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181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481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综合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下油组为例,研究长期基准面旋回背景下河口坝构型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二段下油组对应一个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并可进一步划分为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若干短期和超短期旋回。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下降,河口坝越来越连片,坝体上分流河道的规模变大,延伸距离变长;在长期基准面下降早期,河口坝的侧向拼接样式以河口坝侧缘相互交错及河口坝之间被泥岩隔开样式居多,在长期基准面下降晚期,河口坝的侧向拼接样式主要为河口坝坝主体与侧缘的侧向叠置和河口坝侧缘与侧缘的侧向叠置;同时,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下降,垂向上河口坝砂体间的连通性逐渐变好,河口坝前积的角度逐渐变小。长期基准面旋回对河口坝构型的控制主要通过可容空间的增减,沉积物供给速率的变化起作用。该研究对同类型油气田的砂体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的预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河南舞阳赵案庄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赋存于新早古元古界太华杂岩赵案庄组中,是舞阳铁矿的一部分。赵案庄铁矿在时空上与变质的超基性岩关系密切,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与其寄主岩石的主矿物一致,指示其成因方面的亲缘性。赵案庄铁矿石具有典型的海绵陨铁结构,其中的磁铁矿具有高V(1458×10-6~2524×10-6)、稍高Mg(2502×10-6~4674×10-6)和低Ti(395×10-6~3186×10-6)、Cr(3.30×10-6~66.1×10-6)、Ni(93.0×10-6~176×10-6)、Mn(259×10-6~937×10-6)的特征。磷灰石以粗粒(0.3~1.5mm)、等粒状分散在磁铁矿的粒间,具有高REE总量(4983×10-6~7038×10-6)、高F(2.69%~3.52%)、高F/Cl比值(21.5~78.8)和低Sr(215×10-6~241×10-6)的特征。磁铁矿和磷灰石的化学组成均指示岩浆成因,并携带热液信息。利用磷灰石的微量元素含量反演成矿岩浆的微量元素组成,表明成矿岩浆受到了地层物质的混染。橄榄石低Cr、Ni高Mg的特征也指示岩浆中富挥发分的特征。此外,矿石中大量的碳酸盐矿物指示岩浆中有来自地层的CO2加入,导致岩浆的氧逸度升高,促进了磁铁矿的结晶,并抑制了钛铁矿结晶,是磁铁矿低Ti的一个原因。此外,源区低Ti也是导致磁铁矿低Ti的原因。因此,本文认为赵案庄铁矿属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但受到富CO2流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裂缝是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其发育与否制约着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成藏与产量。应用成像测井、镜下观察、岩心描述以及露头考察资料研究了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裂缝特征,并探讨了裂缝控制因素与形成机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以构造缝为主,裂缝比较发育,以微—窄缝(主要为5~50μm)为主。控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发育的因素主要为拉张断陷作用与古风化作用,前者形成与正断层伴生的构造缝,后者形成非构造缝,包括风化缝、层面缝、溶塌碎裂缝,主要分布在古岩溶垂直渗流带内。构造缝形成经历了前始新世挤压、沙河街阶-东营阶拉伸断陷以及馆陶阶以来的走滑拉张三个过程,但有效的开启裂缝主要形成于沙河街阶-东营阶的拉伸断陷时期。  相似文献   
994.
王华  吴夏  蓝高勇  杨会  唐伟  应启和 《地质学报》2015,89(10):1804-1813
GasbenchⅡ-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RMS)联用在线分析已成为水中δD、δ18 O和δ13 CDIC分析测试的常用方法。为了探讨GasbenchⅡ-IRMS检测方法对δD、δ18 O和δ13 CDIC分析准确度和精确度,通过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7家实验室的在线的连续流GasbenchⅡ-MAT253检测仪器,采用CO2-H2O平衡法、疏水铂催化H2-H2O平衡分析方法分析海水(YHS)、云南水(YYNS)和西藏水(YXZS)中δD、δ18 O,采用磷酸法分析工作标准HDIC、KSTD、饮用水(HBLS)、饮用水(HNF),海水(HHSY)中δ13 CDIC。测试数据表明连续流GasbenchⅡ-IRMS得到较好的准确度及较高的精密度。δD精密度好于1.05‰,δ18 O精密度好于0.15‰,δ13 CDIC精密度均好于0.12‰。本研究为水中δD、δ18 O和δ13 CDIC分析的测试技术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保证δD、δ18 O和δ13 CDIC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5.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岩环境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借助于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通过不同成岩组构的识别及其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经历的成岩环境。结果表明:(1)整体的海侵背景和渐进埋藏过程使得珠江组灰岩中不发育表生成岩作用,但是频繁的海平面变化使得古地貌高部位生长的灰岩受到大气淡水的成岩改造,珠江组灰岩主要经历了海水潜流、大气淡水渗流、大气淡水潜流和埋藏环境等成岩环境;(2)不同成岩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岩组构特征。海水潜流环境的成岩组构主要有广泛发育的藻的包壳作用和藻类-生物的相互包裹、生物钻孔的发育、泥晶化作用、海绿石的形成以及等厚纤维状环边胶结物、颗粒表面的刀刃状或叶片状胶结物、犬牙状胶结物和共轴生长方解石胶结物的发育;淡水潜流环境的主要成岩特征包括粒状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棘皮多期共轴加大边和有限的溶解作用;淡水渗流环境中识别的成岩特征有非组构选择性溶解作用、示底构造、微型钟乳状胶结物和新月形胶结物;埋藏成岩环境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压溶作用、晚期溶蚀作用以及油气的侵位。  相似文献   
996.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权衡或彼此增益的协同关系,是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作用特征、表现形式、驱动机制和尺度效应,对于提升人类福祉和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双赢"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的理论基础,评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表现形式、驱动机制和尺度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不足,并进一步探讨和展望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和评估优化,服务之间相互作用的量化模型、与自然—人文复合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7.
赵家岸滑坡地区马兰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水或增湿过程中,黄土特有的不稳定结构极易发生破坏,约束黄土的力学行为特征.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对赵家岸滑坡地区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由上到下黏土的胶结作用升高,架空孔隙压缩明显,小孔隙几乎没有变化的特征.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三轴压缩实验显示该区的顶部和底部黄土的强度均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底部黄土黏土胶结作用较高,黄土的强度减小速率大于顶部黄土.同时发现c值对于水的敏感性明显大于值,强度的降低主要是c值的减小导致.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滑坡底部黄土的含水量增加,颗粒之间主要承担胶结作用的黏土矿物软化,导致附近的黄土微观结构持续破坏,导致赵家岸滑坡发生蠕动.  相似文献   
998.
999.
刘辉  兰梅  余洋 《北京测绘》2015,(3):58-61
现在位置应用服务(LBS)是很热的一个领域,地图服务平台(即:Map API)吸引了很多相关类型网站和程序开发人员的目光。本文主要对目前市场上大家所熟知的地图API在性能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便于用户根据分析结果选用更为符合自己需求的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殷建军  汪智军  唐伟  蓝高勇  李建鸿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16-67020016
为更好地认识漓江流域过去气候环境变化,更好服务于漓江流域未来气候环境预测、生态环境建设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漓江流域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总结了年代学、现代过程研究、古气候环境重建和古人类演化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促进华南地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桂林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