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1篇
  免费   1372篇
  国内免费   1723篇
测绘学   448篇
大气科学   1440篇
地球物理   1809篇
地质学   3207篇
海洋学   877篇
天文学   265篇
综合类   704篇
自然地理   8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有关水母类、浮游贝类及被囊类的垂直分布,迄今国内的报道还不多,只有陈清潮等(1978)在南海西沙、中沙群岛周围海域进行过一些调査工作。但国外早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研究资料很多, Bigelow and Sear(1937), Leloup and Hentschel(1938),Totton(1954), Alvarino(1967),Pugh(1974)等对水母类都有较详细的报道;对浮游贝类和被囊类,Stubbing(1938), Tesch(1946), Thompson(1948), Swell(1953), Wormelle(1962)等也作了一些工作。 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学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很多(Bense,1964; Leloup and Hentschel,1938; Moore,Owre, Jones and Dow,1953)。本文仅就我们现有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 本文系根据1978年5月27日-7月3日“金星”号在东经123°-129°,北纬26°30′一32°30′,水深大于80m的测站,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垂直分层采集(层次为0-50m,50-100m,100-250m,250-500m,500-1000m,1000-2000m)所获得的78份浮游生物样品,分析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82.
83.
东太平洋沉积物U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地矿部“海洋四号”科学考察船1987-1989年在东赤道太平洋CC区所取得的27个深海表层沉积样品进行U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U在深海沉积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沉积的U含量不同,平均值由大至小的次序的含沸石粘土(2.16×10^-6),硅质粘土(1.95×10^-6),硅质软泥(1.65×10^-6),钙质硅质粘土(1.59×10^-6),在同类型沉积中U的分散性较大;U在区域  相似文献   
84.
絮凝法强化大生活用海水一级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絮凝剂石灰、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和氯化铁单独使用及其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时强化大生活用海水一级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使用时有很好的强化效果,COD去除率最高达61%,且对SS和B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5.
徐映深  高中和 《台湾海峡》1992,11(4):368-371
上元-坑园牡蛎礁位于高潮位以下3m,主要成分为长牡蛎和近江牡蛎,其~(14)C年龄为3043±82a,B.P.。据此推算出罗源湾一带海岸处于缓慢上升状态,速率为1.15mm/a。根据上元-坑园牡蛎礁的上述特征,并结合断块差异升降运动的表现,作者认为这一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以“陆动型”海平面变化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6.
锌对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为材料,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锌对虾夷扇贝稚贝及幼贝和刺参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锌对虾夷扇贝稚贝的24hLC50 6.40mg/L,48hLC50为3.31mg/L,72hLC50为1.39mg/L,96hLC50为0.61mg/L;而对幼贝的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2.64mg/L。72hLC50为1.76mg/L,96h  相似文献   
87.
Dinoflagellate cysts in recent marine sediment from Guangxi,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tal of 33 species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were discovered from surface sediment in the searegion of Guangxi, among them 12 cyst types (Diplopsalopsis sp.1, D. sp. 2, D. sp. 3, Cochlodinium sp., Protoperidinium sp. 1, P. sp. 2, P. compressum , Scrippsiella sp. 1, S. sp. 2, Alexandrium sp. 1, A. sp. 2, A. sp. 3) were first repor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one cyst type (Cochlodinium sp.) was first reported in the world.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i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is area, accounting for 45% of all the cysts. There are 2 cyst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is and Gymnodinium catenatum). But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cyst number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88.
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状况与趋势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1999-2006 年 6-8 月的调查数据,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域的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以了解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水平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状况.由 E 值和 CN/CP 值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和大凌河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区,而锦州湾海域污染相对较轻,属于中度营养区;在时空分布上,辽东湾北部海域 1999 年与 2006 年污染较为严重,中间年份污染相对较轻.针对辽东湾的具体环境用 CN/CP 值的评价模式更能揭示出营养盐限制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复合加载条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云  王栋  栾茂田  范庆来  武科 《海洋工程》2007,25(2):52-56,71
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是海洋工程结构设施建造与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种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型式,通常承受竖向上拔荷载与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其工作性能与设计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数值实现了Swipe试验加载方法和固定位移比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土的强度折减系数,探讨了沉箱基础在垂直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单调联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的数值计算构造了复合加载条件下沉箱基础破坏包络面。  相似文献   
90.
作者使用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在热带 30°S~ 30°N纬带用谐波分析方法分离出超长波之后 ,再采用环流诊断方法 ,发现南海季风区存在地域性环流系统。文中给出冬、夏季风期该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相应的热源分布 ,讨论了该地域性环流系统对南海季风气候及其异常的作用 ,并探讨夏季风爆发北部先于南部的一种可能的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