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松辽盆地东岭地区深层火成岩测井特征与岩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盆地东岭地区深层火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录井、岩心、薄片分析等岩性资料,建立火成岩岩性与测井响应的关系,绘制了利用测井响应识别火成岩岩性的图版。并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岩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被动微波反演裸露区土壤水分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被动微波具有全天候、穿透性以及不受云的影响等特征,使其在反演土壤水分时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被动微波遥感是反演土壤水分的各种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概括了主要的被动微波传感器并从被动微波遥感的原理出发,针对被动微波遥感裸露区地表随机粗糙面的模型以及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3.
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分析和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地雷达信号的奇异点或突变点作为雷达信号的重要特征通常反映介质重要信息,如电性变化界面或异常体等。分析了探地雷达信号在Hilbert变换下,利用小波变换确定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位置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傅立叶变换只能从整体检测探地雷达信号奇异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其在提高探地雷达信号分辨率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基于城市交通日益恶化现状和3S集成的迅速发展,表述了Spatio-temporal GIS的定义、时空路径、人类活动的四种时空关系及其坐标系统模型的建立;并根据GPS空间定位、空间导航的原理和模型,将Spatio-temporal GIS和GPS的功能优化集成,阐述了其对城市交通信息的收集、分析、显示等功能;最后论述了Spatio-temporal GIS和GPS的集成对城市交通预警、报警、协调等管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活动断裂带的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田  邓金宪 《地质论评》1998,44(5):547-552
在覆盖区应用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活动断裂是一种新方法,它不仅能较准确地确定活动断裂的位置,还可以确定其产状,规模,活动性及相对强度,甚至可以作为确定断裂力学性质的参考,本文简棕了断裂带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以长江三峡,长春,吉林等地利用该种方法研究活动断裂的成果为例,说明该项研究的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彬  胡毅力 《地震研究》1998,21(3):256-260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速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速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速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间。随后出现大于4615m/s的高速区,范围大致与包体位置一致。随着σ1的增加,低速区在逐渐变大,高速区逐步减小后又重新变大,高速区与低速区在平面上相互重叠,在空间上看,高速区被低速区包围着。临近主破裂时,低速区变小并逐步形成条带,高速区也变小,主要集中在靠近未来出现破裂的一个包体位置上。最终的破裂面出现在此高速区与低速条带交界附近,包体也局部破裂了。  相似文献   
108.
Zircon and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exhumatio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tended to be accelerated in the Cenozoic and that the exhumation of the eastern Dabie Mountains was more and more intense from south to north,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re and more intense dissection from south to north, as is reflected by the modern geomorphologic features of the Dabie Mountains. The accelerated exhumation during the Cenozoic was related to the high elevatio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resulting from Late Cretaceous-Palaeogene detachment faulting and subsequent fault-block uplift and subsidence. The average elevation at that time was at least about 660 m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present. The intense exhumation lagged behind intense uplift.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黄河边上现代不对称波痕的形成为例,结合民和盆地下白垩统第8岩组沉积环境进行类比分析,一改过去传统的“浅水”认识,而把它定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因而不对称波痕不能作为某一种沉积环境,它可以广泛生成于不同的环境。因此应更多强调综合分析、类比分析、层序基本单元和体系域分析,使盆地岩石地层单位的古环境解释建立在可靠的理性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0.
应用陆地卫星 TM 资料对南盘江地区进行了烃类微渗漏蚀变信息检测研究。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褪红”、“粘土矿化”、“碳酸盐矿化”等烃类蚀变异常现象。选择 FeO/Fe_2O_3作为褪红的成分因子;(K_2O+Na_2O+Al_2O_3)、(K_2O+Na_2O)/Al_2O_3、(K_2O+Na_2O+Al_2O_3)/S∶O_2和 K_2O/Na_2O 等作为粘土矿化的成分因子;CaO+MgO 和 CaO/MgO 作为碳酸盐矿化的成分因子。利用 TM1/TM3、TM1/TM4识别褪红蚀变信息,TM5/TM7、TM5/TM4用干识别粘土矿化和碳酸盐矿化蚀变信息。建立了地球化学—光谱—遥感图像三位一体的遥感找油气模式,根据油气遥感色调异常对南盘江地区进行了评价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