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从应力释放角度研究断层相互作用,采用合应力描述已发震断层对相邻活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合应力为正的地区,未来发震的可能性增大;反之,发震的可能性减小。对华北地区1966~1977年发生的14次6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预测效能检验,结果表明,合应力为正值的地区与后继强震的相关达75%。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华北地区,给出了该地区2005年前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分析太阳辐射状况是光伏电站项目评估的重要举措,针对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数据计算和可视化查询,设计实现了省级太阳辐射模拟可视化查询平台。平台根据主要功能划分为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查询分析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采用MODIS云量数据、气象站与辐射站历年数据,计算生成具有共同基准的多要素辐射相关数据;查询分析子系统将地图影像与实际数据结合显示,让数据模拟更直观、数据分析更合理。数据处理子系统使用了Qt进行开发,查询分析子系统使用ArcGIS Desktop、ArcGIS Server和MySQL数据库软件,结合Dojo、C#、ASP.NET MVC技术进行开发。使用Python作为“粘合剂”连接两个子系统,让数据成图和发布自动化。平台集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查询为一体,能够以1 km×1 km的精度模拟分析出省级范围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为光伏数据分析和光伏电站建设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重要的微波遥感工具。其关键技术是成像处理,即把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转换成雷达图像。事实上,合成孔径就是通过成像处理来实现的。该文在总结目前星载SAR各种成像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匹配滤波与ChirpScaling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无需插值便可进行距离迁移校正,还可获得好的聚焦与相位保持性能。所得图像质量超过现有的其它SAR成像处理方法所得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4.
回顾了2012年首都圈地区三次地震的测震学及前兆异常特征、异常分析与落实以及预测过程,针对震前异常进行了震情判定分析,并对地震预测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井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县境内。井区地震勘探是钻探综合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地震仪和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对line 1线剖面进行了测量。依据地震勘探成果和CCSD岩心资料,通过对该地震剖面深部构造反射特征的详细分析,发现该区深部反射构造具有明显的三单元层结构。第一单元层,约在11 km内,出现6个强反射带,产状基本一致,倾向SE,倾角28°。岩心资料和VSP勘探资料证实前4个反射带主要是榴辉岩带和韧性剪切带的反射,榴辉岩带与片麻岩成不规则层状相间分布。第二单元层,约在11~30 km,有4个比较清楚的反射带,反射弱,连续性差,带内分布有不规则的弱反射。其产状也基本一致,倾角很小,比较平缓,由浅到深,倾向逐渐变为NW,它与第一单元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第三单元层,约在30 km以下深度,其顶部出现了比较强的反射带,连续性较好,产状较平缓,倾向NW;而在顶部反射带以下,则反射均匀,没有不规则反射带。据上述反射特征,结合该区地质背景,推测第一单元层为中朝与扬子板块俯冲带的折返地壳层,第二单元层为扬子克拉通层,主要为变质岩层,第三单元层为上地幔层,其顶部的反射为莫霍面的反射。  相似文献   
96.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中部深凹区发育有淡水环境及咸水环境沉积的深湖—半深湖相页岩。该套页岩岩相复杂、类型多、变化快, 可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隐晶灰质页岩、重结晶灰质页岩及白云质页岩, 总体富含有机质, 这为陆相页岩油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研究区页岩具有纵向厚度大、横向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及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高及含油气性好等特征, 具备良好的陆相页岩油形成条件。在明确泌阳凹陷具备良好的陆相页岩油形成条件基础上, 进一步开展了陆相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一套包含岩石学分析、地质多参数综合评价、有利区带评价等8项关键技术的地质评价方法, 并明确了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区, 进而优化部署页岩油水平井, 取得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的重大突破, 展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7.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震应急工作,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起步为分界,选取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通过对比两次地震后在应急组织与指挥、灾情信息传送与发布、应急响应与救援3个方面的情况,解释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应对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低频前驱波传播的理论与实验等方面对其传播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断裂预扩展、过热液体暴沸、粘滑地震前的预滑等均可能产生低频前驱波;微破裂集结、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声透射等实验均证实了岩石在大破裂前确实能够产生一种长周期、小振幅的低频事件;低速断层、壳内低速层、承压含水层、水体大连通性好的灰岩含水层、大气中的声波导层有利于低频前驱波传播。  相似文献   
99.
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春爽  汪集旸  王永新  何丽娟 《地质科学》2004,39(3):416-423,319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和永久冻土带。通过统计世界上已发现水合物或水合物标志的地区的热参数值,发现水合物分布区具有低热流的特征;由于水合物本身的低热导率特性,导致水合物分布区的热导率值较低;含水合物的沉积物由于水合物的分解,岩心温度也较低。通过研究南海的热场特征,发现南海的吕宋海槽、西沙海槽附近、湄公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几个地区热流较低,可能是有利的水合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0.
中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震时临时安置受灾人员的必要场所。通过对美国地震应急避难场的调研,发现其在管理、功能和类型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也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运作,并充分考虑特殊社会群体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