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6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测绘学   642篇
大气科学   535篇
地球物理   912篇
地质学   2978篇
海洋学   696篇
天文学   322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60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10篇
  196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福建平潭虎潮山滑坡成因机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潮山滑坡位于平宏公路12k 704~12k 884段北侧山坡体上,是平潭海岛通往陆地的唯一公路通道。论文通过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了虎潮山坡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建公路超挖深切坡脚和持续长时间强降雨导致的孔隙水压力作用是边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Gzhelian deposits established in Iran for the first time are described. They rest with a considerable hiatus on the Moscovian deposits constituting, along with Asselian strata, an integral carbonate succession of the Zaladu Formation in eastern Iran. The Zaladu Formation is correlative with the Vazhnan Formation of the Abadeh region (central Iran) and the Dorud Formation of the Elburz (Alborz) Mountains. An assemblage of Gzhelian fusulinids from the studied section is well comparable with the assemblage of the Ultradaixina bosbytauensis Zone distinguished in the uppermost Gzhelian of the Darvaz, Fergana, the Southern Urals, Donetsk Basin, and Carnic Alps.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chellwienia (Sch. anarakensis and Sch. stocklini) are described. Gzhelian and Asselian fusulinids found in the section are figured in two paleontological plates.  相似文献   
103.
Geochronological database considered in the work and characterizing the Anabar collision system in the Northeast Siberian craton includes coordinated results of Sm-Nd and Rb-Sr dating of samples from crustal xenoliths in kimberlites, deep drill holes, and bedrock outcrops. As is inferred, collision developed in three stages dated at 2200–2100, 1940–1760, and 1710–1630 Ma. The age of 2000–1960 Ma is established for substratum of mafic rocks, which probably originated during the lower crust interaction with asthenosphere due to the local collapse of the collision prism. Comparison of Sm-Nd and Rb-Sr isochron dates shows that the system cooling from ≈700 to ≈300°C lasted approximately 300 m.y. with a substantial lag relative to collision metamorphism and granite formation. It is assumed that accretion of the Siberian craton resulted in formation of a giant collision mountainous structure of the Himalayan type that was eroded by 1.65 Ga ago, when accumulation of gently dipping Meso-to Neoproterozoic (Riphean) platform cover commenced.  相似文献   
104.
理论和实际资料证明,在渗透性地层,低频斯通利波出现的频散和能量衰减与地层渗透率有关,因此可利用斯通利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等特性来估算地层渗透率。斯通利波的能量和渗透率负相关。因为斯通利波能量代表了斯通利波的有关信息,因此可以认定斯通利波和渗透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图像数据挖掘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图像数据挖掘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试验框架,阐述了其设计与开发方法,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06.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吴财芳  秦勇  傅雪海  曾勇 《现代地质》2005,19(3):449-457
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主要包括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煤储层的生气作用和储气作用两个方面。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深入剖析了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及其发育历程、煤储层的生气作用与能量聚散,阐明了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对成藏效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对储层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成烃增压致使能量聚集,成为盖层突破作用的主要驱动力,而能量放散则主要是通过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的产生、发展。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区划结果为:盆地南部的有利区带为阳城和晋城的北部地区,包括潘庄、樊庄、郑庄等地区;盆地中部的有利区带为安泽—沁源地区,位于盆地西斜坡的中南部;盆地北部的可能有利区带为寿阳东南部地区,位于榆次东北部和阳泉西南部之间。  相似文献   
107.
从预报煤与瓦斯突出所获取的数据信息知,其信息多数为灰色特征。为突出其灰色特性,本文采用理想灰贴近函数聚类关联分析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并将此方法同模糊聚类预测预报法和模糊聚类关联分析预报法及模糊聚类相似分析预报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对比分析可知,采用4种数学方法预测预报煤与瓦斯是否突出,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只是预测预报是否发生的可能程度略有差别。其中关联分析比相似分析计算过程较简单,且相似分析在确定编号时,有时受截值λ取值影响。尽管如此,但不影响预测预报结果。所以,不论是采用模糊聚类,还是灰色聚类数学方法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均是可行的,可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根据近海深度浅、热容量小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一维能量平衡模式,对东中国海年平均海温进行了模拟。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平均海温的经向分布与纬向分布情况,结果与观测基本相符。同时还检验了模式对海温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平衡模式应用在近海上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9.
提出研究遥感立体像对的压缩问题。主要讨论了左右影像的视差补偿和辐射补偿。针对遥感立体像对视差分布不均以及左右影像存在辐射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补偿的遥感立体像对压缩算法。该算法以左片为基准图像,采用自适应视差估计计算出右片的视差矢量,结合辐射校正和重叠块视差补偿技术得到平滑的右片的预测图像,以右片减去预测图像得到残差图像,然后采用小波压缩算法对残差图像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遥感立体像对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10.
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回波的相干性而产生斑点噪声,严重干扰了图像的自动解译。根据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特殊性,首先对影像进行对数变换,并使用àtrous运算法则对变换后的影像进行分解,然后通过贝叶斯原理估计修正小波系数。与自适应局域统计滤波和基于M allat分解的滤波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噪声滤除和边缘保持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