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732篇
测绘学   450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376篇
地质学   1447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中,数据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本文以浙江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为例,提出了基于ArcPy编写地理信息数据质检Python脚本工具,实现图形、属性、拓扑、逻辑一致性等方面自动化检查,提高数据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在浙江省新型基础测绘生产质量控制实践中,通过与FME、ArcGIS Engine质检程序综合比对,验证了ArcPy脚本工具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实时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GNSS PPP技术无需设置基站,仅依靠单点监测站便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因而在海洋平台变形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针对GNSS PPP信号受背景噪声干扰而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改进CEEMDAN算法对GNSS PPP信号降噪,并应用于某海洋平台动态变形监测。结果表明:①GNSS PPP技术结合改进CEEMDAN算法可有效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②改进CEEMDAN可有效去除GNSS PPP背景噪声干扰;③基于降噪后信号可获取监测点清晰的三维位移轨迹,从而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现有流行模糊C均值聚类在影像分割中存在边界依附能力弱,分割不稳定及需要手动设置聚类数目等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超像素光谱特征的无人机影像自动模糊聚类分割方法。相对于传统分水岭变换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两步边界推进准则,生成轮廓更加精确、形状规则更加紧凑的超像素子区域;然后,提取子区域光谱特征并结合重缩放密度峰值算法自动获取聚类数目;最后,综合利用超像素光谱特征与隐式马尔可夫随机场思想对模糊聚类进行改进,实现超像素精确合并。通过两组影像数据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定位目标边界,获得较好的视觉分割结果,同时有效提高了影像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994.
海洋内波具有振幅大、流速强和周期短等特点,可对海上施工和水下作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是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频发的海域之一,研究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的影响对深入了解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在反气旋涡过境时的传播特征、提高该海域内波预报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布放于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侧陆坡海域的潜标观测数据,针对2017年3月一个反气旋中尺度涡经过潜标站位的过程,探讨了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反气旋涡影响,内孤立波的平均振幅减小28.6%,其主要原因是中尺度涡导致等温线下压,进而对内孤立波的振幅产生抑制作用,其影响过程可用趋浅温跃层理论描述。②反气旋涡影响期间,内孤立波的平均波速由1.26 m/s增大到1.47 m/s,增幅约16.7%,反映了反气旋涡对内孤立波波速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是由中尺度涡边缘流场引起背景流场变化所致,而中尺度涡引起的温盐场变化对内孤立波波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5.
南海北部海域是南海中尺度涡的高发区,该海区的多尺度动力过程及相互作用经常对海上工程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针对“FPSO-119”海洋工程施工船在2021年5月8日20时左右遇到“怪流”后瞬时大幅度失位现象,在排除内波等其他海洋现象与外因影响的前提下,利用海表面高度异常(SLA)数据、HYCOM模式数据以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认为“怪流”是施工海域内中尺度涡与潮流正向叠加所导致。在此基础上,结合TPXO潮流预报数据,提出了一种将中尺度涡流与潮流矢量叠加的涡流预报方法,并通过FVCOM数值预报,对施工海域的中尺度涡流进行预报。经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后报检验,该方法能够反映施工海域内涡流在未来2 d内的主要运动特征,可作为海上工程应对“怪流”的重要参考,在工程应用中结合内波流、风海流等其他信息综合考虑分析,可更好地为海洋工程和船舶航行等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96.
内波为发生在层结海洋内部的亚中尺度波动,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特别是海洋混合及能量级串研究,不可或的缺环节。孤立内波的突发性巨大冲击能量可对水下航行和工程设施构成灾难性威胁,实现实时监测与预报海洋内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南海是全球海洋中超强内波多发海区之一。长期现场观测表明,吕宋海峡以西海域内孤立波振幅高达150~200 m,且终年发生。因此,南海是目前海洋内孤立波观测与研究热点海域。本文以2015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南海内波研究新进展,认为7 a来研究成果取得质的提升。第一,实现了由卫星为主要手段2D观测到以卫星与潜标同步3D观测为主要手段的提升。由此催生出振幅240 m超强内孤立波、中尺度涡对内波的调制作用、重现周期23 h 内孤立波、浅海内孤立波裂变现象、深海盆内波及动能级串等创新成果。第二,研究区开始呈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迄今为止,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集中在吕宋海峡以西和北部陆架,现已出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第三,海洋探测高新技术应用于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由卫星高度计沿轨海面高度场二维平面波分解技术得出的南海M2内潮辐射图,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南海北部内波生成机制和生成源地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建立南海邻近的边缘海内波传播预报模式。模式预报的一个潮周期之后内波波峰线位置与后续卫星图像上显示的位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达95%,平均距离均方根差为3 km。快速深潜剖面浮标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深海盆,得出0~3 500 m 全水深内波波段(周期为0.1~1.8 d)波动引起的水温起伏幅度垂直分布。高分辨水下声成像技术,包括人工地震技术和回声探测仪,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陆架内波观测与研究。其中回声探测仪图像空间分辨率达10 cm,清楚显示出内孤立波波包精细结构,可精确测得水平尺度仅为2 m的孤立波特征半宽度。可以预期,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特别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内波传播预报模式的成功实例,必将为开发南海内波精准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TAD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十年关于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处方的证型和药物信息进行提取、规范,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文献98篇,有效处方100首,证型分布以湿热下注证和血虚风燥证为主;纳入药物110味,高频药物为苦参、黄柏等30味,功效以清热、攻毒杀虫止痒、解表、利水渗湿和补虚为主,药性多偏寒,药味多苦、辛,归经以肝、胃、膀胱、脾经为主;挖掘出25个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以清热燥湿为主要治法,分别佐以养血、祛风、杀虫、止痒等,多药相合,多法联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肛周湿疹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蠲痹历节清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连续8d氧嗪酸钾100 mg/kg腹腔注射和次黄嘌呤500 mg/kg灌胃的方法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第4天给予造模剂30 min后,各组分别予对应治疗药物干预,连续5 d。检测各组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BUN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SUA、BUN均降低,且随着剂量升高,SUA水平下降越明显(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SC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可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保护肾功能,且降尿酸作用与肾损伤的治疗效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越显著。  相似文献   
999.
A scientific delineation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reflects the cognitive level of scientific abstraction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geographical objects and is a basic scientific issue of ge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this study first explicates the core issues (e.g., basic concepts, scientific contents,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ity and systematicness, we then classify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in terms of intrinsic mechanisms, extrinsic appearance and scientific attribute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thematical conno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method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for geographical boundary delineation. Finally,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a “geographical boundary model” with an integration of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positioning methods. Focusing on geographical boundary (a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in geography), this study engaged in concept definition and method analysis, with the findings enrich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相似文献   
1000.
熊亚军  于平  扈海波 《干旱气象》2013,(1):194-198,211
高温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与天气尺度的环流系统有关,又与热岛效应、下沉增温及地形等因素存在联系。本文从高温的气候特征、高温与环流的关系及高温灾害的风险评估3个方面,对国内高温气象灾害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较系统地反映了国内高温气象灾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