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8篇
  免费   4720篇
  国内免费   6532篇
测绘学   2858篇
大气科学   3051篇
地球物理   4060篇
地质学   12769篇
海洋学   2973篇
天文学   433篇
综合类   2050篇
自然地理   279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1226篇
  2021年   1389篇
  2020年   1162篇
  2019年   1248篇
  2018年   1395篇
  2017年   1182篇
  2016年   1298篇
  2015年   1467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614篇
  2012年   1806篇
  2011年   1854篇
  2010年   1744篇
  2009年   1597篇
  2008年   1460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731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主要介绍了正射影像的生产方法 ,并结合WorldView-2、资源三号、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采用RPC模型进行正射纠正,并根据已有的DLG数据进行精度分析、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942.
钽作为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世界上的钽矿床成因主要为内生成矿,尤以花岗岩型和伟晶型最为重要,碰撞造山过程导致的多期次岩浆活动是有利的钽矿成矿环境。南部非洲钽矿资源丰富且品位高,主要为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钽矿床,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卡普瓦尔克拉通、刚果克拉通、津巴布韦克拉通以及基巴拉、泛非、达马拉等碰撞环境下形成的同造山—后造山构造带内,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太古宙(2.85~2.58 Ga)、古元古代(2.48~2.0 Ga)、晚中元古代—早新元古代(1026~880 Ma)以及泛非活动期(500~440 Ma),且不同钽矿带内含钽矿物稀有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南部非洲发育大量与钽矿形成密切相关的花岗岩及伟晶岩岩体,资源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钽资源接续基地。  相似文献   
943.
Loess is a main archive of Pleistocene landscapes and environments and therefore has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leolithic sites. In Europe, anthropogenic sites have been found in loess because of past local occupation. At one extreme, sites are well preserved with minimal disturbance often accompanied by embedded proxies to estimate ec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other hand, loess deposits have undergone post-depositional alterations such as weathering, pedogenesis or bioturbation due to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r other disturbances that obscure anthropogenic sites. We outl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Paleolithic archeology and loess research while introducing a series of subsequent regional case studies as part of a special issue. We als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work to incorporate a wider variety of methods to create more robust inferences on hominin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their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944.
El-Hamid  Hazem T. Abd  Caiyong  Wei  Yongting  Zhang 《GeoJournal》2021,86(2):605-620
GeoJournal - Geospatial techniques such as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 use. To analyze the land use change and...  相似文献   
945.
谢小敏  刘伟新  张瀛  赵迪斐  唐友军  申宝剑  李志明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14-67020014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两套硅质页岩层系是其重要的页岩气产层,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含量与TOC及含气量呈正相关性,暗示硅质矿物对该地区页岩气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但硅质来源复杂,且存在后期硅质流体的注入。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硅质岩系与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系的硅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分析,揭示了3种硅质来源特征:①同沉积无机硅质流体;②生物硅;③后期无机硅质流体。其中寒武系底部以同沉积无机硅质流体与生物硅来源为主,同沉积硅质流体导致有机质快速石化埋藏,有机质内部结构及形态保存较好;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来源以后期无机硅质流体与生物硅来源为主,有机质在保存过程中受硅质流体的影响很小,有机质腐泥化作用充分,内部结构和形态多数保存较差。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两套页岩层系的硅质发育岩石学特征,及其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期望能为四川盆地两套页岩气储层差异性提供新的思路与基础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946.
杨林龙  唐宏宇  刘惠民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29-67z1130
正众多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构造自中生代以来受到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两种相互关联却又相互独立的构造现象(李三忠等,2018;任建业,2018)。渤海湾盆地的北缘和东缘受控于郯庐断裂带,其走滑构造样式、变形时间及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7.
孟伟  隋风贵  郝雪峰  张守鹏  秦峰  伍松柏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07-67z1108
正碳酸盐矿物是砂岩储层中主要的成岩产物之一。碳酸盐胶结物较为活跃,其溶蚀及沉淀广泛发育于砂岩储层内。碳酸盐的溶蚀及沉淀是砂岩储层改造的重要成因之一。明确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机制对预测深部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明确碳酸盐胶结物的产状。对不同产状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刘国栋  付勇  何伟  唐波  龙珍  杨颖  龙克树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03-67040003
钪(Sc)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分布极为稀散,钪的独立矿物稀少,独立矿床几乎没有。铝土岩系中的钪资源储量巨大,本文统计了中国各铝土矿成矿带Sc数据,在对比山西(断隆)成铝区、华北陆块南缘成铝区、渝南—黔北成铝带、黔中成铝区和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数据基础上,发现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Sc含量最高,含钪铝土岩系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和二叠纪。通过对比分析A/S与钪的关系,在A/S小于2.5,钪的含量总体较高,且与A/S正相关,大于2.5后,与A/S负相关。从而得出在铝土岩系中,Sc分布在顶层的黏土岩、中部的铁质铝土矿以及底部的铁质黏土岩、铁质岩,尤其是在含铁铝土岩系中高度富集。通过对比分析铝土岩系各元素含量,发现钪与铁、铌、钒、铬元素成正相关,综合铝土岩系中其他元素的矿物表现形式,推测钪在铝土岩系中的赋存形式可能为: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本文初步探讨总结钪在铝土岩系中可能的赋存形式、时空分布规律及钪的迁移转化机制,为铝土矿中伴生钪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