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红旗岭铜镍矿田由红旗岭岩体群、三道岗岩体群及茶尖岩体群构成,蕴藏着大、中、小型铜镍矿床.茶尖矿区是红旗岭铜镍矿田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勘查中发现20余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并在1号、新6号、9号、18号岩体中发现小型铜镍矿床,2号、10号、14号等岩体中发现铜镍矿化.从岩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红旗岭区对比,确定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力求在茶尖矿区发现中型以上的铜镍矿床.  相似文献   
992.
汶川地震中江油市水坝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四川省水坝震损严重,典型震害现象包括坝体裂缝、塌陷、滑坡、渗漏、启闭设施损坏和其他附属设施的损毁等.依据绵阳江油市水坝震害科学考察资料,对江油市15座溃坝险情水坝和2座高危险情水坝的震损现象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归纳、总结了震损水坝的特点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93.
对硅酸镁锂的合成、有机硅酸镁锂的制备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人工合成硅酸镁锂大多采用水热法及微波法。通过原位法、离子交换法或吸附法可以对硅酸镁锂进行有机改性。有机改性后硅酸镁锂的界面性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有机改性硅酸镁锂可用作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或染料污染的废水,制备聚合物/粘土复合材料,制备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随着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硅酸镁锂的有机化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94.
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处理了汶川MS8.0大地震前后部分地表潜热通量(SLHF)数据,发现SLHF异常信息出现在地震前7天。SLHF异常时间上经历弱—强—弱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强异常时段,异常两个高值点出现在活动断层较为发育的应力低值区,地震发生后,异常信息很快衰减。SLHF异常随时间有沿发震断裂带走向运移的规律。震前7天的综合SLHF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围地区,震中位于异常区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GPS资料反演中国大陆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断层活动速率分布提供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变形的图像.它不仅是解释中国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原因的关键,还是评估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根据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布建立了三维弹性块体模型,并利用最新的GPS资料计算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断层系统中自洽的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内部绝大多数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小于20 mm/a,并不存在类似于板块边界的快速运动.另外,中国大陆断裂带的活动存在东西差异,东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大多低于1.0 mm/a,而西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最高达到18 mm/a.本文给出的断层长期活动速率结果为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变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   
996.
景可  焦菊英  李林育  张世杰 《地理研究》2010,29(7):1163-1170
输沙量、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的流域尺度转换研究是当前流域侵蚀产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旨在通过尺度转换理论将坡面小区试验研究成果转换到流域的更大范围。以赣江流域实测输沙量和计算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数据为基础,探讨了该流域3个变量的流域尺度关系,进而研究分析了3个变量尺度转换的可能性。3个变量与流域面积的关系散点图和相关方程都反映了这3者与流域面积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相悖于前人反比关系的结论。文章还阐述了流域面积的内涵及输沙量、侵蚀量和输移比的影响因素与流域面积的关系,发现3个变量的影响因素与流域面积不存在尺度效应。由此推断在赣江流域输沙量、侵蚀量和泥沙输移比实现尺度转换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这一研究结论是否成立或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还有待于更多流域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分析青海海西6.4级地震前临汾台各项前兆资料,发现震前6天石英摆SN向记录到明显的前驱波现象;震前1天大地电场Ew向长、短极距比值出现明显突跳异常,震前2h记录到临震异常扰动信号。  相似文献   
998.
南黄海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黄海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震波受屏蔽,能量严重衰减,在海洋反射地震资料中很难识别反映中-古生界的反射地震波组,不能满足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前景评价的需要等问题,于2006年5月,开展了南黄海海域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在盆地内五莲斜坡和胶州凹陷区布设了3个海底大地电磁测深点,取得了可靠的海底观测数据.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差别,论述了海洋电磁噪声对海底大地电磁场观测的影响,提出了海底大地电磁场实测资料“水平姿态”校正、“方位”校正和“海洋电磁噪声”校正的方法.通过对试验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并结合地质、物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盆地海底以下深部还存留有古生代地层,这对于南黄海前第三系含油气前景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研究古生代残留盆地方面的问题可以发挥相当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福州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性地震波强地面运动的量化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并在防震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由地震激发的区域地震波强地面运动过程,并得到地表峰值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特征.考虑到福州是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会城市,其明显的盆地结构特征使它很容易遭受强地震灾害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福州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假定盆地的主要断层某一位置在未来可能发生灾害性地震,则该地震会激发地震波的强地面运动,并由于地形、沉积层等主要影响,在盆地内部发生放大.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后处理分析,给出了该盆地的地表峰值位移、峰值速度和峰值加速度分布图谱.该图谱可为未来的福州城市规划和抗震减灾提供定量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库姆塔格沙漠像一把扇子覆盖在了阿尔金山山前的倾斜平原上,沙丘类型复杂,而尤以羽毛状沙垄最为独特成为我国独有的沙丘形态。有关羽毛状沙垄形成发育机理研究,近几十年来进展甚微。通过野外观测、高精度航片解译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羽毛状沙垄形成条件是:①具有广大平坦倾斜的地面。②地表沙物质不甚丰富。③两组相近风向是其形成动力条件。④舌状沙丘是在新月形沙垄形成之后的次一级沙丘形态。二者组合成羽毛状沙垄。羽毛状沙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下列图式: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垄→舌状沙丘→羽毛状沙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