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非线性m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通过对大量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简便合理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常用m法中单一m值与位移建立指数关系,并由bm有k两参数来描述。将这一关系引和常用单桩m法计算中,则计算结果可考虑单桩非线性响应影响。  相似文献   
32.
小波分析在结构爆破振动响应能量分析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工程爆破引起的地震动信号能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小波系数与信号能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文章中理论推导所得的结论。作者认为,由于小波分析的时-频特 性,它在分析爆破振动信号能量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上部结构对桩基础地震应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群桩基础应变幅值的分布规律以及上部结构对桩应变幅值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上部结构使桩的应变幅值大大增加,改变了桩应变幅值变化的趋势。在桩基础设计中应考虑上部结构对桩基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北秦岭地带断裂活动性氡气测试成果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断层气体测试方法, 对北秦岭地带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进行了测试, 首次提出了该区断裂活动性测氡成果判别的相对标准。进而对区内典型的氡气测试成果剖面作了解释分析, 并判别了断裂 (带)的相对活动强弱与活动水平等有关断裂活动性问题。最后, 简要地探讨了在北秦岭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断裂 (带)对其模式及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河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章在阐述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认为在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不但环境质量较好,而且生态旅游资源组合功能强、特征鲜明、优势显著,最后对河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有关建议,即提高认识、合理开发、强化管理、突出特色、推出精品。  相似文献   
36.
赣东北地区浅变质岩中微古植物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赣东北地区大面积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 ,该套地层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资料 ,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 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 ,相继获得了一批微古植物资料 ,并对所获得的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存在微古植物 73属 173种 ,据统计 ,其所代表的时代绝大部分为中新元古代。根据微古植物组合 ,结合地层层序及有关同位素的测定年龄数据 ,认为研究区浅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37.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良盛  刘志铭  张昊  钱方明  黄艳 《测绘学报》1957,49(10):1252-1264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统一的处理模型和处理策略对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地基北斗/GNSS测站2006—2016年历史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重处理和水汽反演,获得近10年的大气可降水含量(PWV)产品。基于北斗/GNSS PWV产品,研究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平均含量、年周期振幅和半年周期振幅等气候特征,发现这些特征主要受到了测站纬度、高程以及季风的影响。通过分析PWV同并址气象站降水观测的关联特性,揭示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同降水相关性随测站纬度减小而降低的特点(在云南相关系数可达0.8,在靠近赤道的泰国南部相关系数约为0.2)。此外,PWV和降水的距平值相关分析表明,相比于历史同期,大气水汽含量较高的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降水异常偏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2~0.4。  相似文献   
39.
铜改性坡缕石的结构特征与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娣芳  周杰  楼必君  刘宁  陈杰 《矿物学报》2006,26(2):219-223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铜改性坡缕石,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母液初始浓度为0.02 mol/L,反应温度95℃,常压,反应时间6 h。所制备的Cu2 改性坡缕石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8 h抑菌率分别达到了87.3%和82.2%。对铜改性坡缕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和微观形貌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铜改性坡缕石仍然保持着坡缕石的基本晶体结构,但结晶度有所降低,晶体颗粒更易分散,单晶表面略显粗糙,单晶的长度有所变小。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工程抗震理论,结合场地实际状况,论述了某电力扩建场地的区域构造条件和区域地震环境,确定了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并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法对扩建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从而为该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