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91.
威海罗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692.
改进型BP神经网络对民勤绿洲地下水位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代表性的民勤绿洲为研究对象,以Matlab7.0为工作平台,对沙漠绿洲地下水埋深预测的三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输入端因子选取民勤绿洲逐月灌溉量、红崖山水库下泄水量、月降水量、月蒸发量(20 cm)、月平均气温、时间序列6项,输出因子为民勤绿洲地下水位。通过在模型的输入层增加时间序列引导因子的方法使BP神经网络对输入端数据具备时间敏感性;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使网络误差最小化,并配合Bayesian正则化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网络权重以及阈值平方和实现最优组合,最后使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效率系数等指标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一系列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增强模型的稳定性,并使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相似文献   
693.
生态区域的界定始终未曾明确,也未曾有对其内涵的具体阐述。经过多年实践建设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思想和不同的理解,也在国内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发展模式。在相关建设实践中,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的协调发展上。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许多区域都从立法、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如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纽约长岛接受纽约人口和经济扩散,持续自然发展;韩国的济州岛通过交通发展,引入现代服务业,维护生态环境;国内第一爪“生态立省”的海南岛先污染后治理,实行分功能区布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建设实践的分析,总结其生态区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94.
额济纳绿洲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10 a对额济纳绿洲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对额济纳绿洲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GSPAC系统各组成成分以及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上。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也有研究不足和有待深入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要加强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土壤水动态变化等的研究。②加强“四水”(微观水文循环)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尤其是饱和带-包气带界面水、汽、热转化过程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浅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③对黑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甚少,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④进一步加强天然植被不同部位(根、茎、叶以及果实)水势的研究;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水势变化特点,揭示干旱、盐胁迫环境下植物的抗旱与抗盐机理;加强植物水势对盐胁迫环境的响应研究,重视植物水势与地下水位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研究不同干旱、盐胁迫环境下的植物水势变化,揭示植物受干旱、盐胁迫的过程和程度。  相似文献   
695.
选取海原断裂带曹洼(CW)、菜园(CY)、万家水(WJ)、水泉(SQ)、三塘(ST)、松山(SS)和安远(AY)7个测区进行土壤气测量与地下水地球化学检测,依据海原断裂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土壤气浓度、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原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性分段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土壤气Rn释放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ST、SQ测区,且断裂带中部区域气氡浓度相对较低;氦浓度及其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ST、SQ和CY测区土壤逸出气中含有幔源气体;泉水化学组分及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SQ和ST测区地下水与围岩介质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高、水岩反应平衡状态较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大;泉水氚活度分析结果显示水泉(SQ)测区地下水补给区较远、水循环周期较长、新老水体的交换作用缓慢。综合分析认为,相比其他区段,海原断裂中西段(SQ ST)接近1920年8.5级地震破裂段,其断裂带闭锁程度较弱、与地壳深部的连通性较好,更有利于地下流体的扩散与运移。  相似文献   
696.
扎兰屯哈拉口子北山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一段沉积岩非常发育,为一套正常陆源碎屑沉积岩组合.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组构、岩层垂向变化规律、沉积环境变化等分析,本区格根敖包组一段沉积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个Ⅱ级层序,3个Ⅲ级层序及7个Ⅳ级层序.对其进行层序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7.
西方创新地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羽  司月芳 《地理研究》2016,35(11):2041-2052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地理研究得到了西方地理学界的重视。追溯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从创新的空间特征描述,经区域创新集聚机制探索,到跨区域知识传播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代表人物、空间尺度、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西方创新地理研究存在以下缺憾:重视创新组织,忽略了创新个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重视理论反思,缺乏对实证研究的重视和方法的突破;欧美研究占绝对主流,缺乏基于发展中国家实证的反思。因此,未来应围绕着创新主体,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基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践的新型创新地理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698.
Here we present a statistical model of random wave,using Stokes wave theory of water wave dynamics,as well as a new nonlinea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wave height in shallow water.It is more physically logical to use the wave steepness of shallow water and the factor of shallow water as the parameters in the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parameters not only could be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wave height but also could reflect the degree of wave heigh...  相似文献   
699.
Population density in Guangzhou Ci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main single center an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throughout the 8 districts and 112 neighborhoods and towns. Historically, population density in Guangzhou City rose sharply,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attraction of the por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 series of large-sized factories were built in suburban areas, which drew in a large amount of population from the areas outside of Guangzhou. A small part of this population lived in the suburban areas while most resided within the city centre. As the natural increase rate of population was very high,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both the city centre and suburban areas rose, the former rose at higher rates. Since reform and the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ese economy has grown quickly,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Guangzhou has also increased quickly. Meanwhile, changes in population density within the c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city centre is falling and in city periphery is ris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model, it is found tha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Guangzhou i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an early stage to a mature stage. Population decline within the centre city of Guangzhou City, which reflects a prosperous economy of the cit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recession of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700.
植物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蒸散发研究领域200多年的成就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测定植物蒸散耗水量的各种方法的主要理论原理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优点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蒸散的测定方法,水文学方法简便、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适用性较强;微气象学法不破坏下垫面,适用于整齐均一的作物与林木蒸散的测定;植物生理学法适用于植物个体耗水量的测定;遥感法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尽管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但它用于估算区域蒸散量,实用性很大,应用前景广阔;SPAC水分传输模拟法适用于精确计算植被总蒸发。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蒸散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