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6篇
  免费   856篇
  国内免费   1211篇
测绘学   481篇
大气科学   396篇
地球物理   765篇
地质学   2082篇
海洋学   732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54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91.
利用测井资料自动识别藻灰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藻灰岩在测井曲线图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岩性的特征,据此确定了7种测井参数(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及深电阻率),将测井数据归一化后得到了相应的岩性判别样本参数。利用F-Means中速度较快的聚类迭代(LBG)算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优选了一组数据用于判别分析。在进行Q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岩性判别的3个判别函数,并对花土沟油田某井段进行了岩性识别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Ⅰ.模式和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并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2年9-10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获取了163个表层样,综合粒度、有孔虫、介形类、有机碳以及CaCO3含量的资料表明,研究区明显分为两部分,即长江河口现代三角洲扣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根据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现代水下三角洲可以分为以黏土质砂扣细砂为主的前缘斜坡区(A区)、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区(B区)扣以砂一粉砂一黏土为主的三角洲向陆架过渡区(C区),呈现较为明显的粒径细化趋势,有机碳与黏土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aCO3含量的变化不大,从Pejrup图可以看出现代三角洲从A区到C区的动力递减变化。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D区)粒径较粗,有孔虫扣介形类的氧化壳含量较高,有孔虫扣介形类的丰度扣含量也较高,CaCO3的含量较高,与现代三角洲形成明显的对照。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资料,近岸物质趋向粗化,北支水下沙脊发育,现代三角洲不断向外扩展,残留砂面积减少。50多年来河口来沙的减少已经引起整个现代三角洲物质粗化,现代沉积区沉降中心面积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94.
根据2003年7月在华南沿海12个砂质海滩所取得的76个沉积物样品(其中次表层样品36个,不计入研究范围),就该区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展开论述。为了便于分析其沉积物粒度特征,我们把华南沿海12条海滩剖面根据岸滩形态和成因将华南砂质海岸划分为岬湾型砂质海岸、沙坝-渴湖型砂质海岸和夷直型砂质海岸三大类。阐述了不同类型海滩的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类型、分布以及粒度的沿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大别山构造地貌的DEM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量(SRTM)数据,构建了大别造山带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大别山地区的构造地貌进行了模拟解译分析.研究表明,大别山在造山带走向和垂直走向的方向上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两边地势低的部位发育断陷盆地.SRTM DEM地貌图显示,郯庐等大断裂地貌特征明显,断裂构造严格控制了水系的发育,大别山水系多呈格子状分布,在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河流的大角度转弯以及主支流近直角交汇;由于本区地壳沿断裂作差异性升降运动,造成地堑谷、断块山和断陷盆地并存的地貌特点.本文统计分析了坡度与高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取了夷平面信息.   相似文献   
996.
用有机岩石学、元素分析和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凡口铅锌矿矿区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有机质在该铅锌矿成矿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矿区的主岩富含有机质,有机碳含量为0.03%-0.4%,平均为0.16%,有机碳和金属矿化有同步变化趋势。有机质具有高的演化程度,经换算,镜质体反射率为1.92%-3.55%,且绝大多数高于3.0%。饱和烃气相色谱的特征表明,含矿地段的有机质在成矿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热裂解和热变质,其裂解产生的甲烷和新生成的干酪根等有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使硫酸根还原成硫化氢,还原生成的硫化氢进一步与成矿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并最终富集成矿。另外,草莓状黄铁矿的存在,说明了在沉积作用早期,细菌可能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陕北靖边波浪谷丹霞地貌区是近年来国内外地学界的新发现和持续关注点.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粒度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探讨红色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物源性质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红色砂岩以中—细砂为主,SiO2和Al2 O3含量之和在85%以上,沉积环境为河湖相,为水动力中等,水面较浅的河流入湖三角洲河口区地...  相似文献   
998.
地面不同垄沟形式对径流调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泉  田媛  苏德荣 《中国沙漠》2005,25(6):910-915
在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垄沟是控制侵蚀、保持水分的有效措施。而不同垄沟形式将直接影响沟中径流量和土壤水分状况。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垄上覆盖材料和三种不同垄沟比的6组试验处理,通过2002与2003年降水季节的连续田间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覆膜垄沟(MR)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低于不覆膜垄沟(ER),约为不覆膜垄沟(ER)的10%,两种垄沟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0.4mm、4.6mm。覆膜垄沟(MR)的径流效率远高于不覆膜垄沟(ER),覆膜垄沟(MR)与土垄的平均径流效率分别在45%~70%与5%~6%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99.
A number of cold seep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including the Haiyang 4 cold-seep area where Core 973-5 was collected. Intact polar lipids (IPLs) and core lipids (CLs)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in sediments from Core 973-5. The most abundant lipid biomarkers were isoprenoidal GDGTs (isoGDGTs), with Crenarchaeol and GDGT-0 predominating. IPL-isoGDGTs and CL-isoGDGT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aumarchaeota. IPL-isoGDGTs were mainly produced and retained in situ thus containing most of the in situ microbiological information. Branched GDGTs were predominantly derived from generated in marine production, and mixed with some terrestrial inputs. All IPLs groups presented a high value in the sulfate-methane transition zone (SMTZ). Furthermore, IPL and CL-MI, IPL-R0/4 showed the highest values within the SMTZ, while IPL and CL-R4/i had the lowest values at the SMTZ, sugges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Methanophila and methanogenic to GDGTs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to GDGTs decreased at the SMTZ.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岩体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永华  邹志鹏  赵明华 《岩土力学》2007,28(6):1118-1122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岩体分类可造成评判信息丢失,影响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针对该缺陷,引入模糊集重心理论,克服了综合评判方法中某些因素由于权值较小而被“淹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岩石质量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岩石软化系数、最大地震烈度和地下水渗水量这6个对岩体质量及其稳定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以正态分布作为其隶属函数,采用加权平均值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值,建立了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岩体模糊分类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明了上述各因素模糊集重心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模糊集重心的岩体模糊分类方法,研究了某一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级别,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围岩的实际稳定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