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48篇
  免费   13844篇
  国内免费   20155篇
测绘学   10017篇
大气科学   8844篇
地球物理   11525篇
地质学   37257篇
海洋学   10518篇
天文学   1255篇
综合类   5025篇
自然地理   8606篇
  2024年   394篇
  2023年   1209篇
  2022年   3375篇
  2021年   4096篇
  2020年   3241篇
  2019年   4128篇
  2018年   3497篇
  2017年   3267篇
  2016年   3467篇
  2015年   3937篇
  2014年   3903篇
  2013年   4731篇
  2012年   5340篇
  2011年   5274篇
  2010年   5321篇
  2009年   4964篇
  2008年   4804篇
  2007年   4469篇
  2006年   4321篇
  2005年   3583篇
  2004年   2640篇
  2003年   1953篇
  2002年   1973篇
  2001年   1953篇
  2000年   1607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649篇
  1997年   539篇
  1996年   522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353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49篇
  1976年   14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着重讨论了网络用户经济效益的内涵以及用户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并提出了评价网络用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包括成本降低率,成本利润增长率、产品开发时间约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等系列指标。  相似文献   
44.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45.
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淮山提取液(DB-Ext)代替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调配型酸奶稳定剂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原料的6.0倍水量在110℃的温度条件下,提取40min,所得的淮山提取液的粘度为3500mPa  相似文献   
46.
An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outliers and cycle slips in single-frequency GPS using a 3rd order polynomial model of the Kalman filter and for estimating the ambiguity by using optimal wavele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 with sample rate of one per second.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with the GPS data aboard satellite Topex on 1995 June 22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so efficient that it can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ambiguity even for signals interrupted by a few seconds.  相似文献   
47.
We give a summary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two-ribbon flare of 1981 May 13. One striking feature is that the Ha flare began at about 0338' UT and the double-ribbon structure was formed about 0346, before the impulsive phase of the radio 3 cm burst at 04 11 UT. The 3 cm radio burst flux beginning at 03 33 UT showed only slow, stepwise increases lasting half an hour until the impulsive phase and this type of increase is usually regarded to be a typical thermal process. Each step in the radio flux corresponded to a variation in the Ha flare, showing that the radio and Hα emissions during this period came from the same thermal source. In this paper, we explain this behaviour in terms of Hyder's model: we think that the magnetic trough supporting the solar prominence rose for some reason, causing the prominence matter (the dark filaments) to fall along the magnetic lines and to hit the chromosphere and trigger off the flare. We give rough estimates of the energy density, the height of prominence and the infall matter at the different radio increments. We also give a qualitative explanation for the appearances of the single-peak structure in the radio burst at 0411 and the covering of the sunspot shortly after at 04 13 and propose several possibl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48.
49.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a semi-enclosedmarginal sea in we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withvery complex topography and is the important pas-sage connecting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Ithas great impact to the global climate and a greatinterest of many oceanography researchers. Twodominant surface hydrographic and circulation fea-tures in the northern SCS are a strong fresh waterexpansion and a warm and high-salinity seawaterintrusion such as the SCS Diluted Water…  相似文献   
50.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光谱对这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Chandra卫星的部分观测结果为例,简要介绍了几类不同类型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进展:(1)宽吸收线类星体APM08279+5255(z=3.91)的X射线谱分析,以及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概况;(2)Seyfert星系NGC 4151延展X射线发射问题的解决,及NGC 1068X射线辐射与光学波段的高激发态发射线([OⅢ]λ5007)有很强相关性的发现;(3)6个BLLac天体样本的X射线环境分析;(4)射电星系X射线喷流的观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