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本校关于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针对测绘工程专业2006-2010届毕业生的题目性质和题目来源进行统计计算,简要分析其原因.同时依据题目内容分成11大类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每类题目的研究内容与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围绕毕业设计题目相关内容存在较大变化,对未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隧道可液化土层围岩对地震动作用非常敏感,可液化土层动孔压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地下结构受到上浮作用,从而影响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对可液化土层中隧道动力响应计算,研究了不同静应力场隧道围岩动孔压场分布、围岩液化区域分布以及衬砌结构仰拱底与拱顶的动孔压差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静应力场对围岩可液化土的动孔压分布、液化区域分布及...  相似文献   
83.
复杂金矿样品制样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金矿床矿石样品加工流程试验,制定出新的样品加工流程和制样方法,将细磨圆盘机改为棒磨机,将样品缩分从60目改为80目,使样品的均匀度和代表性大大提高;在制样过程中将样品的焙烧设计为两阶段,可以较好地分解金属硫化物及砷化物,形成易溶化合物,同时可有效除去样品中的S、As、C等杂质。为了使载金矿物充分溶解,选取了7种溶样方案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用第一个方案分析的金矿样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4.
从徐闻珊瑚保护区的8种珊瑚中分离共附生真菌,以获得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信息。选用5种培养基,采用平板涂布法培养分离共附生真菌,并进行形态鉴定。8种珊瑚共分离121株真菌,鉴定了其中97株真菌,分属于14个属,青霉属和枝孢霉为优势种属,其次是曲霉属和木霉属。二异角孔珊瑚上分离出22株,数量最多;盔型珊瑚上分离菌株数量最少仅8株。除优势种属外,不同珊瑚样品上真菌种类分布有较大差异,炭角菌属和葡萄穗霉菌属均来源于盔形珊瑚,镰刀菌属在盔形珊瑚和角孔珊瑚上较为常见,盔形珊瑚样品上还分离出2株散囊菌属,1株节菱孢属,因此盔形珊瑚的种群最为丰富;不同培养基分离真菌的能力不同,淀粉培养基分离的菌株最多占所有分离菌株的30.6%,CDA培养基最少,但种类特异。  相似文献   
85.
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矿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床地质调查,并通过岩矿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探讨了二道河子铅锌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中,受北西向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多呈脉状,围岩以火山岩为主,夹有砾岩。据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Pb、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火山熔岩中SiO2质量分数为48.01%~56.44%,岩屑晶屑凝灰岩中为69.09%~71.73%。前者稀土总量高于后者,两者稀土配分型式相似,均显弱负铕异常;而前者Pb、Zn、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却远低于后者。火山岩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普遍亏损,相对亏损Nb、Ta以及Ti等高场强元素。火山岩ISr=0.704 925~0.706 632,εNd(t)=0.5~2.0,εSr(t)=8.5~32.8,tDM=619~730Ma。火山岩和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206Pb/204Pb=18.130~18.475,207Pb/204Pb=15.526~15.567,208 Pb/204 Pb=38.078~38.286,μ值为9.32~9.40。矿床主要围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64.2±2.3)Ma,这表明火山岩为混有壳源物质的幔源岩浆形成。火山活动分为2期:早期表现为中(基)性火山喷发;晚期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形成酸性火山碎屑岩。成矿物质由与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系统提供,富集于晚期岩浆中。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可能是晚期岩浆作用形成的次火山岩。矿床可能是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火山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交代形成,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86.
FLAC 3D 强度折减理论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聪  佴磊  马宏  佘小光  刘录君 《世界地质》2013,32(1):158-164
FLAC3D 是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软件。本文主要介绍强度折减理论的基本原理,利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FLAC3D 软件,对某高速公路K377 + 230 ~ K377 + 520 段滑坡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边坡在自重作用达到初始化平衡状态时,边坡的横向与竖直方向的应力与位移,分析出边坡的破坏机制为牵引式滑坡,通过强度折减理论计算出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 97,由剪切应变增量云图确定边坡的滑动面。  相似文献   
87.
陕西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6年陕西共发生沙尘天气13次,其中4月11日的沙尘天气最为严重,危害最大,这也是陕西近10 a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这次沙尘天气带来一系列的天气演变过程,它持续时间虽然只有8~9 h,但覆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全省70%~80%左右的区域都受到了影响。运用FY-2卫星红外云图及MICAPS2.0模式中的数值预报进行分析,发现红外云图呈现出异常状态,高低空形势配合较好,气压梯度、温度梯度密集,狂风突起等状况,试图揭示与解读沙尘天气在发生过程中某些气象因子的特征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机理,为今后预报沙尘暴强度和发生区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的硅岩,主要以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产出。根据硅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观察硅岩形态多样,与围岩呈缝合线状接触,在剖面上受一定层位控制,团块状硅岩中含石灰岩斑块等。显微镜下观察,硅岩中见方解石残余结构及白云石菱形假晶等。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表明这些硅岩应为交代作用形成。常量元素分析表明硅岩以SiO2为主(69.61%~99.21%),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0.01%~16.07%),Fe/Ti、(Fe+Mn)/Ti及Al/(Al+Fe+Mn)值反映了硅岩的形成与热水活动有关,样品点在Al-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位于富铁端;微量元素Co/Ni、V、Ti/V、Th/U和Rb/Sr值都较低,样品点在(Cu+Co+Ni)-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也位于富铁端;硅岩中稀土元素总量低(低于10×10-6),Ce明显负异常,Eu弱负异常,LREE/HREE值低,Eu/Eu*值相对较高。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硅岩在形成过程中有热水物质参与沉积,在成岩过程中通过SiO2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89.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器,模拟实际工程中土体的受力条件,对黄河大堤非饱和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土水特性以及非饱和土的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非饱和土基质吸力随着土体周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非饱和土的有效摩擦角 值受含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总凝聚力 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含水率越小,基质吸力就越大,总凝聚力亦越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参数易于确定,与实测结果:拟合误差较小,满足非饱和土的强度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0.
RBFNN模型在渗透系数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刘先珊  佘成学  张立君 《岩土力学》2003,24(6):1025-1028
针对经典的BP网络存在的一些缺陷,采用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在相同的收敛条件下,用RBFNN和经典算法的BP网络进行了比较,表明前者具有优越性。在工程实例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点,在三维渗流有限元的基础上,利用RBFNN反演了大坝的渗透系数。并利用反演结果进行渗流场分析,水头预报值也有很高的精度,说明反演结果是正确的,从而,验证了RBFNN应用于反演分析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