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9篇 |
免费 | 3903篇 |
国内免费 | 17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90篇 |
大气科学 | 1085篇 |
地球物理 | 1628篇 |
地质学 | 5448篇 |
海洋学 | 1476篇 |
天文学 | 75篇 |
综合类 | 631篇 |
自然地理 | 8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342篇 |
2023年 | 394篇 |
2022年 | 557篇 |
2021年 | 682篇 |
2020年 | 577篇 |
2019年 | 625篇 |
2018年 | 555篇 |
2017年 | 568篇 |
2016年 | 526篇 |
2015年 | 618篇 |
2014年 | 601篇 |
2013年 | 661篇 |
2012年 | 703篇 |
2011年 | 679篇 |
2010年 | 647篇 |
2009年 | 625篇 |
2008年 | 630篇 |
2007年 | 571篇 |
2006年 | 550篇 |
2005年 | 467篇 |
2004年 | 337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177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叶绿素是植被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准确估算叶绿素含量对植被生长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辐射传输机制的PRO4SAIL模型模拟植被冠层光谱,以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物理模型模拟反射率和遥感影像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利用多光谱信息定量反演路域植被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PRO4SAIL模型模拟的冠层反射率反演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可行性。该研究成果为大面积路域植被冠层叶绿素含量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
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缘,以发育大规模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为世人瞩目,其地壳尺度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理解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和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数据的约束,结合地质与钻井资料,通过重磁场分析拟合解释,对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地壳尺度的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壳断面结构与构造模型.模型显示,四川盆地北部基底和沉积盖层变形差异较大,且上下地壳具有解耦性,上地壳向北延伸至紫阳断裂一带;而下地壳与上地壳拆离,向北延伸远至安康断裂一带.研究区莫霍面起伏较大,自南向北先加深后抬升,在大巴山下出现Moho的构造叠置,这种现象源于大陆地块(扬子克拉通)下地壳向大巴山—秦岭造山带下的俯冲.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西昆仑山下,即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俯冲板片前缘出现Moho的叠置.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27.
为了突出显示重磁场中地质体分布、断裂构造特征等信息,使图像显示错落有序、层次分明、清楚直观,有利于解释人员从不同角度认识重磁场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倾斜角概念,根据反余切函数特性,提出了扩展的倾斜角(iTdr)和倾斜角总水平导数(iTdr_Thdr)方法,来增强重磁异常信息,突出异常形状特点,以便于识别重磁异常中地质体边界和提取地质体分布、断裂构造平面展布特征等信息.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较高的分辨能力,能够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对识别地质体边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确定断裂带和地质构造走向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8.
Correlation-coefficient fields are widely used i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research.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ignificance test method for the correlation-coefficient field was proposed by Livezey, in which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tcorrelation lattice(station) points on the correlation coherence map is used as the statistic. However,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wo assumptions:(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attice(station) points is uniform;and(2)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correlation-coefficient field. However, in reality, the above two assumptions are not valid.Therefore, we designed a more reasonable method for significance testing of the correlation-coefficient field. Specifically, a new statistic, the significant-correlation area, is introduced to eliminate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grid(station)-point distribution, and an empirical Monte Carlo method is employed to eliminat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matrix.Subsequently, the new significance test was used for simultaneous correlation-coefficient fields between intensities of the atmospheric activity ce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Livezey method.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