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1056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测绘学   564篇
大气科学   616篇
地球物理   849篇
地质学   2575篇
海洋学   59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地震、 降雨、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活动性地质灾害在黄土高原频现,但由于其地域广阔、 构造活跃、 地貌类型多样、 各地黄土特性差异较大,一直以来缺乏活动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系统认识.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观测地表变形的能力,文章利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40期Sentinal-1 SAR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现场测量的实际条件,对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墩的墩顶高程联测方法进行专门设计,然后实施观测与计算。测量结果表明,倒挂标尺水准测量方法及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均能达到二等高程测量精度。所设计的方法可在参考站观测墩墩顶高程联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图的扩展和延伸,为人们进行空间认知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工具。文章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方式,分析了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过程,得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认知的一般规律。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信息表达和认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Space-borne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provide global observation constraints for top-down estimates of surface carbon flux.Here,the first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urface fluxes inferred from dry-air CO_2 column (XCO_2) measurements by the Chinese Glob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Satellite (Tan Sat) are presented.An 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 (ETKF)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oupled with the GEOS-Chem global chemistry transport model is used to optimally fit model simulations with the Tan Sat XCO_2 observations,which were retrieved using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arbon dioxide retrieval Algorithm f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APCAS).High posterior error reduction (30%–50%) compared with a priori fluxes indicates that assimilating satellite XCO_2 measurements provides highly effective constraints on global carbon flux estimation.Their impacts are also highlighted by significant spatiotemporal shifts in flux patterns over regions critical to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such as tropical South America and China.An integrated global land carbon net flux of 6.71±0.76 Gt C yr~(-1) over12 months (May 2017–April 2018) is estimated from the Tan Sat XCO_2 data,which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ther inversions based on satellite data,such as the JAXA GOSAT and NASA OCO-2 XCO_2 retrievals.However,discrepancies were found in some regional flux estimates,particularly ove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where there may still be uncorrected bias between satellite measurements due to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reference observation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groundwork for further studies using current or future Tan Sat XCO_2 data together with other surfacebased and space-borne measurements to quantify biosphere–atmosphere carbon exchange.  相似文献   
995.
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根据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挡土墙相结合的防治方案,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治理后经监测,未发生变形,处于稳定状态,表明该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期,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尕尔穷铜金矿为近几年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取得找矿新突破的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金-破碎带型铜金(铁)矿床。通过对矽卡岩型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黄铁矿、黄铜矿的S、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结合区域矿产特征对区域成矿规律给出指示。结果显示,两种金属矿物中的δ34S主要分布于-2.9‰~0.5‰之间,平均值为-1.1‰,其频率直方图具有塔式分布特征,具幔源硫特征;矿石的208Pb/204Pb主要分布于38.384~39.134之间,207Pb/204Pb主要分布于15.577~15.725之间,206Pb/204Pb主要分布于18.112~18.615之间,μ值在9.44~9.69之间,其具有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造山带铅特征。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具幔源特征物质和念青唐古拉基底片麻岩。在班怒带西段伴随着晚白垩世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弧-陆碰撞,在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内形成了与上地幔或初生下地壳重熔并受上地壳物质混染的斑岩-矽卡岩铜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97.
西藏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的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首个达到详查程度的大型铜金矿床。矿区发育三条断裂,其中F1和F2断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F3断层为南北向展布。F1断裂产状复杂、延伸大于3000m,破碎带内发育的铜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目前,矿床主要由斑岩型钼(铜、金)矿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体、F1断裂破碎带内似IOCG型铁铜金矿体组成。不同矿体特征差别显著,斑岩型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中,金属矿物以网脉状辉钼矿主,次为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矿物组合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矽卡岩型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呈层状、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细脉-网脉状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自然铜、自然金、自然银,矿物组合为黄铜矿-磁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自然金-银、黄铜矿-赤铁矿-自然金、辉钼矿、黄铜矿-自然金。破碎带内似IOCG型铁铜金矿体产于F1断裂破碎带,呈似层状,金属矿物以细脉-网脉状矿石和角砾状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自然金为主;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银矿、赤铁矿-磁铁矿-自然金、黄铜矿-自然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前人研究资料,本文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尕尔穷铜金矿床是晚白垩世班怒洋关闭后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弧-陆碰撞阶段形成的,具有与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闪长类岩体、陆-陆同碰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重熔型花岗斑岩有成因密切联系的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特征,即主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构造破碎带中形成的"斑岩-矽卡岩-似IOCG"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8.
前人认为黄联关组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由冲积物堆积而成。本文对采自四川省西昌市黄联关镇处的黄联关组上部黄色亚砂土层的7个样品进行光释光(OSL)测年,剔除一个可靠性差的结果,其余6个样品的OSL年龄分布在(143.3±21.4)ka87.4±8.7ka,显示黄联关组至少是于晚更新世(Q3)早期,末次间冰期间,气候较湿热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海河流域实测和调查年最大点暴雨、实测大面积暴雨和气象等资料,分析了年极端点暴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地区分布、大面积暴雨特征以及形成极端暴雨的天气成因,揭示了极端暴雨发生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流域暴雨9成以上集中在7~8月,极端暴雨7成高度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极端暴雨集中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山脉的迎风山区;短历时小面积极端暴雨则分布在高原区;极端暴雨的年际变率迎风山区最大,平原和高原区较小;流域性极端暴雨高空环流多为经向型,通过中纬度西风槽、副热带高压或台风等天气系统以及迎风山区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  相似文献   
1000.
姚振凯 《铀矿地质》2012,(5):297-301
文章介绍了地矿项目政治-经济-技术综合评价模型和地质-采矿-冶炼技术评价模型,并对项目谈判中资料、报价和时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