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本文叙述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该法包括顺序使用HBr-Br2和王水〔HCl-HNO3(3+1)〕消化的改进程序。焙烧样品首先用HBr-Br2混合物处理样品。金从水相进入有机相,干渣再用王水浸取,金在Sn(Ⅱ)Cl2溶液中同亚碲酸钾共沉淀。沉淀萃入甲苯,金制成王水溶液,最后喷雾进入空气-乙炔火焰。该方法地各种基体的不同材料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522.
众所周知,在苏联境内金矿化的地球动力学状态与四类地区有关,即:地台、优地槽和冒地槽发育区、构造-岩浆活动区。对含金区域地壳深部构造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常与经典的(地槽的)概念不太相符,这就需要对一系列原理和观点重新审定。特别是有可能划分出作为主要构造单元的中央岩块——微大陆,在那里裂谷作用和随后的水平移位决定了内生金矿化的部位。人们已经确定了大陆与大洋交界的边缘火山带、内陆带以及岛弧与特殊金矿  相似文献   
523.
524.
金属矿床形成于地壳地质构造总的发育环境,这一点至今已为公众所确认.在这个意义上讲,矿田虽说还有某些特性,但它属于普通地质构造的一部分.因此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必须以一般地质原理为基础.本文将论述地质环境的变形构造及矿体在其中的位置、矿体的形态和分布.很奇怪,在金属矿床地质学的研究中不甚注意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直到不久前,在形态构造学研究本身发生了某些思想上的停滞之故.在地质学的上述领域中,长期而牢固地确信:褶皱  相似文献   
525.
按照Sillitoe的提议,中生代地块向南的漂移物为现在日本西南部内带的假说是可能成立的。其依据为在南朝鲜庆尚盆地内钨(南部)与钼(北部)成矿区的排列顺序与日本西南部内带的一样。Sillitoe还指出,由于钼区的时代为早第三纪,所以日本西南部是晚期从亚洲大陆分离的。如果他的提议是正确的,那么两个分离地区的磁铁矿系列和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的分布模式必然是类似的。日本西南部钨区主要由钛铁矿系列的花岗岩组成,而铝区主要为磁铁矿系列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526.
作者采用马坑天然岩石作为实验试料,以辉绿岩和大理岩不同比例系统 (100%辉绿岩0%大理岩—0%辉绿岩100%和大理岩) 在500atm、350—650℃条件下的中性介质水溶液中,经过168小时的持续实验,形成了一套与马坑矽卡岩分带基本吻合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借以对实验产物进行矿物共生分析,证明了原始岩石化学成分与其所产生的共生矿物一致性,说明了实验结果是内协合的,并且帮助确定实验上观察不到的有关反应,揭示了矽卡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527.
河南省光化县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南阳盆地的西南缘,汉江老河口下游的2.6公里的宽阔河段。河谷中分布有宽阔的河滩和阶地,水库设计水位不超过Ⅰ级阶地前缘台面(86.23米)。在河槽内覆盖层厚5—6米,在江心洲覆盖层最厚12米,底部为砂砾石层。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南阳盆地老第三纪为硫酸盐型古盐湖,本区处于古盐湖的边缘,坝基  相似文献   
528.
1引言暴雨预报是中期天气预报中的难点。由于较强的暴雨可以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洪水灾害,因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根据“三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高低空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与产生大暴雨的关系,采用完全预报方法的思路,首先对辽宁大暴雨过程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客观分析,选择物理意义明确的定量预报因子,然后利用T63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了暴雨中期诊断预报系统。2资料的选择根据文献〔幻暴雨、大暴雨标准,选择了辽宁省10个暴雨、大暴雨个例作为分析样本(附表),对发生暴雨日前一天20时的探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得到了20…  相似文献   
529.
东北冷涡过程的能量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毛贤敏  曲晓波 《气象学报》1997,55(2):230-238
对一次较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作了能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冷涡涡动动能的主要收入来自涡动位能的转换(Ae→Ke)。在冷涡发展期,由外边界强气流入侵所产生的动能输入也十分重要。涡动动能的支出主要是转换为纬向气流的动能,即Ke→Kz,其次是消耗项和成熟期以后的边界动能输出。冷涡过程涡动动能变化的绝对值以中、高空为大,但相对变率却远小于低空。Ae→Ke主要发生在700—300hPa中空,高空则为Ke→Ae的转换  相似文献   
530.
由于强降水而引发的洪涝是辽宁的主要灾害之一,做好强降水预报是做好洪涝预报的基础。中期预报以其较长的时效性,愈来禽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3~6天中期预报时效内准确预报强降水已成为可能。据统计,在综合考虑全省平均及分片平均候累积降水量的前提下,1961-1994年夏季辽宁省共发生强降水过程43次、较强降水过程40次。强降水过程不同于干旱过程,强降水过程一般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发生较强降水或强降水过程往往决定于候内一次降水过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