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Chron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Permian in Chin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ince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Chinese stratigraphers, various new Permian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s have been proposed in China, and they need to be redefi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lobal chronostratigraphic scheme of the Permian, compilation of Permian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and updating of Permian biostratigraphic sequences of China makes it possible to present a revised reg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for the Permian System in China. This succession consists of three series and eight stages. The Chuanshanian Series includes two stages, the Zisongian and the Longlinian; the Yanghsinian (Yangxinian) Series is subdivided into the Chihsian (Qixiaan) and the Maokouan Subseries, of which the former comprises the Luodianian and the Xiangboan Stage, and the latter the Kufengian (Gufengian) and the Lengwuan Stage; the Lopingian (Lepingian) Series includes the Wuchiapingian (Wujiapingian) and the Changhsingian (Changxingian) Stage.  相似文献   
142.
海沟金矿区脉岩发育,主要类型有闪长玢岩、次安山岩、徨绿岩、正长闪长玢岩,按其与矿脉穿切关系划分为矿脉就位前脉岩、就位后脉岩,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脉岩具有良好的同源演化关系,它们不仅与成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而且为金矿成矿带来成矿流体和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43.
南极洲万达盐湖为饱和方解石湖水。计算出的方解石饱和指数随水深增加而变化。在Ca~(2+)及HCO_3~-活度值均一的上部氧化环境湖水中,pH及溶解氧(DO)是控制该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下部还原环境湖水中,Ca~(2+)及HCO_3~-的活度对方解石的饱和指数SI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这充分揭示了湖底部近代沉积物中分布较多方解石矿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4.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11年5个年份的水鸟生境适宜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生成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分级图,分析升金湖建立保护区后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结果表明:升金湖地区在1986年建保护区后的几年间水鸟生境适宜性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s后期,该地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开始显著恶化,一直持续到2000年之后才有小幅度的回升.水鸟生境适宜性最好的区域由片状分散逐渐转变成小范围聚集,适宜区域也在由实验区和缓冲区向核心区迁移的过程中显著缩减.本文还讨论了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恢复水鸟生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深度神经网络拾取地震P和S波到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震波形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各个震相的到时是地震学中的基础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拾取到时的新方法,建立了用于地震到时提取的17层Inception深度网络模型,在对原始三分量数据进行高通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输入网络直接输出到时信息.整个过程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提取波形特征,自动输出结果.通过对100组加了不同强度的噪声数据进行了可靠性检验,相比于其他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对于噪声具有较高的容忍度以及稳定性,并且与地震目录数据有较高的相似性.相比于AR-AIC+STA/LTA,深度神经网络虽然运算速度稍慢,但整个过程不需设定时窗与阈值,同时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并且可以迭代升级以提高精度.此方法作为人工智能方法,为波形到时拾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6.
远震接收函数已广泛用于反演台站下方的结构,然而由于地球的非弹性衰减作用,远震数据较难获得高频接收函数,对浅地表结构约束不足.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使用近震数据的高频接收函数来研究浅表速度结构,并应用于四川理县西山村滑坡体上3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近震事件.本文发展了接收函数V_P-k(V_P/V_S)叠加方法,结合接收函数H-k叠加和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滑坡体的厚度、S波速度和平均V_P/V_S比,并与钻孔得到的滑坡体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滑坡体具有小尺度的横向不均匀性,台站下方滑坡体的平均V_P/V_S比在2.4~3.1之间变化并且在底层存在78~143m·s~(-1)左右的S波低速层.本文观测到的高V_P/V_S比和底层低的S波速度结构,与电磁法获得的滑坡体底层低的电阻率和底部富水特征一致,表明滑坡体h1底界面的抗剪强度相对较弱,是潜在的滑坡危险区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震接收函数能有效约束浅表的速度结构,进而能为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地震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对1970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北地区东部51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进行统计研究,其中走滑型占58.8%,逆断和逆冲型占19.6%,正断型占11.8%。在相同破裂类型和序列类型下,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关系线性较好,主震与最大余震时间间隔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差。走滑型和逆断型地震的60%以上主震后1天内发生最大余震,正断型地震中16.7%主震后1天内发生最大余震。若序列不属双震多震类型,分析最大余震时,可利用经验公式ΔM=1.54×M-6.53。  相似文献   
148.
Experimental study of aeolian sand ripples in a wind tunn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 and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aeolian sand ripples reflect complex erosi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sand on the land surface. In this study, three Nikon cameras located in the windward (0–1 m), middle (4.5–5.5 m), and downwind (9–10 m) zones of a 10 m long sand bed are used to continuously record changes in sand ripples. Based on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these images, this study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initial formation and full development times of sand ripples over a flatbed decrease with wind velocity. (2) The wavelengths of full development sand ripples are approximately twice the wavelengths of initially formed sand ripples. Both wavelengths increase linearly with friction velocity. During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sand ripples, the wavelength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ime. (3)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full development sand ripples is approximately 0.6 times that of the initially formed sand ripples.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both initial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sand ripples increase as power functions with respect to friction velocity. During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sand ripples,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decreases with time following a power law. These result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eolian sand ripples and help impro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9.
盛文斌  张威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1):202-203,206,209
根据散列式居民地中独立房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此类居民地的聚类方法。此法利用邻近原则,将符合聚类条件的独立房快速找出,并聚类在一起,并且本方法不存在过于复杂的运算,速度较快。同时,本文还分析了顾及障碍物的情况下独立房聚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0.
全局寻优的矢量道路网自动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东保  盛业华 《测绘学报》2010,39(4):416-421
对道路之间存在1:N匹配关系的矢量道路网自动匹配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方法中大多数是基于局部寻优策略来寻找匹配道路,当同名道路存在较大距离偏差.又存在1:N匹配关系时,很容易导致误匹配的问题,改局部寻优策略为全局寻优策略,通过综合利用道路结点和道路弧段的特征信息,建立道路网匹配的最优化模型,并利用概率松弛法求解最优解,从而获得道路结点的匹配关系,以此为基础再获得道路弧段之间的匹配关系.试验表明:本文方法更具全局一致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即使在同名道路存在较大位置偏差甚至是非均匀偏差时,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避免各种局部寻优方法难以准确设定权值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