. The eolian earthy deposits are the red clays of the middle-late of the Late Miocene and those of Pliocene as well as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th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These eolian earthydeposits are distributed chiefly in northwestern China, mostly corresponding in area to the modern Loess Plateau. The Neogene red clay was deposited unco…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以地质条件为基础,从含水层(带)特征、地下水动态及动、静储量变化、坑道涌水量预测、矿床充水因素、工程地质条件等5个方面对阿苏达铀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该矿床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类型,并对矿山建设及开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8.
河南省郁山古风化壳型稀土矿层的首次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化壳型稀土矿层的发现在河南省尚属首次,其w(ΣREO)平均值为0.12%,已达到现行规范中轻稀土矿床的一般工业指标。该稀土矿层(体)与铝土矿密切共生,组分中有高铈,中镧、钕,低铕、钇的特点,初步认为该矿层属古风化壳吸附型轻稀土矿床。本次发现对以后在河南省本溪组中稀土成矿研究和找矿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随着该稀土矿层的开发,将共同推动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全面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49.
西天山乌拉斯泰地区的中泥盆世沉积被定名为汗吉尕组,过去认为它属于滨-浅海相,近年笔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枕状玄武岩及其相伴的深水槽谷型沉积,改变了过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0.
本文采用欧洲22个台站的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分析了其逐日变化分量的相关距离S,着重研究了S的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其随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变化.首先用指数型函数模式来拟合任意两站间电离层逐日变化的相关系数R随间距d的变化,由此估算出逐日变化的相关距离S.详细研究了S在不同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不同的地磁活动(平静和扰动)及不同的太阳活动(低、中和高)随世界时的变化(周日变化).结果表明:(1)S的范围一般为400~1600 km;(2)S值在白天比夜间大;(3)S值具有季节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差异不大;(4)S值在地磁扰动时比平静时大;(5)当太阳活动低时,S值在日落到正午间要比太阳活动中或高时明显偏小,而在正午到日落间则与太阳活动中或高时差异不大.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1) 太阳辐射对电离层逐日变化的影响是大尺度的,并在白天和太阳活动高时大于晚上和太阳活动低时;(2) 地磁活动的影响也是大尺度的;(3)气象活动的影响是相对小尺度的,且逐日变化具有季节性.本文从相关尺度分析的角度,证实了电离层逐日变化来源于太阳辐射、地磁活动和气象活动因素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