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T106产品夏季降水概率预报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106格点场资料,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牲的组合预报因子,对预报时效场进行叠加处理,对预报着急区格点资料取其均值或极值。预报因子和预报量均采用非线性0、1化自理。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其降水概率。系统从资料采集到输出概率结果在586以上微机上实现全自动化,预报结果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42.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刘再华  袁道先 《地质论评》2000,46(3):324-327
以中国6个典型表层岩溶系统为例,总结了它们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并对其所反映出的环境意义作了分析。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壤CO2含量的季节变化和逐年递增趋势,及地下水HCO3^-含量的CO2效应的稀释效应。前者可能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而后者则反映出表层岩溶系统对大气CO2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43.
贵州乌江水系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乌江水系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显示了与世界主要河流不同的水文化学特征: 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 和HCO3- 为主,其次为Mg2+和SO42- , Na+ + K+ 和Cl- + 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5%~10%。这表明乌江流域河水中水化学组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风化,硅酸盐、蒸发盐风化对水中溶质的贡献很小,农业活动、开矿和工业污染对水体化学组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以永福县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经济统计年鉴为依据,研究其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利用程度变化情况,探讨土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宏观政策是影响其土地利用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5.
南、北盘江流域枯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水化学现状,对其枯水期36个河水样品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河水pH值在7.85~8.75之间,呈弱碱性,TDS均值为358 mg·L-1。河水中阴离子组成以HCO3-、SO42-为主,当量浓度占比均值达到65%与26%,阳离子中Ca2+和Mg2+是绝对的优势离子,当量浓度占比均值分别为65%和24%。与丰水期相关研究对比分析发现Ca2+、Mg2+、Na+、SO42-、HCO3-、Cl-的枯水期浓度普遍高于丰水期,K+、NO3-丰、枯水期浓度变化不大。Piper图、岩性端元分析以及离子浓度比值分析表明,研究区水化学主要受碳酸和硫酸共同参与下的碳酸盐岩风化控制。南、北盘江流域都受到农业施用的钾肥和氮肥的影响,此外,北盘江主要受到煤炭开采以及燃煤工业的影响,南盘江主要受到源头及上游河段化工企业废水和沿途市县的生活废水的影响。与前人数据对比发现,15年间人为活动对流域水化学的影响加剧。   相似文献   
46.
贵阳市区地表/地下水化学与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阳市及邻近地区地表和地下水的化学与Sr同位素组成变化反映了典型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岩反应和城市污染特征:水体中的化学溶解物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风化作用和膏岩层的溶解,其次为人为污染物的输入;污染物以K+,Na+,Cl-,SO2-4,NO-3为主,枯水期因大气降水补给小而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变化说明地表/地下水交换活跃,地下水环境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47.
本文主要探讨了重大工程场址区地震地质环境评价中遥感应用方法,并介绍了遥感在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桥工程场址地震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8.
49.
分析了1990年以来在祁连山断裂带上发生的7次地震前,嘉峪关气氡观测点和酒泉水氡的变化情况,发现在1990年10月20日天祝6.2级地震、1992年1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和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前,嘉峪关气氡观测点均记录到短期的破年变异常,而酒泉水氡在玉门地震前为明显的突变型中期异常。  相似文献   
50.
地电阻率(ρs)变化主轴方向计算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地电阻率(ρs)变化主轴方向Xp、Yp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四平地震台、台安中实测地电阻 变化主轴Xp、Yp方向计算,模拟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