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1篇
  免费   2859篇
  国内免费   3540篇
测绘学   1456篇
大气科学   2479篇
地球物理   3347篇
地质学   7109篇
海洋学   2083篇
天文学   547篇
综合类   1204篇
自然地理   167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751篇
  2017年   764篇
  2016年   787篇
  2015年   785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972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内作物生长季期间土壤潜在蒸散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情形。结合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提出了5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92.
洞庭湖的冲淤变化和空间分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高俊峰  张琛  姜加虎  黄群 《地理学报》2001,56(3):269-277
在实测的1974,1988,1998年1:2.5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24年来的冲淤规律,得到了2个时期(1974-1988,1988-1998)洞庭湖冲淤量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位置,研究表明,洞庭湖近24个来总的趋势冲淤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为0.017m/a。以两期冲淤变化的趋势预测了2010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洞庭湖的冲淤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8-2010年间洞庭湖将平均淤高0.33m。最后以3年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洞庭湖24年来的不同水位下湖盆容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3.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104,自引:10,他引:104  
杜军 《地理学报》2001,56(6):682-690
利用西藏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尤其是秋、冬季;高原上普遍存在气温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增暖以冬季最为明显,气温日较差降夏季外均显著减小。在各纬度带上均表现为升温,春、秋季升温最大,冬季次之。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升温强。近40年来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0.26℃/10a的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多异常偏冷年,90年代多异常偏暖年。  相似文献   
994.
作为研究四元体系Na2B4O7-Na2CO3-NaHCO3-NaBO2-H2O的开端,测定了三元体系Na2B4O7-NaHCO3-H2O和Na2CO3-NaBOH2-H2O在0℃、15℃-45℃时的溶解度,绘制了相应的组成-性质图。两个三元体系的溶度图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均属于低共饱型,平衡固相为组分化合物或其水合物。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相控模型进行井间参数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桂峰  马正 《地球科学》2001,26(1):49-53
储层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展布,一直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难点,利用分形和蒙特卡洛方法,在精细的沉积微相及小层对比研究基础之上,预测了井间的岩石相分布,并根据取心井资料,建立了各种岩石相的渗透率相控模型,从而预测出井间渗透率的分布。该方法以地质特征为基础,将地质资料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渗透率在井间既具有连续性,同时变化又非常剧烈的特点,为储层物性空间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金属矿地震散射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  林君 《地质与勘探》2001,37(4):68-70
地震方法用于寻找石油、煤田等沉积层控矿床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大量的成果;对于金属矿可依据微扰理论,通过地震波散射响应的强弱推断矿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散射波相干性的好坏与杂乱散射体的不均匀性有关;不均匀性越强,产生的散射相干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997.
Structure refinement of astrophylli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strophyllite K2Na(Fe, Mn, Mg,□)7[Ti2(Si4O12)2|O3](OH, F)4 has been refined. The dimensions of the triclinic unit cell are: a = 0.5359(2) nm,b = 1.1614(4) nm, c = 1.1861(4) nm, α= 113.16(2)°, β= 103.04(2)°,γ= 94.56(2)°,V = 0.6495(5) nm3, Z= 1, space group P1, R=0.057 for 5308 reflections |Fo|>3σ|Fo|.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the monoclinic astrophyllite K2NaNa(Fe, Mn)4Mg2Ti2[Si4O12]2(OH)4(OH, F)2 and astrophyllit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wo different mineral species. Astrophyllite, monoclinic astrophyllite, bafertisite and lamprophyllite contain heteropolyhedral sheets which topologically are related with Si, O sheets of mica where one or several SiO4 tetrahedra are replaced by TiO n polyhedra. Therefore this heterophyllotitanosilicate series represents a kind of functional substitution in inorganic crystals.  相似文献   
998.
于军 《江苏地质》2001,25(1):27-32
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流面在维实体模型制作系统-GWT3D(V1.00)的实体建模技术及光线跟踪原理,对其绘图所需数据文件结构进行了必要说明,同时阐述了GWT3D的功能与特色,并给出了该软件在这地区绘制地下水流场三维实体模型的一个实用实例。GWT3D是由VisualC 6.O开发的Win32应用程序,采用Outloow98流行的动画工具条风格,能利用通和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如Modfolw等)所提供的网格剖分及水位数据,给制近似逼真的三维地下水流形态,具有动画显示功能和TIF、BMP、GIF3种图像文件存储格式,是一个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图像制作软件。  相似文献   
999.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14线焉耆盆地段高速公路前期选线研究中,以Landsat-5 TM457数字图象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遥感判释并综合分析常规资料,对恶煮盆地段第四纪堆积平原土体工程地质区进一步划分亚区,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态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地层相态的恢复对于研究非史密斯地层区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 2 5万野外地质填图基础上作出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前陆盆地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该系列图揭示了东昆南前陆盆地在 5个发展阶段中的岩相分布特征和空间上的古地理展布范围 ,即晚二叠世早期东昆南前陆盆地发育的初始阶段、晚二叠世晚期前陆盆地的扩展至短期萎缩阶段、早三叠世早期前陆盆地的再次扩展阶段、早三叠世晚期盆地发育的高峰阶段和中二叠世前陆盆地的萎缩至消亡阶段。东昆南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