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359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狭窄基坑平动模式刚性挡墙被动土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宏伟  郑贝贝  谢新宇 《岩土力学》2011,32(12):3755-3762
对于地铁车站、地下管道沟槽等狭窄基坑,其被动区土体宽度有限,不满足半无限体的假定,采用经典的库仑、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墙被动土压力是不合适的。首先建立了无黏性土中狭窄基坑刚性挡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挡墙相对平移时不同宽度土体的被动滑裂面的分布规律;借鉴库仑平面土楔假定,建立了狭窄基坑刚性平动挡墙被动土压力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被动极限状态下滑裂面倾角及被动土压力系数的解析公式;再采用水平薄层单元法,得到了被动土压力分布、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结合算例,深入研究了这种工程背景下挡墙被动滑裂面倾角的影响因素,以及被动土压力合力、土压力分布及合力作用点位置与经典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差别,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当被动区土体宽度小于满足半无限体的临界值、且墙土摩擦角大于0时,被动滑裂面倾角大于传统库仑被动滑裂面倾角,被动土压力大于经典库仑解,合力作用点高度则小于库仑解,且基坑越窄,墙土摩擦角越大,其差别越大。  相似文献   
992.
周建  蔡露  罗凌晖  应宏伟 《岩土力学》2019,40(12):4848-4856
土体的各向异性与沉积环境和应力历史密切相关。以能够考虑土体特性的各向异性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为基础,利用圆弧滑动方法,并考虑破坏面上强度的折减( ),推导各向异性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极限平衡解。对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开挖深度H、围护结构插入深度D、最下道支撑与坑底相对距离He/H等几何因素及土体有效内摩擦角 、各向异性强度比k及强度沿深度非均质变化的斜率 等强度参数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为软土基坑工程抗隆起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粤北大宝山矿区次英安斑岩与铜多金属矿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宝山是粤北独具特色的铜多金属矿区,其矿床成因一直争议不休。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宝山矿区次英安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锆石微量和矿质迁移定量分析,认为大宝山矿区次英安斑岩是早侏罗世晚期(~175 Ma)沿逆冲推覆构造侵位的次火山岩,并捕获了大量志留纪岩浆锆石。铜多金属矿化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次英安斑岩与灰岩接触时外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中赋存块状、层状、似层状矿体;与泥质、长英质岩石接触时,由于外接触带角岩的流体圈闭作用,在岩体内形成了细脉状铜多金属矿化和绢英岩化。大宝山和九曲岭次英安斑岩既是成矿母岩又是有利的赋矿围岩,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流体是次英安斑岩深部岩浆房晚期去气作用排出的含矿热液,其中富含SiO_2、Fe_2O_3、K_2O、Mo、W、Cu、Rb、Th、U、Bi、Tl、Cs、In、Cd、Be和挥发分等,具有强氧化(Fe3+/Fe2+平均值为8.55)、高交代参数(K^+/Na^+平均值为56.62)的特征,并于围岩交代过程中,萃取其中的TiO_2、FeO、MnO、CaO、Na_2O、P_2O_5、REE及Sc、Pb、Ba、Sr、Ni、Mn、Zr等。  相似文献   
994.
抛物线Radon变换是地震资料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常规Radon变换由于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的原因,对不同的曲率值采用相同的加权值进行求解,分辨率较低。为提高Radon域数据的分辨率,应采用对不同曲率值应用不同的加权值的方法。一般的思路是利用前一次迭代的结果得到加权矩阵,该算法需要迭代进行,运算量较大。这里拟采用低频约束的方式提高Radon变换的分辨率,即利用前一个频率的运算结果对下一个频率的计算进行约束,该算法分辨率高,计算速度快。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在多次波压制处理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多次波去除。  相似文献   
995.
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一直存在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和海西期火山喷流成因之争,争议的焦点在于块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因。本文在全面开展矿区地质调查和钻探查证的基础上,对块状、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开展EPMA和LA-ICP-MS原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产状黄铁矿的平均分子式相似,分别为FeS_(1.98)、FeS_(1.99)和FeS_(1.98),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中磁黄铁矿的平均化学式为Fe_(0.886)S和Fe_(0.874)S,属形成温度相对较低单斜磁黄铁矿。与花岗岩岩浆热液标型黄铁矿相比,不同产状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o、Ni、Mn、Se和Ge等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它们含量较低但稳定,Cu、Pb、Zn、Ag、Bi和Tl及Ga主要以微细矿物子晶形式存在,其含量丰富,但变化明显。从块状、似层状到脉状硫化物矿体,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o、Zn和Se的含量及Co/Ni值降低,而Cu、Pb、Ag、Bi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升高。结合矿区次英安斑岩的产状和含矿性特征表明,大宝山矿床块状、似层状和脉状硫化物矿体都是次英安斑岩深部岩浆房产出的含矿流体在不同赋矿环境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像元级分类方法(混合模型),并将其与单纯的以像元和面向对象的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分辨率分别为30m和0.5m的环境星CCD数据和航空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分类结果中不同地物类别之间光谱可分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若地物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大,说明分类方法能将光谱差异大的地物很好地划分,显示出较可靠的分类结果;相反,如果分类结果中地物类型光谱差异小,则反映分类方法不够可靠。鉴此,本文通过计算分类结果中不同类别所对应的原始遥感影像像元之间的J-M(Jeffries-Matusita Distance)距离来度量分类结果中地物之间的光谱可分性,并用J-M距离比较分析了3种图像分类方法对2种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分类结果中各个类别之间的光谱可分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不但能够得到较连续的分类结果,同时能够保持分类结果中类别之间的可分性。本文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混合模型的分类精度较其他2种方法要高。2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分析结果得到相同的结论,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影像。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MS7. 3 地震周围区域前兆监测能力及震前和田台金属摆存在的趋势性异常和中短期异常,并与2008 年3 月21 日于田MS7. 3 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前趋势性异常表现为2012 年以后金属摆倾斜趋势性东倾变化,中短期异常表现为两分量的速率变化加速、停滞,矢量方向和模长突变的特征;2 次7 级地震前和田台金属摆倾斜趋势性异常相同,都发生在趋势性东倾阶段,而中短期异常在持续时间、异常特征和发震间隔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98.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irrigation processes affect local climate over arid areas. The chosen study area is northwest China, a typical arid region where three dominant land‐use types are irrigated cropland, grassland, and desert. Observation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precipitation, the coolest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the slowest warming trend are seen over irrigated cropland from 1979 to 2005. The single column atmospheric model (SCAM),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long‐term climate conditions and change over the above three land‐use typ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l climate conditions are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by large‐scale forcing in this arid region and that local land surface forcing related to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and irrigation processes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his study strongly suggests that a realistic climate forecast for this region can be achieved only with both accurate large‐scale and local climate forcing. The irrigated cropland of the region generates stronger evaporation that cools the surface and slows the warming trend more than does the evaporation from the natural grassland and desert. Stronger evapor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precipitation, potentially alleviating the stress of irrigation demands in arid regions. A series of sensitivity SCAM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a drier and warmer climate occurs with de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irrigated cropland regio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广西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及弱震区的地震活动情况,提出桂北弱震区的划分方法、依据,分析了弱震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在地震活动平静段、增强段弱震区ML2.8级以上地震与广西及邻区中等以上地震的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用统计方法对所提结论进行信度分析,结论可信,弱震区的地震活动对于广西地区的地震趋势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用于中短期震情跟踪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00.
以《地下流体学科观测质量与预报效能评估方案》为依据,对广西地区地下流体监测网从观测点布局的合理性、观测点条件、观测点环境状况、信息反映能力、观测点基础资料、观测资料质量、观测技术系统质量、预报与应用等8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监测质量,更好推进观测资料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