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606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977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951.
陇东地区阎家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陇山杂岩中出露有较多的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对该区阎家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闪长岩体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440.2±0.92)Ma(MSWD=1.13),表明闪长岩体所代表的岛弧杂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区域地质及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该区曾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以红土堡蛇绿岩为代表的洋壳向北的俯冲作用,并产生中晚奥陶世陈家河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和晚奥陶世以阎家店闪长岩体为代表的岛弧岩浆杂岩带。  相似文献   
952.
位于永定新河、潮白新河与蓟运河汇流处的三河岛是天津市列入国家海岛名录的唯一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记录了现代海、陆交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取自该岛南、北两侧泥质潮间带的2组现代沉积物样柱,揭示137Cs和210Pbexc的最大检出深度分别达到90~123cm和140~210cm,属于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现代沉积最为活跃的“面向开放海湾亚带”。  相似文献   
953.
坐落于永定新河-潮白新河与蓟运河汇流处的三河岛及其周边潮间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记录了中全新世晚期以来直至现代的泥质海岸带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全取心浅孔钻探、全站仪高程测量和沉积学综合研究,重建了该地区中全新世晚期以来地层及沉积环境演替过程:中全新世开放潮坪沉积了“灰色单元”砂泥质层,约在2.4 ka cal BP开始转为晚全新世盐沼环境,沉积了“黄色单元”泥质层。近百余年以来,因人类活动加剧,重归开放潮坪环境,堆积了现代淤泥质层。该项研究成果可为了解现代地质环境,预测未来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4.
中条山和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变质作用及其相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是我们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条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两个样品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表明,永济和横岭关岩体变质二长花岗质岩石记录了两个主要峰年龄范围,分别为1884.7~1849.9Ma和1743.5~1738.8Ma;前者为变质年龄,后者为流体活化的年龄。吕梁山五个样品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表明,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的记录了>1902Ma、1883.3~1865.6Ma和1731.3Ma。>1902Ma年龄代表早期岩浆和深熔事件,1883.3~1865.6Ma代表峰期变质事件,1731.3Ma代表晚期流体活动事件。石榴石花岗岩记录了1882.8~1850.9Ma深熔岩浆事件。未变质花岗岩脉记录的1742.6Ma和石榴石二云母片岩记录的1731.1Ma为晚期岩浆-流体活动事件。综合上述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的结果,不难看出中条山—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1885~1849Ma,并伴生有同期的S-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恒山—五台山—阜平杂岩的变质变形作用同时发生,进一步证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拼合作用发生在古元古代晚期。  相似文献   
955.
付锦  裴承凯  潘大金 《铀矿地质》2007,23(2):109-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氡析出率测量的α能谱测量仪。这种仪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稳谱方式提高仪器稳定性和测量的重现性;可以针对不同测量要求设置不同探测核素,以达到避免探测器污染、节省测量时间的目的;系统通过Windows界面的测谱软件,对测量进行控制、对谱线进行操作和显示全谱。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组成、性能、特点、温湿度影响的抑制方法、采样方式、氡析出率换算方法以及测量图谱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956.
南秦岭晚古生代凤县—太白盆地是在扬子地台北缘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具裂陷性质的盆地,处在秦岭微板块当中,在盆地内既产有八卦庙超大型金矿也产有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是铅锌与金矿床共生/共存的一个典型地区。两种矿床在地质背景、产出层位和成矿特征等方面具有某些关联,铅锌矿层产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变泥质岩过渡层位的铁白云石—钠长石—硅质热水沉积岩系中,金矿体位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底部,由含石英细脉多期变形的蚀变钠长石、铁白云石粉砂岩等热水沉积岩系构成。硅同位素组成反映金矿床中存在两类不同来源的硅,一类是钠长石岩和顺层石英细脉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Si=-0.40‰~-0.32‰),与铅锌含矿层中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硅质与热水沉积作用相关,另一类是金矿体中的穿层石英脉,其硅同位素反映硅来自晚期岩浆流体;铅锌矿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δ34S=6.03‰~16.88‰)反映硫主要来自海底热水沉积,形成于盆地早期开放体系;金矿石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34S=4.10‰~15.40‰)反映硫主要为地层硫,形成于盆地晚期半封闭—封闭体系;铅同位素组成反映盆地内由西坝岩体泥盆系地层铅锌矿石金矿石铅同位素演化有幔源成分减少,壳源成分增加的趋势;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出铅锌矿成矿流体中的水来自于大气降水,金矿则具多源性,包括岩浆水、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研究认为泥盆纪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铅锌矿层的主体,也使金(银、铜)在热水沉积岩系中明显富集,而中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流体作用使金矿体定位。金与铅锌的共生/共存关系,受控于这种成矿地质过程及流体化学、物理化学演化。金与铅锌的这种时空关系可作为已知矿床深部勘查和外围找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地图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数据更新、数据组织的效率问题,提出采用3S技术与数据库系统一体化集成的新模式,以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合理组织、存储和管理;阐述了以Oracle9i作为数据库平台所构建的地图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数据的组织与存储;论述了3S技术与数据库一体化集成新摸式对提高数据利用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使用1971-2000年濮阳市冬小麦播种期降水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按不同长度周期进行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进行F检验定出第一周期,其位相值为第一周期的第一次值。将原序列减去第一周期的位相值作为新序列1,对新序列1再进行不同长度周期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再进行F检验定出第二周期。对第一、二周期进行稳定性检查,采用经稳定后的第一、二周期的第2次值各自外推,求出预报初值,计算出剩余方差,建立预报方程,进而可计算出降水量预报值。经回代检验,历史拟合率为30/30=100%;2001-2005年试报准确率为4/5=80%。  相似文献   
959.
960.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真三维空间中处理问题,怎样将地图中的二维场景转换为视觉上逼真的三维立体空间是三维虚拟技术的关键所在。三维GIS为立体空间信息的展示提供了更加丰富、逼真的平台,使人们将抽象难懂的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和直观化。小范围的二维地图的三维可视化景观格局的构建为三维场景的虚拟化提供了底层支持。其中,数字校园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就是三维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为研究区域,利用3DS MAX对校园的建筑及基础设施进行三维场景建模,以ArcGIS为平台支撑,最终实现了校园景观格局的三维可视化,拓展了属性实时查询及实时实地视觉体验等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虚拟化数字校园的构建,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也为学校的后期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直观的模拟,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