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4篇
  免费   1941篇
  国内免费   2971篇
测绘学   1443篇
大气科学   1357篇
地球物理   1601篇
地质学   5051篇
海洋学   1351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124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Al, As, Ba, Cd, Co, Cr, Cu, Fe, Hg, Mn, Ni, Pb, Sb, Se, Sr, V and Zn)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Middle Route of China’s interbasin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ere analyzed using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A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As, Pb, Sb and Se in the Reservoir exceeded the standards and they would pose health risk for residents in the region and the water receiving areas of the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trac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Reservoir implies their mixed sources of natural processing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upper drainage of the Reservoir. The research results would help develop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the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相似文献   
13.
Sorption of Ni2+ on Na-rectorite as a function of contact time, temperature, pH and fulvic acid (FA)/humic acid (HA) was studie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A pseudo-second-order rate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kinetic sorption. The removal of Ni2+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The presence of FA/HA enhanced the sorption of Ni2+ at low pH values, whereas no drastic effect of FA/HA on Ni2+ uptake to rectorite was found at high pH values. The diffuse layer model (DLM) fitt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Ni2+ sorption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FA/HA very well with the aid of FITEQL 3.2.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Dubinin–Radushkevich (D–R) model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orption isotherms of Ni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thermodynamic data (ΔH0, ΔS0, ΔG0)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sorption isotherms 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orption process of Ni2+ on rectorite wa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The sorption and species of Ni2+ on rectorite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FA/HA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PS. Th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dicated no drastic structural changes of Na-rectorite and the sorption of Ni2+ mainly occurred on the surface and at the edge position of Na-rectorite.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与了包括有机质降解、营养转化、 植物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以及各种土壤物理过程在内的一系列反应活动. 土壤微生物则是土壤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可以用来监控土壤质量的变化. 等温微量热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地测量微生物活性的方法, 在土壤微生物代谢热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就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活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等温微量热法的简介, 微量热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等温微量热法在各种外界环境和土壤条件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和其它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克拉通北缘隆化地区S型花岗岩的独居石年龄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隆化S型花岗岩由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石榴石花岗岩以及片麻理化的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其主体岩性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SiO_2和Al_2O_3含量分别为64.09%~69.6%以及14.6%~16.13%,K_2O/Na_2O>1.0,A/CNK>1,0,Mg~#在20.76~34.89之间变化,具有明显的Nb、Ta、P、Ti和Sr亏损以及Rb、K和Th富集。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样品JB6031-1)采用独居石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进行测年,获得了2553±120Ma、2180±42Ma和1854±24Ma三个年龄峰值。一颗独居石内部成分分带上6个分析点定年结果构成2553±120Ma的峰值年龄,这一年龄与我们最新获得的2506±7Ma和2541±8Ma(继承锆石年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相似,我们将这一独居石年龄解释为继承独居石的年龄,表明在赤城-隆化断裂以北存在太古宙陆块,并且在后期构造-热事件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该独居石颗粒幔部成分分带上10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揭示的峰值年龄为2181±42Ma,该年龄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年龄值,我们建议2181±42Ma为S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反映了S型花岗岩的侵位时代。独居石颗粒外部成分分带上8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构成1854±24Ma的峰值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变质年龄接近,我们将其解释为S型花岗岩的变质年龄,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构造演化与中部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查明搭格架铯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阶段及其年龄、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硅华的矿物学与组构特征,加深了对硅华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研究表明成矿早期,矿石中存在大量的石英,晚期全为蛋白石.粒状蛋白石自早到晚均有出现,胶状蛋白石主要出现于晚期.早期矿石出现脱水造成的菜花状、粗粒块状与粗大孔隙状构造及溶蚀结构.晚期出现细粒块状与细小孔隙状构造.在第3阶段存在硅藻Denticula属,体现出低温阶段的特征.由早到晚,矿石的SiO2呈降低趋势,而(Na2O Al2O3 K2O CaO)与Cs2O呈升高趋势,是随着矿石中SiO2有序度的降低而其它成分被保留在晶格中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旋挖钻机在花岗岩地层进行的硬岩钻进试验中钻头的使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试验中,在抗压强度为100 MPa的硬岩中钻进速度可达10~30 mm/min.  相似文献   
18.
CE-1型存储式磁敏钻孔测斜仪及QXY-5型存储式钻孔倾斜仪采用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大容量存储芯片,具有小巧轻便、功能强大、测试数据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记录和存储。介绍了CE-1型存储式磁敏钻孔测斜仪及QXY-5型存储式钻孔倾斜仪的研制和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模糊性,提出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待评价金刚石钻头、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专家经验和工程实际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得到最优的金刚石钻头.用实例与模糊优化理论模型等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沐官岛水库是一个拟建的河口海湾水库,库底为富含咸水的潮滩沉积物。这一特殊的地质及水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水库未来的水质安全和正常的调度运行,所以必须准确地确定水库水体中盐分空间分布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现场调查、钻探及室内实验资料,通过垂直方向线性插值技术,建立了沐官岛水库蓄水初期盐分运移准三维模型,模拟了水库蓄水初期在内源盐分释放影响下,库水盐分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若遇平水年开始蓄水,当蓄水至1.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30g/L之间;当蓄水至4.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5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