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6篇
  免费   1599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测绘学   774篇
大气科学   1232篇
地球物理   1480篇
地质学   4281篇
海洋学   1410篇
天文学   182篇
综合类   685篇
自然地理   114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于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周期为56天)。实验在水温30℃的条件下进行,设饥饿、1%、2%和饱食4个摄食水平,研究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296.60—396.09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SGRdr)与摄食率(Rl)的关系式为SGRdr=-0.3621+0.8809Rl-0.1352Rl2(r2=0.896,n=26,P<0.01);除湿重的转化效率外,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2%组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7%、31.48%和25.01%;摄食水平对中华鳖氨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P<0.01),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从饥饿组到饱食组的变动范围分别是4.71%—38.70%、3.50%—24.64%和1.21%—6.48%,而氨氮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规律与上述指的标略有不同,饥饿组的比例略高于1%组,摄食组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该比例的变动范围是71.92%—83.20%,回归分析表明,幼鳖的总氮排泄率[μmol/(g·d)](GN)、氨氮排泄率[μmol/(g·d)](NH3N)及尿素氮排泄率[μmol/(g·d)](UN)与其蛋自质摄入率(%体重  相似文献   
42.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全面地观察描述了浒苔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雌雄异体的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双鞭毛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进而发育成孢子体,配子也可以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膜状的配子体。孢子体成熟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游孢子固着后,可直接发育成配子体。其生活史是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雌雄配子具有正趋光性,易大量聚集,结合后同游孢子一样都呈负趋光性。  相似文献   
43.
赵立强  许晨  叶本兰  张业  洪专 《台湾海峡》2007,26(3):410-414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4种不同浓度的高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μmol/dm3TTX在给药后7 min能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上相幅度(P<0.05),但在给药后10 min才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下相幅度(P<0.01);20μmol/dm3TTX在给药后3 min内能完全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1μmol/dm3TTX在给药后1~5min对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5μmol/dm3TTX在5min时可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而10μmol/dm3TTX在2min时便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纯河豚毒素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4.
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姜国良  刘云  杨栋  吕艳 《海洋科学》2001,25(3):11-13
本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臭氧残留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ilvaceu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虾的耐受力要比牙鲆鱼强,中国对虾在臭氧浓度≥1.0mg/L时,可存活至少48h,而芽鲆在此浓度下3h后,即出现鳃部充血肿胀、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应现象,48h LC50为0.13mg/L。如果能正确控制臭氧的残留量,利用臭氧净化养殖用水是一个不容质疑的水质净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6.
地学在近海渔业管理中的应用虽是个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但已向人们展示了它令人振奋的成果。通过分析地学成果的获取、表达及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加拿大地学专家如何成功地将地学成果应用于指导近海渔业捕捞,以及如何利用地学知识评价不同捕捞器材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影响着海岸的变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了解人为因素对三角洲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对海岸侵蚀的影响。根据1987年和2001年两期卫星遥感图像和2001年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87年至2001年土地利用/覆被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阐明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比整个环渤海地区速度快,草地、滩地和不明地类这3种类型大量减少,其他类型增多。从变化率来看,养殖区、库塘、油田用地增长最快。库塘、海滩养殖区等类型的增加,滨海草地的减少,使海岸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48.
锯缘青蟹神经器官对卵巢发育的调节作用:离体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器官联合培养研究表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脑和胸神经团分泌的性腺刺激激素(GSH)对卵母细胞的生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视神经节则没有显的影响。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脑和胸神经团GSH的生物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9.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了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断裂、岩土体稳定性、海底底床活动性等是隧道工程将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道的线路选择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平潭至新竹和厦门经澎湖至嘉义海滨是两个可选的隧道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0.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