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川东石炭系大气田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稳定地块中的相对构造活动带,区内发育10排高陡构造带,90年代以来高陡构造带石炭系成组气田勘探获得巨大突破。本文着重讨论了石炭系气藏的成藏条件,指出形成石炭系大气田的各项有利条件,即具丰富气源的志留系、二叠系存在异常高压提供足够的动力促使天然气向区域孔洞型储集层石炭系常压层运移,高陡构造带成串分布的高点是形成成组气田的有利圈闭,石炭系在上覆阳新统高压封闭体系的严密保护下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42.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有良  李思田 《地质论评》2001,47(3):278-286
本文基于构造层序分析和基准面分析原理,利用测井曲线,岩相等资料,重点研究了东营凹陷沙三段3个层序的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发育规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应用构造坡折带的概念在该凹陷划分出了4种构造坡折带样式。研究表明:该凹陷沙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发育下切水道充填,低位楔和低位扇。构造坡折带的发育特征和样式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构造坡折带控制下的低位域砂体发育在层序底部,构造坡折带附近,成藏条件优良,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3.
青海五龙沟金矿床矿石、矿物含金性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矿相显微镜研究、金溶解性试验、化学分析、背散射电子面扫描、二次电子面扫描、晶体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青海五龙沟金矿床矿石、矿物的含金性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次叠加蚀变及黄铁绢英岩化毒砂伦金矿石含金较高,金主要以超显微状态存在于毒砂、含砷黄铁矿等金矿硫化物中,存在形式可能为小于10.0nm的非晶格金状态,矿石及矿物中典型元素组合为Au-As-Sb.  相似文献   
144.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沙河街期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征,并具清晰的演化序列。沙四早期以发育扇三角洲相为特征,分布于洼陷南部;北部边缘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东部及西部均存在辫状河三角洲相;中部有盐湖沉积。沙四晚期以盐湖相发育为特征,主要占据湖泊深水部位,其周围依次分布半深湖、浅湖及滨湖亚相。此外,局部见及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三期是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全盛时期,主要分布于洼陷东南部,物源来自孤岛凸起。这些沉积长期来被认为是浊积岩,近期研究表明它们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构成了渤南洼陷最主要的储层成因类型,渤南洼陷绝大部分油气均储存在该类砂体中。沙三期湖泊相沉积也始终发育,且深湖、半深湖亚相发育良好。经过沙三期后的抬升剥蚀和填平补齐作用,沙二期湖盆变浅,以浅湖为主,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北部均发育面积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一期发生大规模湖侵,物源区向后退缩,研究区仅存在单一的湖泊相,其中半深湖、深湖亚相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5.
在深入研究洪浩尔舒特凹陷大量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这一半地堑相似于北美东部裂谷,而不同于东非裂谷。同时发现边界断层各段位移量最小处为古河流入口地点,后者堆积横向的粗粒三角洲,使断陷被分割成若干次凹,导致构造和沉积的复杂化。断陷中,体系域发育受枢纽断层控制,LST主要分布于下降盘。在等时格架内,进行地震地层学-沉积相分析是掌握储层分布,揭示深部、隐蔽油藏的有力手段。最后判定该凹陷远景在于勘探LST的多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46.
黄辉  周文 《矿物岩石》2002,22(1):71-74
根据洛带构造蓬莱镇气藏的地应力场特征 ,采用不稳定试井、压裂资料对人工水力压裂缝的产状及其长度和宽度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气藏的地应力状态为 σx>σz>σy,形成的水力压裂缝为垂直缝 ,其长度在 30 m~ 2 2 0 m之间 ,宽度在 3mm~ 10 mm左右 ,高度则在 2 0 m左右。  相似文献   
147.
在不同时期,由于埋藏深度不同,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不同,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征也就不同。有些情况下,胶结物期次之间是连续沉淀的,即呈“整合接触”。而有些情况下,两个期次之间曾发生过溶蚀,形成“不整合接触”。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早,其内胶结物的期次齐全,而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晚,就会缺失一些期次。因此,胶结物可以像地层一样进行划分和对比。据此可以分析成岩环境的变化,判断孔隙和裂缝形成的时期等。由于成岩环境的变化常与构造运动有关,因此胶结物地层学的研究可以间接地分析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裂缝和孔隙中,充填了5期胶结物,每期胶结物阴极发光的特征不同,其中第二期与第三期胶结物之间存在溶蚀不整合。根据胶结物的特征,可划分出5期裂缝,形成于三叠纪、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末、新近纪末等。  相似文献   
148.
伸展盆地的大地热流值可以认为是由地幔热流,地壳内部和盆地沉积物生热效应以及岩石圈和沉积物导热性质等多个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本文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纯剪切模式条件下伸展盆地内的地表热流值贡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伸展因子的理想关系,认为深部热源的能量,伸展因子大小,地壳浅层的生热性质以及盆地构造位置是控制盆地热流高低和展布的关键因素。结合沉积地层的导热性质,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岩浆区的现今地表热流分布,得到了与正演模拟相接近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思路的有效性。同时对该地区幕式伸展裂陷过程中的地表热流值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认为在不同的伸展裂陷幕地表热流值表现为阶段式的升高,在末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9.
郭庆霞 《世界地质》2003,22(3):271-273,302
本文分析了影响永乐油田葡萄花油藏薄差油水层解释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永乐油田薄差层流体识别的有效方法,为外围油田新区钻井运行及射孔方案编制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是加深对鼻咽癌(NPC)CT征象的认识,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NPC69例,详细分析其放疗前CT表现。结果:本组病例,鼻咽侧壁增厚最多见(87.0%),咽旁间隙变窄次之(68.1%),其余依次为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59.4%),其他部位受侵则相对少见。结论:NPC累及鼻咽侧壁多见,突破咽频底筋膜后,肿瘤多侵犯咽旁间隙和茎内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