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306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1344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牛玉国 《水文》2003,23(5):13-15,19
从基本定义、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数据采集、服务等多个不同层面,对传统水文(学)和现代水文(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特征和区别,论述了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是现代水利的必然要求,而空间数据采集技术是实现这一转变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32.
GPS技术应用于中国地壳运动研究的方法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中主要就中国利用GPS等空间测地资料研究地壳运动、构造变形 ,以及用于地震预测探索方面 ,从方法技术和近年来取得的一些初步结果进行了概要性论述。介绍了利用GPS技术资料研究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水平应变场、建立地壳运动模型等方法研究的进展。由GPS观测给出的地壳水平运动初步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现时水平运动在全球参考系中为整体向东 ,并兼有顺时针扭转运动。西部地区构造形变强烈 ,整个青藏块体及其边界带 ,以及新疆西部是应变值最高的区域 ,水平应变场主压应变优势分布方向为近NE向 ,空间差异显著 ,反映了印度板块碰撞推挤和青藏块体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东部水平运动的差异性不显著。强震分布于地壳运动的大小、方向显著变化的区域 ,大地震通常发生在水平剪应变高值区或其边缘 ,尤其是与区域主干断裂的构造活动背景相一致的剪应变率高值区。  相似文献   
33.
青藏铁路管道通风试验路基地温变化及热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管道通风路基在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的地温监测资料,分析了路基温度的发展、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多年冻土的热流量变化.结果表明:通风管埋设于路堤中部的路基温度变化和发展情况与一般路基类似,路基在施工后的2个冻融周期内仍处于整体升温的过程;通风管埋设于路堤下部的路基,虽然前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土体温度与原始状态相比同样有所升高,但开始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地温场的分布在横向上的对称性也比较好,在热交换方面,一般填土路基和通风管位于路堤中部的路基在施工后的前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一直处于吸热过程,而通风管位于路堤下部的路基在经历了第1个周期的持续吸热过程后,在第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已经开始放热。  相似文献   
34.
Tonga and Mariana fore-arc peridotites, inferred to representtheir respective sub-arc mantle lithospheres, are compositionallyhighly depleted (low Fe/Mg) and thus physically buoyant relativeto abyssal peridotites representing normal oceanic lithosphere(high Fe/Mg) formed at ocean ridges.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depletion of these fore-arc lithospheres is unrelated to, andpre-dates, the inception of present-day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zones demonstrates the pre-existence of compositional buoyancycontrast at the sites of these subduction zones. These observationsallow us to suggest that lateral compositional buoyancy contrastwithin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creates the favoured and necessarycondition for subduction initiation. Edges of buoyant oceanicplateaux, for example, mark a compositional buoyancy contrastwithin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These edges under deviatoriccompression (e.g. ridge push) could develop reverse faults withcombined forces in excess of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strength,allowing the dense normal oceanic lithosphere to sink into theasthenosphere beneath the buoyant overriding oceanic plateaux,i.e. the initiation of subduction zones. We term this conceptthe ‘oceanic plateau model’. This model explainsmany other observations and offers testable hypotheses on importantgeodynamic problems on a global scale. These include (1) theorigin of the 43 Ma bend along the Hawaii–Emperor SeamountChain in the Pacific, (2) mechanisms of ophiolite emplacement,(3) continental accretion, etc. Subduction initiation is notunique to oceanic plateaux, but the plateau model well illustrates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ositional buoyancy contrast withinthe lithosphere for subduction initiation. Most portions of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 such as in the Atlantic where largecompositional buoyancy contrast exists, are the loci of futuresubduction zones. KEY WORDS: subduction initiation; compositional buoyancy contrast; oceanic lithosphere; plate tectonics; mantle plumes; hotspots; oceanic plateaux;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 continental accretion; mantle peridotites; ophiolites  相似文献   
35.
王新生  姜友华 《地理科学》1997,17(3):214-217
一个 经济客体地位的评价不能单从该经济客体本身来考虑,它还与评价区域周围其它观察经济客体有关,会受到其它经济客体的衬托作用。经济客全的地位应包括评价经济客体在其它经济客体的“势”和其它经济客体在评价经济客体处的“势”两部分。  相似文献   
36.
辽东凹陷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在沙河街组二段获得了高产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展现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 步明确其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层位,对原油、油砂样品和围区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为低硫(0.0733%)、高蜡(20.77%) 的轻质成熟原油。原油样品饱和烃色谱完整,主峰碳为 C19,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作用。油砂样品埋藏较浅,部分遭受生物降解等的影响,饱和烃色谱基线呈现明显的 “UCM”鼓包现象。原油和油砂样品具有低C19 三环萜烷/C23 三环萜烷(0.10~0.18)、低C24 四环萜烷/C26 三环萜烷(0.49~ 0.53)、低C27重排甾烷/C27甾烷(0.30~0.43)、中等伽马蜡烷指数(0.14~0.17) 和中等-高4-甲基甾烷参数(0.30~0.36),且 具有相对较重的全油碳同位素值(-27.1‰)。原油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的湖泊沉积环境,母源有机质以藻类等低等水 生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旅大29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和辽东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同时有少量辽中凹陷 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高蜡轻质原油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母质来源,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高蜡轻质原油形成 的重要母质。  相似文献   
3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而分析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模型和界面。  相似文献   
38.
INTRODUCTIONThestrataofMesoprotCrozoicandNeoproterozoicaredevelopedcompletelyinthesouthpartoftheNorthetnaplatformandconsistofthreesystems,inasCendingorder,Jixiaulan,QingbaikouanandSlman.BasedonadetailedinvestigationontheolltcropandthecomprehenSiveanalysis,wediscussthecharaCterofsequencestratigraphyandthecorrelationoftheMemo--Neoproterozoicinthearea.FnThRrsor~unCrsANDPARA~unCrsMeSO--NooprotffezoicRadonalfortigraphyThesouthernpartofNorthChinaplatformherereferstotheareasincluding…  相似文献   
39.
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晚古生代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的安山质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较高的Al2O3,Na2O和Sr含量以及Sr/Y比值;明显亏损重稀土和Y,它们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明显的Nb,Ta负异常和Sr正异常,同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埃达克岩共生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富铌玄武岩一致,表现为Si过饱和及富Na的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Nb,TiO2和P2O5含量,并富集高场强元素。由于埃达克岩和富铌玄武岩的形成均与板块俯冲有关,因此,它们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在早-中泥盆世向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发生了一次洋壳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40.
雀莫错一带那益雄组火山岩是由玄武岩组成的基性熔岩,岩石化学表现为低TiO2(<1%)和Al2O3,Na2O>K2O,属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平坦或轻微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和高强场元素Th,亏损高强场元素Nb和Ta,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岛弧型火山岩的发现,说明长江源地区晚古生代有岛弧存在,且该岛弧应为晚古生代特提斯洋向东俯冲在中北段形成的多岛-弧盆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