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1.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权志高  李占双 《地质论评》2002,48(4):430-436
新疆十红滩铀矿床是中国近年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该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艾丁湖斜坡带西侧,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辫状河—曲流河相的含煤碎屑岩系;矿体严格受发育于河道砂体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矿体形态呈卷状或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灰—深灰色疏松和次疏松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铀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全岩Pb同位素测定的主成矿年龄为24 Ma。研究认为:晚侏罗世后,持续干热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的充分发育,高含氧水在富铀地层砂体中持续向前运移,在富还原剂地球化学障形成铀沉淀富集,是该铀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马岭油田北三区污水回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岭油田北三区油田水性质,结合污水与地层水混合的静态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污水回注对地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模拟地层条件做岩心流动实验。将采出的污水回注到地层与地层水混合后,亦会使地层渗透率下降,且随着污水含量的增加,渗透率伤害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张箭 《矿物岩石》2002,22(4):83-86
气藏评价尚未结束之前,开发的早期部署工作非常困难。针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开发部署工作,利用目前许多新方法对开发层系划分、采气规模、开发规划、合理配产和井网部署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气藏开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且对类似气藏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广义Kопытов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预测开发指标中二者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钢筋砼摩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性能 ,对其中的摩擦耗能器单元和框架杆单元的单元刚度和力学模型做了分析。钢筋砼摩擦耗能支撑单元由支撑杆单元和钢板—橡胶摩擦耗能器单元组成 ,支撑单元可取空间杆单元 ,摩擦耗能器单元为平面应力矩形单元。摩擦耗能器单元的剪切恢复力曲线为理想的弹塑性曲线 ,根据耗能器单元的力学模型 ,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 ;框架结构空间杆单元的恢复力模型采用双线型模型 ,根据杆单元的力学模型 ,可确定其在每一时刻的刚度。并利用所编制的程序对十层单榀两跨空间普通框架和摩擦耗能支撑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了弹塑性反应时程分析 ,结果表明耗能支撑框架的顶层最大位移明显小于普通框架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区油气勘探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明  刘诗荣 《贵州地质》2003,20(1):46-49,45
文章简单回顾了贵州40余年油气勘探历史,较客观地评价了贵州地区油气地质条件,提出了符合贵州石油地质条件的油气勘探方针,指出贵州油气勘探要想有所突破应注重研究油气成藏机制,勘探重点应放在浅层气藏成藏领域上。  相似文献   
17.
凝析油回注油藏是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应对海底输油管线而采取的一种工程应急措施。凝析油回注油藏会引起油层内流体渗流特征的变化,并进而影响油井恢复生产后的开发指标。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两方面开展凝析油回注油藏的影响效果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回注方式,不仅从机理上为解决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所遇类似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而且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对油藏基础研究方面提供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松潘-甘孜带:是弧前增生还是弧后消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多年在该区工作实践,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前身的巴颜喀拉盆地是羌塘—他念他翁晚古生代前缘弧之后的一系列多岛弧—盆系的一个大型弧后盆地。三叠纪时,围限此“三角形”盆地三条边缘的构造动力学作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东侧为扬子西缘被动大陆边缘(D—T2),中三叠晚期(拉丁期)转化为与华北和羌塘陆块有关的前陆盆地(T2—T3),由于扬子陆块向西双向斜向俯冲作用,在其北侧和南侧边缘形成南昆仑和可可西里—甘孜—理塘俯冲消减杂岩。重建的地层层序和沉积地质特征显示巴颜喀拉盆地主体三叠系复理石沉积是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9.
杨彦军  杨宇  张文喜 《矿物岩石》2003,23(2):108-110
针对开发早期气田缺乏产能试井资料的实际情况,由于无法用传统的压力降法计算产能方程,故而基于最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利用稳定生产数据和井控储量求取气井产能方程系数的新方法。在只知道稳定生产数据情况下便可进行计算分析。该方法在气田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和实际资料以及传统试凑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20.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通过与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80°~90°之间.走向在100°~110°左右,宽度一般小于1 mm,裂缝长度主要在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