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地表移动土体受力规律及其对土体强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波  于广云 《岩土力学》2004,25(Z2):445-448
地表移动分为初始移动过程和土体固结过程,用有限元分析了厚松散土层初始移动过程中地表土体的孔隙水压和横向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有效应力路径和横向有效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对比了初始移动结束时和土体固结后横向有效应力随沉降量和下沉影响半径的变化规律,基于横向有效应力和土体强度的关系分析了土体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新疆喀什地区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讨论了相对论意义下的重力位及大地水准面,指出了等时率大地水准面的缺陷,建议今后采用等频面及等频大地水准面的概念,给出了等频大地水准面与经典大地水准面的差异,同时给出了等频大地水准面的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浅覆盖区地质调查困难,缺少可对比已知资料的实际问题,这里以大兴安岭阿龙山地区1:250000水系沉积物资料为例,给出了浅覆盖区岩性和构造识别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依据水系沉积物对原岩的继承性,以不同岩性所对应的典型土壤为已知样品,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分类指标,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的岩性类。得到的区域地球化学分类图反映了一定的岩性分布及构造特点,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95.
根据人工合成记录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在大汶口石膏矿区的勘探中,对合成记录进行了反复试验,最终选取了合适的参数,使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相吻合,较好地起到了对地震反射波的标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种1°×1°平均大地热流资料,由观测资料和居里面反演得到的4种地壳岩石生热率模型,计算了华北地区(105°E-124°E,30°N-41°N)岩石圈的热结构. 定量的比较了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定了最佳模型. 莫霍面的温度大约在450-750℃之间变化,岩石圈底部深度在60-180 km变化,并发现大的构造断裂与热岩石圈底部的隆起相对应,MS>6.5的地震大都发生在热岩石圈底部隆起区附近和莫霍面温度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997.
1989年大同震群的体破裂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由区域地震台网的P,S振幅资料,反演得到1989年10月大同震群135次小震的可信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机制解的空间取向分布比较离散,但其优势及平均方向与震群中3次最大地震的断层面解一致,和华北构造应力场的应力作用方式相符.讨论了小地震对序列地震过程的贡献,表明大量小震的群体行为对震源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由震源的时空分布图像,展现出震源体动态扩展、“处处”破裂的特征.由此得出,大同震群并非沿着已有的断层面滑动所致,而可能是该区域新生的破裂;震源体内的多次破裂没有沿一个断层面扩展,而表现为一种体破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黔中隆起及邻区分带性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Z2006-40地震测线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平衡剖面缩短量分析表明,黔中隆起及邻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自NW至SE依次可以划分为黔西北构造带、黔中构造带、麻江-凯里构造带、雪峰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整体上以隔挡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黔中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样式以平缓的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麻江-凯里构造带以隔槽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雪峰构造带以梵净山群、板溪群和南华系褶皱岩系变形为主.平衡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活动,不同构造带的缩短率揭示不同时期构造活动在不同带所表现的强度不同.总的来说,寒武纪以来麻江-凯里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强烈,其次为黔中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弱.整体体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9.
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测绘在实现了从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之后,正朝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方向迈进。本文针对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了未来15年影响测绘发展的12项测绘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特征点修正的SRTM数据在风能资源微观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能资源微观评估中,高精度地形数据通常较难获取,寻找一种可替代数据尤为重要。本文以全球免费共享的SRTM数据(90m水平分辨率)为地形数据源,利用风图谱分析及应用程序(WAsP)作为风资源评估工具,对广东遮浪岛区域进行了定点风能资源评估。通过将评估结果与1:5千地形数据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SRTM数据用于风能资源微观评估的精度。接着,本文提出了地形数据的特征点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处理后的SRTM数据,平均风速在两种不同地形数据源下的相对误差由10%降为5%,使得修正后的SRTM数据可适用于风能资源微观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