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新华铅锌(银)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南端云开地区的六万大山隆起区,是以铅锌为主的含银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在含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中,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文章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对与矿化密切共生的白云母进行Ar-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新华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5.3±1.6)Ma(MSWD=0.38),反等时线年龄为(165.2±1.6)Ma(MSWD=0.42),等时线年龄和坪年龄一致,代表了白云母的冷却年龄和矿床的形成年龄,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云开地区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有关,这与区域成矿事件相吻合。结合前人对华南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新华铅锌(银)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碰撞板块边缘再次活化,岩石圈伸展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2.
许年春  吴同情  皮海洋  游磊  吴越 《岩土力学》2018,39(Z1):227-234
传统的刚性承载板载荷试验(PLT)主要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不能用来反演土的抗剪强度参数c、 。通过刚性承载板下加装气囊,研制出一种适用于载荷试验的柔性承载板,两个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板内边缘处,用于测量该处气囊厚度变化量 。用柔性承载板开展载荷试验时板底压力P均匀分布,同时在柔性承载板一侧采用柔性水压板施加恒定的均匀地表荷载,根据两条 曲线变化规律得出2个临塑荷载,将临塑荷载与地表荷载值代入理论公式反演出c、 。分别采用黏性土和干砂开展室内载荷试验,证明了该反演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认为该反演方法具有适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3.
为了提高中小跨径简支梁桥的抗震能力,促进多级抗震设计思想的完善,以汶川地震中的寿江大桥为背景,构建了支座-挡块-桥墩相互作用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以挡块强度和墩高作为变化参数,研究了支座滑移、挡块限位和桥墩塑性三者之间抗震性能状态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挡块强度可有效地控制支座的滑移,但会增大桥墩的曲率延性系数,且桥墩越矮,曲率延性系数增长越快;随着挡块强度的变化,支座滑移比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桥墩曲率延性系数;随着墩高的增大,挡块的相对限位能力会提高;对于中小跨径简支梁桥而言,理想的抗震状态为:允许挡块破坏,使得支座出现小幅滑移,桥墩出现可修复的塑性损伤。因此,在挡块设计中,可优先考虑支座的限位效果,再综合考虑桥墩的地震响应,当桥墩为矮墩时,挡块的设计强度不可过大。  相似文献   
164.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documents a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ith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carbonate platform to slope and to deep sea basin, and hosts one of the world-class phosphorite deposits. In these strata, exquisitely preserved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 Weng'an biota. This study presents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which is associated paired carbonate and organic matter from the Weng'an section of a carbonate platform (shelf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Songtao section and Nanming section of a transition belt (slope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Guizhou Province) and from the Yanwutan section (basin area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Hun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and bio-events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during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and their causal relationship are discussed.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values for carbonate and organic carbon (mean δ^13Corg = -35.0‰) from the uppermost Nantuo Formation are followed by an overall increase in δ^13C up-section. Carbon isotope values vary between -9.9‰ and 3.6‰ for carbonate and between -35.6‰ and -21.5‰ for organic carbon, respectively. Heavier δ^13Ccarb values suggest a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possibly related to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such as the Weng'an biota). The δ^13C values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decreased from the platform via the slope to basin, reflecting a reduced environment with minor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possibly due to a lower primary productivity. It is deduced that the classical upwelling process,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hydrothermal eruption are principally important mechanisms to interpret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观察益气润肠法治疗气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润肠法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直肠滴入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或腹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相比,益气润肠法治疗STC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更明显,疗效更确切,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6.
结合Freeman分解与子孔径散射特性的极化SAR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Freeman分解和子孔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极化SAR图像分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子孔径分解,产生不同方位观察角度下的子孔径图像,再利用Freeman分解对各个子孔径图像提取三种散射机理成分的功率,平均后对类别进行细分,最后使用Wishart统计分类器对类别进行分类划分得到最终结果。该方法考虑了极化散射机理在不同方位观察角度下的变化,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能够保存主要极化散射特性的纯度,同时还可以动态地设定分类类别数。最后利用EMISAR获取的极化SAR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中上扬子地块周缘巨型成矿带是多旋回多阶段构造演化背景下成矿作用的产物。主要的成矿系统包括沉积-热水沉积成矿系统类、后生盆地流体成矿系统类、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类三大类。南华纪沉积-热水沉积锰成矿系统、震旦纪沉积-热水沉积铅锌成矿系统、震旦纪—寒武纪沉积-热水沉积银钒多金属成矿系统、二叠纪沉积-热水沉积锰成矿系统主要发育在古大陆边缘且形成于大地构造挤压向拉张的转换期,大型、超大型矿床定位受大陆边缘构造网络系统的制约,成矿的有利环境是拉张断裂控制的裂陷槽,同生断裂系统和深部含矿流体的持续补给是关键的控矿要素。印支—燕山早期后生盆地流体Pb-Zn成矿系统是本区主要的成矿系统且发育在盆山结合带,大型、超大型矿床定位主要受断裂、层位与岩性联合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型Pb-Zn多金属成矿系统受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控制,Pb-Zn矿体主要发育在外带;燕山期岩浆热液型Au多金属成矿系统主要发育在盆山结合带,大型、超大型矿床定位受断裂、褶皱构造和隐伏花岗岩的联合控制。本文初步构建了中上扬子地块周缘主要金属矿床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168.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大湾沟剖面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泥岩夹白云岩地层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笔石、腕足类、三叶虫、双壳类等化石,其中笔石有4属8种及2个比较种和1个未定种,可能属笔石Coronograptuscyphus带至Coronograptusgregarius带。从笔石生物地层看,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时代很可能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期末至埃隆期初。  相似文献   
169.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极化测量中,通常认为雷达视角相对于目标是不变的。然而实际上SAR通常具有较宽的方位向波束,在孔径合成过程中,所成的全分辨率SAR图像包含多个斜视角下的目标回波。极化参数的子孔径分析可以用来对成像过程表现出非平稳散射行为的媒质进行检测。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子孔径分解和对散射矩阵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检测两类非平稳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非平稳目标检测和区分性能。  相似文献   
170.
在GPS接收机中,对GPS信号的捕获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对GPS信号中伪码的初始相位和信号载频的估计是捕获的两个基本任务。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比如室内、城市街道、树林,对信号的捕获变得困难。针对这个困难可以通过提高估计精度以减少估计误差带来的相关损失。但是信号累积和估计精度的提高都需要极大地增加运算量。本文提出了将CORDIC算法引入到GPS接收机,在保证大运算量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的计算时间。介绍了GPS信号捕获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使用CORDIC算法的必要性以及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CORDIC算法能够有效提高GPS接收机的捕获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