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3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1200篇
地球物理   1543篇
地质学   2769篇
海洋学   726篇
天文学   289篇
综合类   679篇
自然地理   60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太湖风生流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模拟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的套网格数值模式。应用该模式研究不同风情下,梅梁湖,太湖主体湖水对贡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The tectonic types of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epicontinental rift-depression basins. Prior to Early Cretaceous time, the Dongsha Uplift arid its surrounding depressions had been combined with the Eurasia Plate in a single unit. Many ENE-trending narrow rifted basins were formed in the third episode of Yanshan orogeny (Late Laramide). The rifted basins in the Paleocene and Eocene were stretched and extended, forming Zhu 1, Zhu 2 and Zhu 3 depressions. The Dongsha Uplift is located between Zhu 1 and Zhu 2 depressions . covering an area of 28 000 Km2. Its geologic evo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1) Late Cretaceous - Paleocene block-faulting stage.(2) Eocene -Oligocene uplifting and eroding stage.(3) Late Oligocene - Early Miocene sustained subsiding stage.(4) Middle Miocene -Recent noncompensated subsiding stage.The Dongsha Uplift is a structural zone favourable for oil-gas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83.
用Gumbel极值分布推算气候极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Gumbel极值分布理论推算气候极值的矩法、Thomas曲线公式和最小二乘法。并计算多年一遇的年最高气温、年最大均风速、年最大日降雨量和年最大波高。指出,变率小的要素极值再现期短;变率大的要素极值再现期长;Thomas曲线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其它两种方法接近历史实况,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84.
提出用B样条函数求解曲线、曲面上重磁位场的向上延拓,水平、垂向导数计算,磁异常分量互换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明,程序通用性强,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85.
江茹 《海洋信息》2002,(4):31-31
最近,由欧盟(则资助的研究项目(Parforce)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藻类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从海洋藻类及浮游生物释放的碘蒸汽,在海面上浓缩,形成对抗地球变暖的悬浮微粒。此悬浮微粒对地球气候变化及降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统计1950-1997年影响湛江港的热带气旋的基础上,利用1953-1982年30年间湛江港发生的风暴增水的资料,对湛江港风暴增水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湛江港风暴增水的特征在于季节分布的不均匀、大的正增水和高实测水位出现频繁、造成的风暴潮灾比较严重;通过两类典型风暴潮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的风暴增水与影响湛江的热带气旋密切相关,大的风暴增水主要由台风引起,湛江港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风暴增水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7.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中华哲水蚤的分布和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是我国近海的优势桡足类。它的数量大,分布广。特别在冬、春季,在我国近海浮游动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它的个体也较大,是滤食性种类。因其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相当的作用,所以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课题定为浮游动物的关键种之一。 作者根据以往历史资料(方金钏,1979;朱长寿,1997;朱长寿等,1991、1999;林玉辉等,1988;林元烧等,1984;李少菁,1963;陈清潮,1964;福建省海岸带和海凃综合调查领导小组,1990;福建海洋研究所,1988;Tan,1970)和多年来的研究结果(黄加祺等,1984,1986a、b、c,1989,1991a、b,1997a、b),对中华哲水蚤在不同水域的分布,与温、盐度关系及繁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见解,为本项目子课题提供了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88.
三苯基氯化锡对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92年4月-1992年6月以扁藻为材料进行半抑制深度三苯基氯化锡处理72h实验,用透射电镜观察观察中毒状态扁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线粒体发生水肿,内脊局部瓦解,基质内出现由双层膜包围的同心质膜轮;叶绿体内光合片层的网状结构被破坏,光合片层上下重叠成厚块状;蛋白核中央髓部肿胀,淀粉鞘破裂成多角形淀粉板,并分散在髓部周围;叶绿体基质中出现大量淀粉粒,眼点因受淀粉粒挤压而由藻体中下部移至  相似文献   
89.
东平湖畔涝洼地年仅亩产细苇400—500kg,价值10—20元。采用渔农牧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亩产鱼、粮、猪1000kg。其措施为: 1.改涝洼荒地为台田、鱼池。2.台田种粮食。3.鱼池采用光合细菌微生物技术并产体养殖,多种鱼及蚌、珍珠等。4.产品循环利用。粮食作物的副产品做猪饲料;猪粪做鱼饲料肥料;鱼粪回田做作物的肥料。  相似文献   
90.
福建罗源湾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在福建罗源湾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分析研究了该海区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其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中网为强额拟哲水蚤、小型拟哲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网分别为2个和1个。中网桡足类与叶绿素a、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