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8篇
  免费   1554篇
  国内免费   2214篇
测绘学   979篇
大气科学   1218篇
地球物理   1373篇
地质学   3889篇
海洋学   1048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638篇
自然地理   86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基于LIDAR数据的建筑轮廓线提取及规则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筑轮廓线提取与规则化是LIDAR数据处理和建筑三维建模的重要步骤和技术难点.首次将"Alpha Shapes算法"应用于LIDAR数据处理,实践证明该算法简洁高效、运行稳定、提取精度高,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建筑轮廓线提取,并具有一定自适应性和滤波功能,非常适合LIDAR点云数据提取建筑轮廓线.同时,提出了改进的"管子算法"用于原始轮廓线的简化,提出了适用于四边形的"矩形外接圆法"和适用于多边形(大于四边且边数为偶数)的"分类强制正交法"以进一步实现轮廓线的规则化,最终解决了离散点云提取规则建筑轮廓线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本文所述算法适用于凸凹多边形建筑内外轮廓线的提取与规则化.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paper, the rms-flux (root mean square-flux) relation along the Z-track of the bright Z-Source Cyg X-2 is analyzed us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 (RXTE). Three types of rms-flux relations, i.e. positive, negative, and ‘arch’-like correlations are found in different branches. The rm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lux in normal branch (NB), but anti-correlated in the vertical horizontal branch (VHB). The rms–flux relation shows an ‘arch’-like shape in the horizontal branch (HB). We also try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using existing models.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局域网领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主要利用微控制器STM32和单片网络接口芯片W5100为核心搭建硬件平台来设计一个高精度、高吞吐量的NTP时间服务器系统,为客户端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息,从而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时间同步的功能。实验及分析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网络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994.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作为比目鱼(Pleuronectiformes)中的代表物种,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半滑舌鳎体色异常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从业者.导致体色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因素是最根本原因.针对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的研究多在环境、营养、生理、常见色素基因克隆等方...  相似文献   
995.
多尺度阵列嵌套组合反演宾川气枪源区横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楠  潘磊  王伟涛  叶泵  王彬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1):4012-4021
本文基于多尺度阵列嵌套组合的方式,利用频率-贝塞尔变换法(Frequency-Bessel,F-J方法)提取背景噪声面波频散信息,通过多个阵列融合的频散曲线反演得到宾川气枪发射台周边不同深度的横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浅层一阶面波频散信息的加入,使得基阶反演结果更加收敛,反演深度加深到8 km;深度在8 km以下的结构的研究利用多尺度阵列(密集台阵—宾川气枪台网—云南区域地震台网)嵌套组合的方式,面波基阶低频信息从0.55 Hz拓宽到0.008 Hz,使横波速度结构的反演深度显著增加,同时对反演过程提供约束,使得70 km深度以上的横波速度更收敛.由此本文所得的横波速度结构为该区地下结构的探测提供基础,多尺度阵列嵌套组合频散谱的研究方式也为以后区域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6.
Duan  Ping  Wang  Mingguo  Lei  Yayuan  Li  Jia 《Water Resources》2021,48(5):690-700
Water Resources - Lake Water storage can be estimated based on Lake Boundary and lakebed terrain. The boundary of a lake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mage or the Unmanned...  相似文献   
997.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a vast area of approximately 70×104 km2 of alpine meadow under the impacts of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thereby inducing intensive water erosion. Quantifying the rainfall erosion process of partially thawed soil provides the basis for model simulation of soil erosion on cold-region hillslope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on rainfall-induced erosion of partially thawed soil slope under four slope gradients (5, 10, 15, and 20°), three rainfall intensities (30, 60, and 90 mm h−1), and three thawed soil depths (1, 2, and 10 c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hallow thawed soil depth aggravated soil erosion of partially thawed soil slopes under low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rainfall intensity of 30 mm h−1 and slope gradient ≤ 15°), whereas it inhibited erosion under high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rainfall intensity ≥ 60 mm h−1 or slope gradient > 15°). Soil eros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thawed soil depth and runof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When the sediment supply was sufficient, the shallow thawed soil depth had a higher erosion potential and a larger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n the contrary, when the sediment supply was insufficient, the shallow thawed soil depth resulted in lower sediment erosion and a smaller sediment concentration. The hydrodynamic runoff conditions determined whether the sediment supply was sufficient. We propose a model to predict sediment delivery under different slope gradients, rainfall intensities, and thawed soil depths. The model, with a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of 0.95, accurately predicted the sediment deliver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hich was helpful for quant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feedback of sediment delivery 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ainfall erosion of partially thawed soil.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rainfall erosion mechanism of partially thawed soil slop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soil erosion under differen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8.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滇西苍山西麓漾濞地区发生MS6.4 (MW6.1)强震,相关地震活动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本研究分别就该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M1.0以上地震的双差定位、主要地震的矩张量反演和破裂传播方向、应力场反演及断层滑动趋势以及潮汐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矩心深度为6.0 km。根据断层破裂传播方向分析结果及精定位余震分布判定,主震震源断层产状为走向137°,倾角75°,滑动角?167°,破裂沿南东向单侧扩展,右旋走滑含正断层分量。漾濞地震序列发生在红河断裂带北段延伸方向上的乔后—巍山断裂附近,但主震震源断层及主要余震的分布在走向和位置上均明显偏离已知的乔后—巍山断裂。地震序列受一个发育程度不高、含多级雁列构造的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为次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本文称为“漾濞断层”)所控制,整体上沿北西向断层展布,主震与部分强余震为北西向断层活动所致,但中强前震和多数余震为北东向断层活动所致。中强震的断层破裂均为单侧扩展,北西向断层主要表现为南东向破裂扩展,而北东向断层沿两个方向破裂扩展,相邻地震还存在往返破裂现象。对截至5月23日所发生的M>4.0前震和余震进行了全矩张量反演。利用漾濞地震震中15 km范围内20多个MW>3.4余震的比较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该区的应力场,结果显示:主应力形状比φ=(σ2-σ3)/(σ1-σ3)为0.46±0.17;最大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188.0°±9.0°,倾伏角为12.4°±7.0°;中间主应力轴近直立,倾伏角为72.1°±11.3°;最小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80.3°±7.0°,倾伏角为10.4°±12.0°。本文还对理论潮汐应变及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受潮汐调制作用十分明显。5月18日18时及19日20时开始的两组前震群的首个主要地震以及5月21日晚发生的主震均发生在潮汐体应变和库仑应力的峰值附近,余震活动也与潮汐有明显的相关性。综合主要地震震源机制解、前震及余震分布、潮汐调制特征、基于应力场反演的断层滑动趋势分析以及滇西北地区以往类似地震活动研究结果,本文初步推断:漾濞地震受深部流体作用的影响明显,5月18日18时开始的第一次前震活动高潮从北西向断层的一个拉张性断层阶区开始,最大前震的震源断层为北东向断层,随后向北西方向迁移;19日20时开始的第二次前震活动高潮集中在主震震源附近。这些地震的触发及深部流体作用共同促进了北西向断层的活动,但主震的发生受深部流体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99.
唐堂  钱永久  王磊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5):1168-1175
以德阳金花大桥为工程实例,结合拱上立柱的实际震害,利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建立基于IDA的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评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表明,剪跨比对拱上立柱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高剪跨比立柱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地震作用下拱上立柱为易损构件;套箍加固拱上立柱的抗震性能提高明显,易损性显著降低,延性亦有一定程度改善。分析结果与震害调查具有一致性,可为拱上立柱抗震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一次强震常伴随着多次余震作用,且时间间隔较短。研究表明,主震诱发的系列余震会对原有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累积损伤。核岛厂房结构作为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在服役期间可能遭受主震和余震的累积作用。参考我国现行规范,定义了四类性能水准(PL)和三种极限状态(LS),以混凝土最大应变作为结构破坏指数(DI),以谱加速度S 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IM),提出一种考虑主余震序列作用下核岛厂房结构的易损性评估方法。选取PEER数据库地震记录,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给出了AP1000核岛厂房在420条主余震序列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定量分析了主震强度和主余震谱加速度比对核岛厂房结构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岛厂房的超越概率随着余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余震在主震对结构损伤的基础上会加重核岛厂房的附加损伤;随着主余震谱加速度比从0.5增加到1.0时,核岛厂房结构破坏状态超越概率提高了1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