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季节冻土区埋地管道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继  李昆  盛煜  冯子亮 《冰川冻土》2014,36(4):836-844
埋地管道是减少寒冷地区冬季冻害的常用铺设方式,深入认识埋地管道的水温变化规律可以为减小管道埋设深度、降低管道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对当前季节冻土区农牧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推进具有指导意义. 采用仿三维数值方法建立了管道水温的计算模型,讨论了含水量、地表温度、管道埋深等6个主要因素对埋地管道最不利水温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上述因素如何变化,管道最不利水温均随输送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首先,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地表温度的升高以及管道埋深的加深,管道的降温速率不断减小并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其次,随着管径的减小、流速的降低,管道降温速率增大,且降温速率和流速之间具有近似的倒数关系. 另外,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管道降温速率将呈指数形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92.
锦屏大理岩真三轴岩爆试验的渐进破坏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艾阳  伍法权  沙鹏  赵菲  申保川 《岩土力学》2014,35(10):2868-2874
为了查明高储能岩体快速卸荷变形破坏机制,设计了锦屏大理岩岩爆试验,对岩爆试件的宏观破坏特征、声发射过程等进行研究。根据以往真三轴岩爆试验特征进行了全程和非全程试验,记录其过程及声发射特征。对比分析两者的宏观破坏特征,解释了岩爆试验的渐进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理岩岩爆试验中,岩石试件的宏观破坏是由表及里的;张性裂纹的出现要早于剪切裂纹,剪切裂纹搭接相邻的张性裂纹(或临空面)形成圈闭,圈闭内的岩石碎块出现剥离或以一定初速度弹射;剪切面上岩粉的存在意味着剪切裂纹萌生扩展过程伴随着大量弹性应变能的释放;与其他的岩爆分类和机制相比,岩爆渐进破坏观点能够较好地解释岩爆机制。  相似文献   
993.
何维维  盛煜 《冰川冻土》2013,35(1):186-192
在多年冻土区进行煤矿地下开采, 通风作用改变了井筒围岩的热平衡条件, 从而引起了多年冻土上限及其井筒周围冻土季节融化层的变化, 有可能影响到井筒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 研究在矿井通风作用下, 多年冻土温度场分布及随季节的变化趋势是有意义的.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针对多年冻土区某煤矿的赋存条件、 试验采场位置以及通风作用对冻土的影响范围, 建立了二维数值计算模型, 利用焓式有限元方法对多年冻土井筒围岩的温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矿井通风对多年冻土井筒围岩的热影响程度, 其计算方法和结果为下一步多年冻土煤矿地下开采井筒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媛  李蓓蓓  李忠明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545-1554
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为分析当前气候变化规律和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历史参考情景。古代私人日记中保存的气候信息,因其直观性强、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重建历史气候时使用较多的一类代用数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日记资料,已经重建了多个地区历史上的温度、降水及物候变化,并已逐步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本文从代用指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3 个方面,对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重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得到以下结论:① 重建指标选取上,国内外均较常使用天气情况日数和感应记录两类指标;此外,国内常用自然生长植物的物候期,而国外还使用风向、云量等指标;重建指标类型可分为定量、半定量、定性3 类,定量与定性指标使用较多,半定量指标使用相对较少。② 重建方法上,中外研究者多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转换法等;资料校对方法上,西方学者多采用器测资料进行检验,国内则常选用方志与官私文件进行校订。③ 国外研究的重建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温度和降水;而国内除了温度和降水重建外,还研究了沙尘和梅雨等中国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利用日记重建历史气候的优势在于,日记中保存的历史气候信息细节丰富、时间分辨率高,因而能够很好地保证重建结果的准确性。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应继续改进代用指标的定量转换和重建结果的校验方法,并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同类研究结果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气——土界面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土界面交换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传输迁移、重新分布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气-土界面交换所涉及的过程主要包括:干沉降、湿沉降和从土壤向大气的挥发。其中, 气态化合物的扩散交换是决定“源和汇”的关键过程。气态化合物在气-土界面的交换过程由大气和土壤之间的浓度梯度驱动, 土-气分配主要受化合物理化性质、温度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随着全球POPs禁用进程的加快, 中纬度污染地区的土壤逐渐成为低分子量化合物向大气排放的二次源;而对于高分子量的化合物来说, 土壤仍然是污染物的汇, 可以存储更多的污染物。气-土交换方向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呈现出土壤夏季为源、冬季为汇的季节性变化特点。逸度模型是估算POPs 气-土交换通量的有力工具, 由通量大小可以定量判断源和汇的强度。此外, 还讨论了目前POPs气-土界面交换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足, 并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山东省沂水宿山钛铁矿属于岩浆结晶分异矿床。含矿岩石赋存于古元古代早期红门岩套三官寨中粗粒角闪辉长岩中。矿区内共圈定钛铁矿矿体1个,矿体长1 665m,宽4.01~77.14m,矿体单样品TiO2含量一般为5.00%~9.00%,平均6.66%。矿石中TiO2含量与TFe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矿体经风化淋滤后,多发生褐铁矿、钛铁矿化现象,使矿体地表露头多呈红褐色,为其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7.
选用Hayes和Guangfu Shao等给出的震源破裂模型(2011年3月网上公布)、哈佛CMT目录和日本F-net目录给出的余震目录,使用Coulomb3.2软件,对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M_W9.0地震序列间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月9日发生的M_W7.2前震破裂分布产生的库仑应力对随后发生的M_W9.0主震存在触发作用;2)M_W9.0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统计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主震模型、余震目录、等效摩擦系数和震源机制解中不同的节面作为接收断层面时,会得到不同的触发统计结果,该研究得到的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率最小为56.8%,最大为75.3%;3)利用震源机制解计算库仑应力时,理论上震源机制解的2个节面上的剪切应力是相同的,但在实际计算中可能由于2个节面的非正交或震源机制解结果的取整,导致2个节面上计算出的剪切应力不同,但一般差异很小。由于节面的选取对接收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有一定影响,而对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的影响较大,因而会影响到库仑应力的计算结果,因此讨论某个具体余震是否被触发或统计余震触发率时,对接收断层面的选取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工程地震中划分、研究的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和银川-河套地震带为例,分析了应用现代弱震资料与历史强震资料分时段年发生率联合方法求解某一地震带b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联合现代弱震资料及历史中强以上地震资料,利用分时段不同震级档地震的年发生率进行拟合,给出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b值为0.61 ±0.121,银川-河套地震带b值为0.68±0.075.所给出的结果对分析这两个地震带上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它地震带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b值的计算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形态结构观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rbcL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分布于海南省陵水新村的东方蜈蚣藻(Grateloupia orientalis S.-M.Lin et H.-Y.Liang)为海南新纪录种,该物种具有以下特征:藻体质地凝胶状或软骨质;皮层外部由5~6层念珠状的细胞构成,内部由1~2层星形细胞构成;生殖枝丛由两个分枝组成;果孢子囊分布在除藻体基部外的皮层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ContourletTransform,NSCT)的加权相似性测度计算方法。首先对立体像对中的左右影像分别进行NSCT变换,以得到左右影像的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再利用影像的高频子带系数和RGB三个通道的灰度值,设计了目标窗口和搜索窗口的加权相似性测度计算模型;最后,利用标准立体影像数据,对相似性测度和归一化相关系数等已有测度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NSCT的高频系数的引入,增强了相似性测度的稳健性,提高了立体影像匹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