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5篇
  免费   2656篇
  国内免费   4965篇
测绘学   1351篇
大气科学   1263篇
地球物理   2494篇
地质学   9224篇
海洋学   1725篇
天文学   254篇
综合类   1206篇
自然地理   109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1001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1547篇
  2003年   964篇
  2002年   728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09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4篇
  1984年   12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54年   9篇
  1950年   8篇
  1943年   9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6篇
  1933年   13篇
  1926年   8篇
  192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富钆镝易解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物产于铀钍混合矿化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本文研究了产状、共生矿物、结晶特性、物理及化学性质并与易解石、钍易解石、铀易解石、钇易解石等作了对比。该矿物铀、钍、铅等含量均较高,在稀土含量中,钆、镝含量高达稀土总量的27%,故定名富钆镝易解石。  相似文献   
952.
辉石巨晶中的硫化物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一些地区玄武岩辉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球泡(0.02-0.05mm)呈点阵式、散布式、定向带状或微裂隙羽状分布。硫化矿物组合是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其中以磁黄铁矿为主(~90%)。根据硫化物的规则排布以及高温矿物组合推测点阵式、散布式硫化物形成于地幔。是由溶解了~1%S的硅酸盐熔体在减压上升过程中析出过饱和的硫所致。  相似文献   
953.
电子探针分析与系列矿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以电子探针为主要测试手段对下述几种系列矿物的研究成果:(1)铂族元素系列矿物的研究(包括Ru-Os-Fe金属互化物矿物系列和RuAs_2-OsAs_2二元固溶体矿物系);(2)Au-Cu系列矿物的研究;(3)黝铜矿族矿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4.
本文对采自华南两个成岩成矿系列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了DTA特征和其他热性质的比较。发现可根据黑云母的OH脱失峰温度、熔化吸热峰的形状、熔化热及熔化后产物的形态来区分不同成因的花岗岩。文中还探讨了造成黑云母热性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5.
横断山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岩石中黑云母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研究了横断山区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岩石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构和物理性质等。结合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将黑云母分为三个亚种:富镁黑云母(MF=1.3—1.5)、镁黑云母(MF=1—1.3)和富铁黑云母(MF=0.5-1)。  相似文献   
956.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957.
研究超镁铁岩中八面体假象蛇纹石和绿泥石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1981年首次报导八面体假象蛇纹石之后,在同一超镁铁岩中又发现了一些八面体假象含铬绿泥石,后者是交代前者的产物。通过研究我们认为:1)八面体假象绿泥石中的Al、Cr等元素来自铬铁矿石;2)和八面体假象蛇纹石一样,八面体假象绿泥石的最初原生矿物也应为γ一橄榄石,后者的形成压力为140×10~8Pa(140Kb),相当于500公里的深度;3)包有八面体假象蛇纹石和绿泥石的铬铁矿可能是一种直接来自深部地慢的铬铁矿类型;4)藏北岩带的两处(安多和阿里地区)超镁铁岩中出现八面体假象矿物说明藏北超镁铁岩带(或岩带的几处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可能深于藏南超镁铁岩带。  相似文献   
958.
地震波在湿颗粒介质中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建立了湿颗粒介质中的波场方程组,由此研究了平面简谐波在其中的传播。文中还导出了湿颗粒介质中的支承拉梅系数和耦合弹性系数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959.
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大地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短边GPS点阵、短基线标石阵和精密激光测距 ,在与鲜水河断裂带的断层破裂带垂直的剖面上和构造盆地内进行构造大地测量 ,获得了断层软弱带和断层蠕变带上的最佳形变分布。综合利用相关地学成果和理论 ,揭示了构造形变所隐含的动力学信息 ,识别了断层应变带、塑性流变带和主断面在地面的分布范围。用外围GPS远场联测成果探讨了该断裂带的驱动力机制 ,匡正了其“左旋”运动和现今活动速度的含义。最后 ,评估了该断裂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960.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