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5篇
  免费   1171篇
  国内免费   2465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476篇
地球物理   1438篇
地质学   4824篇
海洋学   596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659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0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50年   8篇
  1943年   7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13篇
  1928年   8篇
  1927年   6篇
  192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茅山山脉东麓的砾岩层位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茅山东麓砾岩层的实地研究,以5条剖面的岩性、产状和生物等特征为依据,将砾岩分为三类,并分别论述其层位时代。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2.
张登和 《江苏地质》1998,22(1):53-55
论述以厚壁空心微珠为基质,研制轻质保温帽。重点阐述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配料组成的确定,工艺流程。经工业试验,试制出轻质、高强的绝热材料,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粉煤炭的产品型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In the context of a model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based on an improved meso-scaleatmospheric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of the track and intensity variation oftropical cyclones (TC) arising fro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variation over a specified searegio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modeling quite welt the track and intensityof TC: SST variation leads to an abrupt change in the cyclone intensity: the response of thecyclone to the abrupt SST change lasts 8—12 h.  相似文献   
995.
The time damping rate of gravity wave in the range of 30-70 km is calaclated in threecircumstances:(1)adiabatic process,(2)diabatic process caused by atmospheric cooling,and(3)diabatic process resulting from atmospheric photochemical heating and cooling.The resultsindicate that the photochemical heating is as important as Newtonian cooling and its contribution tothe time damping rate of gravity wave can not he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996.
By using the NCAR CCM1 model, we have designed six sensitive experiments, which areincreased and decreased 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by 1℃ each in the SCS (South China Sea)and in the West Pacific warm pool,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SST by 1℃ in the warm pool withincreased SST by 1℃ in the SCS. All experiments are integrated from April to July. Comparingwith the control experiment, we have analyzed the anomalies of the wind field at the upper andlower layers, the anomalies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monsoon and precipitation for eachexperiment. In the result, we have found that the SST anomaly (SSTA) in the SCS greatly affects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SCS monsoon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period of SST in the SCS. The impact of SSTA in the warm pool on SCS monsoon is also found.but is weak as compared to the effect of SST anomaly in the SCS. Besides, its impact on rainfall inChina is uncertain.  相似文献   
997.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热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MCC热力学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MCC整个生命史里,对流层中下部为正涡度区,200hPa以上为负涡度区;发展时刻辐合区突然抬升;MCC前期的垂直上升速度最大中心高度低于后期的;MCC的高低空的冷心、中层暖心的温度结构在成熟期以后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8.
河西内陆河春季流量变化特征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昌马、莺落峡、九条岭3个水文站四十余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分析河西地区3条主要内陆河春季流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用均生函数模型对流量进行了预报,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甘肃中部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推荐的计算农田蒸散量的彭曼-蒙蒂斯公式(FAO-PM),选取甘肃中部雨养农业区定西1980~1995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和1990~1995年固定地段0~100cm的土壤湿度资料,对水平衡和Y.M安格斯坦土壤水分预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后者适宜于本地区的土壤水分预测,并分析了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一次黄河气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1975年7月底由一个黄河气旋在河北省东部造成的一次暴雨过程。分析说明这次暴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缘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的台风之间形成一支低空的东南急流。这支从东南洋面上来的暖湿气流,在与贝加尔湖高压脊前的东北方向来的冷空气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旋东北部大片的暴雨区。指出了低纬系统对华北夏季暴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气旋的暖区及锋区附近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也是产生暴雨不可忽视的因子。并为预报这种黄河气旋的暴雨过程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