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7篇
  免费   2932篇
  国内免费   3651篇
测绘学   2438篇
大气科学   1465篇
地球物理   2266篇
地质学   7199篇
海洋学   1912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963篇
自然地理   142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766篇
  2021年   974篇
  2020年   746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767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959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897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精细岩芯描述、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测井相综合研究,认为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部含油气砂体中,发育3种类型的准层序:①粒级由底部粗—中下部细—上部粗的、反映整体向上变浅的海侵滞留沉积—海泛泥岩—滨岸沉积准层序,羊屋2井5460~5468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②粒级向上变粗的滨外泥岩—临滨-前滨沉积,顶部受风暴影响的准层序,跃南2井6503~6512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③粒级向上变细的潮下带—潮间带沉积的准层序,吉南1井5465~5486 m含油气段属于此准层序。发育于羊屋2井中的第一种准层序内含油气砂体在时间上属于较早的准层序3,发育于跃南2井、哈得13井中的第二种准层序与吉南1井中的第三种准层序内的含油气砂体属于稍晚的准层序4。早期沉积的、发育于羊屋2井顶部的第一种准层序是有利储层发育段,该井区以北靠近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面尖灭线附近的准层序3时期沉积的临滨相储层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2.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中下侏罗统)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相与三角洲相环境。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中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发现,有3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差异显著,包括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重排藿烷的丰度以及规则甾烷的相对组成。其中,不同时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则甾烷组成上;而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及重排藿烷的丰度。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生源组成有密切关系。据此,初步将这些参数应用于两方面研究,一是为划分地层沉积环境提供“生物标志物相标志”,二是研究油源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24.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等典型的含气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了构造控气和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含气量高,CH4百分含量高,δ13C1值大于-38.75‰,储层渗透率变化小,储层改造难,构造热事件对煤层气的生成、富集贡献大,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含气量低,CH4百分含量低,δ13C1值大于-49.11‰,储层渗透率变化大,储层易改造,煤热演化史及煤阶影响着煤层气的生成、富集,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活跃的水动力是甲烷生成的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但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小,而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则是低煤阶煤层气生成的重要条件,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钱家店凹陷中的含矿层位主要为上白垩统姚家组,前人认为其中的红色砂岩为原生成因,但大量的证据证实砂岩原生应以灰色为主,红色砂岩为后生氧化蚀变造成,并控制着钱家店铀矿床铀矿化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建立该矿床的后生蚀变分带,依次为红色蚀变带、黄色蚀变带、灰白色蚀变带、过渡带、原生带,红色蚀变带为主要的氧化带,铀矿化主要集中在过渡带.平面上铀矿化主要分布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的位置,并在氧化舌状体的前端和两个氧化舌状体之间存在铀的富集.文章最后还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并对区域上层间氧化带的展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27.
28.
Soil n-alkane δD vs. altitude gradients along Mount Gongga,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ltitude effect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aleoelevation reconstruction using authigenic or pedogenic mineral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no studies on variations in biomarker δD along altitude transects to investigate its potential as a paleoelevation indicator, although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δD of higher plant lipid may record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δD (δDp). Here, we present δD values of higher plant-derived C27, C29, and C31n-alkanes from surface soil along the eastern slope of Mount Gongga, China with great changes in physical variables and vegetation over a range from 1000 to 4000 m above sea level. The weighted-mean δD values of these n-alkanes (δDwax) show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s with predicted δDp values (R2 = 0.76) with an apparent isotopic enrichment (εwax-p) of −137 ± 9‰, indicating that soil δDwax values track overall δDp variation along the entire altitudinal transect. Leaf δDwax is also highly correlated with mountain altitude by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relationship (R2 = 0.80). Evapotranspiration is found declining with altitude, potentially lowering δDwax values at higher elevations. However, this evapotranspiration effect is believed to be largely compensated by the opposing effect of vegetation changes, resulting in less varied εwax-p values over the slope transect. This study therefore confirm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leaf δDwax to infer paleoelevations, and more generally, to infer the δD of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29.
万全寺银金矿床位于张宣幔枝构造东侧的侏罗纪断陷盆地中,成矿时限晚于133.33Ma~101.82 Ma.通过硫、铅、氢、氧、碳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应源自地球深部,在中生代冀西北幔枝构造演化过程中集中成矿.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并加入了部分天水.  相似文献   
30.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 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 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 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注入的环境中,但发生缺氧和热水注入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 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