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4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1734篇
测绘学   745篇
大气科学   880篇
地球物理   1347篇
地质学   3495篇
海洋学   957篇
天文学   260篇
综合类   639篇
自然地理   77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Temporal sequential analyses of the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al data in the Tarim Basin over the last forty years revealed an annual increase of 2× 107m3 in the water quantities at the three headstreams of the upper courses and an annual decrease of 3 × 107m3 in the water flow from Alaer, which is on the upper main stream. A prediction of the trends indicates that there can be severe situations under which intermittent water interceptions occur. By means of approximate estimations on vegetative water consumption through phreatic evaporation combined with a quota assessment,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ainstream area over the three different targeted years of 2005, 2010 and 2030 are defined as standing at 31.86 × 108m3, 36.27 × 108m3 and 41.04 × 108m3 respectively. Ecological fragility indexes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se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factors. Rational evaluations give proof th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ainstream have already turned into zones where their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re gravely damag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and protective schemes be framed within the threshold limits of the bearing capaciti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12.
不同损失条件下的泥石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韦方强  胡凯衡  崔鹏  杨坤 《山地学报》2002,20(1):97-102
泥石流预报是泥石流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泥石流形成的复杂性使泥石流预报准确度低,误报和漏报率较高。泥石流误报和漏报都会造成损失,但二者造成的损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减少泥石流误报或漏报造成的损失,应当考虑两种错报造成损失的不同。根据使总平均损失达到最小的原则,建立了不同损失条件下的泥石流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云南东川蒋家沟。  相似文献   
113.
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为基本手段,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下,以其1984、1991和1998年3个年度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从区域和斑块类型两个尺度上,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典型年度。天然草地为伊金霍洛旗的景观基质,景观格局指数的所有变化均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和演变的。从整个景观尺度的格局指数变化情况显示,伊金霍洛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增加;同时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下降,景观愈来愈有少数景观斑块类型所控制。而在斑块类型这一尺度上的格局指数变化说明,不同类型斑块的复杂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加幅度有限;同时还说明,不同类型斑块内部其大小差异的幅度在不断缩小。但从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区域还是不同的斑块类型,其格局指数的变化并不与总体的变化趋势同步。  相似文献   
114.
天山1号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探测与冰储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5 8.77m ,西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44.84m ,冰体厚度最大值发育于冰川中部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冰储量计算表明 ,东支冰储量为 0 .0 5 1 868km3,西支冰储量为 0 .0 2 0 2 1 0km3。表面和底部地形有明显差异 ,主要因冰川动力过程对基岩强烈的地貌作用所致 ,意味着冰床的起伏地形对冰川浅层冰体的运动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5.
116.
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北方地区的土壤及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南方。重金属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已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农业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法和施用改良剂等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17.
彭晓蕾  刘立  计桂霞 《世界地质》2003,22(4):326-330,403
砂宝斯矿区的成矿围岩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被多期次的石英脉、方解石脉和高岭石脉所穿切,这些多矿物脉是热液流体运移的结果。矿物脉形成过程中对围岩进行了热改造,使砂岩发生了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了蚀变砂岩。由于流体酸碱性和温压的变化,孔隙水介质的性质由酸性向碱性转变,在酸性成岩环境下形成的蚀变高岭石、伊利石将转变成绿泥石、绢云母等。绢云母的大量出现,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均是热液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8.
Converting farming slope land into artificial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is a major measure of soil/water conservation. Five conversion practices, namely, 1) a control plot still tilled with a crop (maize), 2) a folder grass-growing plot seeded with Lolium perenne , 3) a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plot, 4) a pear orchard plot and 5)a bamboo plot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were monitored to compare the soil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of those changes in Ya'an, Sichuan for 3 years between September 1998 and August 200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5 designed converting models functioned differently in erosion control. The most effective model was bamboo groves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The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growing mode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ure pear orchard model. The least effective model was the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slope, which was even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a slope without converted cultivation). Meanwhile, changes in the soil's physical properties r  相似文献   
119.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0.
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符号库的建立和符号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试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地图符号库的建立和空间信息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