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2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1190篇
测绘学   554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661篇
地质学   2492篇
海洋学   727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6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地质地貌、氡射气测量等手段,对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事件和图们江。流域新构造运动进行调查研究,重新认定了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 ( 东经 129 ° 24, 北纬 43 ° 26 ); 确定了东阳穹房沟 NW 向压剪性断裂为活动性断裂,是发生 1902 年 7 月 3 日 6.6 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附近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992.
霍州矿区隐伏断裂(带)活动性氡气测试成果解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骏  高秀君 《高原地震》2000,12(1):16-21
采用断层气体测试方法,对霍州盆地矿区内几条主要的隐伏断裂(带)及其活动性进行了测试。进而对该区典型的氡气测试成果剖面作了解释分析,并判别了隐伏断裂(带)的空间分面具主其相对活动强弱与活动水平等有关断裂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南沙海域区域地质构造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多年来在南沙海域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考察所取得的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区内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深部地壳结构、基底性质、断裂构造等,其中断裂构造划分出正断裂、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3个系统,区域上划分出3大块体和6个地块。叠置在不同地壳类型和基底之上或不同构造部位的13个主要的大中型新生代盆地,具有沉积厚度大、盆地类型多、规模大的特点,是多种盆地原型的叠覆盆地,也是油气资源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94.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是人类活动无意地导致地表物质侵蚀、输移、沉积过程中的渐近或超临界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学及灾害学属性。按人为驱动力形式、灾害所在地貌部位、灾害的表现形式及具体灾害现象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系列可划分为 :流域水系、沟道坡面、河道及平原河口海岸四个泥沙灾害类 ;各灾害类包括侵蚀型、搬运型、堆积型、复杂型及关联型五种泥沙灾害型 ;共 54个灾害种。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系统的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划分。从流水地貌、泥沙运动及灾害学相结合出发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理地带基础上的加剧性特征 ;2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渐变性与急变性特征 ;3盲目性驱动下的无序性特征 ;4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等。人文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动力泥沙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控制人为泥沙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流体阻力对软管空间平衡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采矿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连接中继舱和集矿机的软管。软管空间形态的非线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荷载增量法与牛顿一拉夫逊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软管在稳定水流作用下位移的反应,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Morison流体阻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流体阻力对软管空间形态的影响。该计算模型可为软管输送性能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详细描述了云南天文台主楼局域网的建设。并详细的讨论了一些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997.
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多年冻土总面积为2.15×106km2,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40年来,随寒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冻土和寒区气候变化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多年冻土退缩趋势明显.21世纪,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北部多年冻土将大幅退缩.冻土广泛退缩将对中国的寒区经济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冻土退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8.
刘宏新  金琦 《海岸工程》2006,25(3):78-80
施工企业在投标时应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做好投标前的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及市场行情做好投标书。介绍了预算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定额及费用选取、报价分析及最终报价中的一些技巧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三疣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搞清养殖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2002-2004年在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地养殖场,从濒死的梭子蟹体内分离出1205-11和1205-21两株菌。通过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这2株菌分别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葡萄牙假丝酵母(Candida lusitaniae)。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这2株菌是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菌,葡萄牙假丝酵母为继发性感染病原,蟹体外部的损伤及蟹之间相互残伤可能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iza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Meanwhile the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can also provide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With the long-term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s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s, a pixel level assessment of urbanization of China from 1992 to 2013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future trends of urban development were fully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dynamics of China experienced drastic fluctuations from 1992 to 2013, especially for those in the coastal and metropolitan areas.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it was found that the urban dynamics and increasing trends in North Coast China, East Coast China and South Coast China were much more stable and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Moreover, with the sustainability estimating of nighttime light dynamics, the regional agglomeration trends of urban regions were also detected. The light intensity in nearly 50% of lighted pixels may continuously decrease in the future, indicating a severe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within these region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d a new insight in long time urbanization detecting and is thus beneficial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ends and dynam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