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3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1332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484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2463篇
海洋学   691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48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2篇
  1937年   4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分析矢量栅格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矢栅一体化查询函数,基于PostgreSQL/PostGIS数据库,实现了支持栅格数据存储与组织的扩展数据类型,并对栅格数据类型与PostGIS矢量数据一体化查询函数进行了扩展实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矢栅一体化查询函数的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相应属性的叠加可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分析效果,减少投资风险。在勘探中采用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技术,通过对勘探目标区各小层沉积微相分析,编制各层的砂体分布图,提取各层砂体中主力砂体,编制小层主力砂体的叠加图;通过对叠加图分析,确定优势储层分布区域,进行成藏风险评价,提高了布井效果。而在油田开发调整中,通过对各单层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其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各成因砂体的控制和动用程度,确定成因砂体内的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剩余油富集砂体,并制作剩余油富集砂体叠加图,据此以成因砂体为单元部署高效聪明调整井,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碱化空间变异与微地形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松嫩平原西部具有典型微地形变化的苏打盐渍土小区为试验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区盐碱化指标土壤电导率(EC)、盐分含量(SC)、pH和SAR的空间变异特征,绘制了4种指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4种指标均具有强空间相关性。4种指标空间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四种指标与相对高程呈极显著相关,相对高程在40cm范围内,四种指标随着相对高程的增加,呈二次函数曲线增加趋势。该研究为苏打盐渍土区植被恢复和盐碱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土壤种子库萌发实验在野外与室内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室萌发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土壤种子库时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实验室与野外自然环境在萌发条件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在野外进行萌发实验是否对土壤种子库恢复潜力的估计更具有可靠性?鉴于此,我们在塔里木河下游选择了3个典型断面,分别在野外和实验室进行了土壤种子库萌发实验。结果表明:①野外与实验室萌出的物种相同,但幼苗密度在野外(598.8株\5m-2)明显高于实验室(530.3株\5m-2)。②物种组成中,豆科物种在野外实验幼苗密度明显较高;若以生活型划分,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幼苗密度在野外明显高于实验室。③各物种在野外和实验室的萌发特征相似,但在实验室萌发速度较快,萌发高峰期提前了2~3 d。综合来看,对于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在野外进行萌发实验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这对今后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曲率模态小波法用于网壳结构损伤的识别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结构损伤的识别与定位研究以往主要针对梁、框架等结构形式,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杆件和节点繁多等特点,提出用曲率模态和小波混合方法对空间结构的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以跨度100 m的Schwedler网壳结构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作为标识量,分别通过离散和连续小波变换,判断网壳结构有无损伤和损伤位置,统计了小波系数差与结构损伤的图形关系,计算了各种损伤工况下该方法判断损伤的准确程度.结果发现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方法的大跨度网壳结构损伤定位精度很高,充分证明该方法对此类结构损伤定位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6.
结合焦郑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的超声波检测,对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方法以及桩身缺陷的判定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实例证明超声波检测法能准确判断出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缺陷严重程度做出评价,是检测灌注桩桩身质量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基于井位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利用地震属性对储层预测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方法主要存在利用单一属性预测储层这一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则存在单一属性不能正确预测储层的问题,这些问题应通过多元属性融合技术来解决,本文在已有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属性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各属性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利用井位计算各地震属性融合比重,有机的结合了各属性的优点,提出了这一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城子地电阻率的观测环境,并根据新城子台近年几次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观测环境实际凋杏,发现了铁栅栏、大气降水、观测室改造等干扰因素,分析了各种干扰曲线形态,为今后地电阻率干扰识别和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内时理论的含瓦斯煤岩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内时理论出发,通过内蕴时间的重新构造,在Helmholtz自由能中引入损伤变量,利用连续介质不可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含瓦斯煤岩的内时损伤本构方程,并给出了确定本构模型中各参数的方法。同时,对在三轴应力条件下所建立的本构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含瓦斯煤岩在损伤发生前后的变形特点,并能有效地反映含瓦斯煤岩的非线性和剪胀扩容等物理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晶体及矿物颗粒大小对岩土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尚杰  尹小涛  党发宁 《岩土力学》2009,30(9):2581-2587
岩石常见较大的晶体或者矿物颗粒,混凝土中是骨料,通过团簇模拟大颗粒的力学行为、团簇可以破裂。根据设计的相同数量、相同位置、不同半径的大颗粒数值单轴压缩试验,在虚拟试验条件下,考察了颗粒大小对材料力学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颗粒材料的破裂形态、裂纹扩展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破裂能量演化规律发现:大颗粒具有明显的增强特性,有阻止裂纹扩展的作用,破裂多绕大颗粒发展;增强幅度随颗粒半径的增加呈单增趋势,半径较小时,增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