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350篇
地质学   813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在新近纪初期(约23 Ma)的时候,在当时中国大陆周边板块构造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活动性质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岩石圈增厚了,唐山-邢台断裂开始活动的同时太行山山前断裂却变得不活跃了,华北局部构造变形性质发生了变化等.虽然在古近纪和8 Ma以后,有证据显示印度-欧亚大陆的...  相似文献   
942.
作为中元古代海侵初期一套厚达400余米的非成熟含砾砂岩地层,常州沟组第一段曾被解释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序列.然而,来自于蓟县剖面的实际资料表明需要重新审视前人的解释.在蓟县剖面常州沟组最底部的含细砾粗砂岩中,双向交错层理及冲刷面的频繁发育表明了其具有潮汐作用的沉积特点,这种认识否定了海侵初期大面积发育河流而衍生出的"河侵"...  相似文献   
943.
卢美  王晶  朱业 《海洋预报》2011,28(5):14-20
台州湾地区是浙江省风暴潮灾害重灾区之一,海门站位于浙江台州湾口门处.本文分析1950-2004年间对浙江造成重大影响的台风风暴潮过程,了解海门站台风风暴增水特征,并结合实际预报工作初步探讨海门站风暴潮预报方法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44.
吸力基础是海洋工程中新型的一种基础型式,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海洋浮动式结构等,近年来,也被作为浅海离岸风力发电工程的基础。吸力基础易遭受较大的水平动力荷载和弯矩,从而可能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和转角;同时,由于海床冲刷,会降低其承载能力。为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吸力基础———裙式吸力基础,把分析传统吸力基础砂土中的沉贯方法,拓广到裙式吸力基础中,研究该基础型式在砂土中的可沉贯性以及所需的吸力;并与同情况下的传统吸力基础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的裙式吸力基础具有较好的沉贯性能,具有工程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5.
为实现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和其他环境因子在内的沉积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完善不同性质、不同量纲指标的无因次化,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选用3种综合污染指数法,即改进AHP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从不同元素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平均化和突出最大危害的角度,研究双台子河口2010年5月和8月沉积环境中重金属、硫化物、有机碳和石油类对沉积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如下:2010年5月和8月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3和0.28,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指数分别为0.91和0.8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8和0.44;3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沉积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其中5月研究区域的环境负荷大于8月份。  相似文献   
946.
田美  申欣  孟学平  程汉良 《海洋学报》2011,33(5):104-114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一致.4个类群(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  相似文献   
947.
在sRTM-DEM数据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提取了格尔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二级流域地形参数和面积-高程积分值,探讨了面积-高程积分值的面积及空间依赖性,并对面积-高程积分值(HI)对构造活动性、岩性变化、冰川作用强度的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HI值具有面积依赖及空间依赖性;东昆南断裂(F4)-西大滩断裂(F3)以昆仑山口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自的活动性都是中间强往两边依次减小,东昆中断裂(F1)的活动性变化不大;岩性对HI影响表现出,侵入岩的抗侵蚀力最大,片岩的抗侵蚀力最小,碳酸盐岩组合的抗侵蚀力居中;冰川作用对地貌发育和侵蚀程度有改造作用,与只有古冰川发育或无古冰川流域比较,有现代冰川发育,古冰川作用遗迹广泛的流域,HI值较大并会出现U型谷.  相似文献   
948.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剖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概括了驱动力的基本特性,着重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及其模型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个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9.
For almost three decades,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significant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Fast-paced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interacting with market-oriented reforms in land re- sources allocation, have caused profou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c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urban expansion and land use reconfiguration in Shanghai’s central city from 1979 to 2002,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effect of the adoption of the land-leasing system in 1988.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hich employs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tech- niques to explore land use data for multiple years, indicates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fter this important land policy reform.  相似文献   
950.
Traditional farming practices conform to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while agricultural modernisation tends to undermine these practices through various perturbations. A case study in Tengchong County (western Yunnan, China) shows that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lder (Alnus nepalensis) and dry rice (upland rice) rotational farming to introduce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s leads to localised water scarcity and soil fertility decline. While farmers are aware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of traditional farming, they prefer Chinese fir forestry because it is less labour-intensive, has a high market value, and releases time for profitable off-farm work. Farmers adapt to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by planting high value crops and trees. However, alternatives to make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re profitable through competi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cooperative approaches, innovations in integrating high value crops and ‘downstream’ processing for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have been overlooked largely due to poor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nd lack of organisation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