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116篇
测绘学   824篇
大气科学   461篇
地球物理   453篇
地质学   1841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72篇
自然地理   42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育过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黄成敏  龚子同 《地理科学》2000,20(4):337-342
随着土壤的发育,土壤形态亦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对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发育的不同成土年龄土壤系列的研究表明,土壤形态特征及其定量化指数,如红化率指数、剖面相对发育指数、土层指数、剖面发育指数等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发育程度和土壤发育的相对年龄,其中剖面发育指数的批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SOTER支持下ALES模型对海南省热带作物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海南省1:25万SOTER数据库的支持下,根据联合国土地评价框架的有 关原则和概念,选取海南省4种热带作物建立了8种评价模型,运行ALES评价系统,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SOTER单元上作物适宜性评价指数,将此评价指数与GIS相连,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输出评价成果。  相似文献   
993.
甘肃靖远景泰一带泥盆系雪山组和沙流水组以河湖相碎屑岩为主 ,内发育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 (包括渠铸型、槽筑型、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平等层理、块状层理和递变层理等 )。雪山组和沙流水组的风暴沉积主要包括 3种岩相类型 :A底部具渠铸型或槽筑型的块状层理和递变层理砂岩。 B具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的砂岩。C具均质层理的粉砂岩、泥质岩。上述岩相 A,B,C分别代表风暴事件沉积中风暴流行作用 -风暴后的快速悬浮沉积 (事件沉积 ) ,它们组合成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甘肃靖远一带晚加里东 -早海西期位于北祁连造山带北缘同造山盆地的构造背景下 ,泥盆纪雪山组 -沙流水组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泥盆纪湖相风暴岩的发现表明该区处于低纬度 (5°~ 2 0°)的风暴作用带。中、晚泥盆世北祁连造山带构造隆升渐弱 ,海拔不高 ,不足以阻隔风暴作用对山后湖盆的侵扰。因此在近海湖盆中形成风暴岩沉积。该沉积对于认识北祁连 -河西走廊泥盆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归来庄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的矿业遗迹主要包括: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活动遗迹、矿业制品遗存、矿业开发文献史籍和矿业社会生活遗迹五大类。公园内矿业遗迹丰富,类型齐全,组合较好,具有稀有性、典型性、观赏性和科学价值,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外在吸引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土壤湿度和年际增量方法的中国夏季气温预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和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表层土壤湿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选取欧亚大陆9个关键区的土壤湿度年际增量作为预测因子,采用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BP-CCA)结合集合典型相关分析(ECC)的方法建立集合预测模型,对我国东部夏季气温年际增量进行预测,进而预测夏季气温。其中,1980—2004年的资料用于历史拟合试验,而2005—2014年的资料用于独立样本预测试验。首先利用BP-CCA方法对9个因子分别建立单因子预测模型,然后采用ECC方法对9个预测因子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建立集合预测模型,并且分析预测技巧。结果表明,不同预测因子的组合对我国夏季气温的预测能力不同:勒拿河下游地区、中国黄河以南地区、叶尼塞河下游地区、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以及印度半岛西北部地区的土壤湿度对华北夏季气温预测效果较好;中国黄河以南地区、叶尼塞河下游地区、印度半岛西北部地区、贝加尔湖东北地区以及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的土壤湿度对江淮夏季气温有较高预测技巧。所建立的两组集合预测模型均显示了较好的实际预测能力:华北气温预测模型预测气温距平的同号率为8/10,平均均方根误差为3.4%;江淮气温预测模型预测气温距平的同号率为7/10,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7%。并且两组模型预测出的华北和江淮气温的预测评分(PS)均超过80分,而国际上通用的距平相关系数(ACC)均在0.3以上。这说明土壤湿度因子中包含对我国夏季气温有用的预测信号,可以考虑将土壤湿度应用于夏季气温预测业务中。  相似文献   
996.
利用1983~2011年降水量、环流和海温的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前冬北大西洋海温对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与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整层水汽与降水年代际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整层水汽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向水汽输送异常作用的结果。东亚北部地区(35°~55°N,90°~145°E)西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多变少,东边界的水汽输送通量由少变多特征则直接导致了该地区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的年代际变化。就外强迫海温角度来说,前冬北大西洋海温跟东亚北部地区夏季500 hPa高度场、850 hPa风场和850 hPa比湿均显著相关。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冬北大西洋海温也表现出由偏低向偏高转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由于海温自身的记忆性前冬的海温异常一直延续到夏季。并在夏季激发出横跨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大西洋-欧亚(AEA)遥相关结构,并进一步影响东亚北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997.
姚素香  龚克坚  赵琛 《气象科学》2016,36(5):622-628
利用1979—2012年逐日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北半球中纬度冬季(11月1日—4月30日)对流层位势高度的季节内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上层位势高度的季节内变化强度较中下层更强,中心主要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对流层上层位势高度场主要为1~3波的超长波形势,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其时间序列呈现显著的季节内振荡(10~60 d)特征;10~60 d滤波的位势高度异常空间分布与原异常场一致,位势高度季节内振荡随时间主要表现为向西传播的特征,尤其表现在北太平洋上空,而亚欧大陆更为复杂一些;亚洲冬季风对北半球中纬度位势高度的季节内振荡有响应,主要表现为蒙古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异常,继而对我国冬季气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了研究南海大斑石鲈(Pomadasys maculatus)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情况,作者测定了东兴、乌石、潭门、闸坡4个群体共计61尾大斑石鲈控制区的993 bp序列。检测出变异位点35个,单倍型47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88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76,总体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其中潭门群体核苷酸多样性相对较高(0.00879)。中性检验结果显示Fu’s Fs值均为显著负值–5.34(P=0.03),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没有显著偏离群体扩张模型呈现出单峰(SSD值和Rg指数较小),表明大斑石鲈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推测扩张时间约4.74万~1.18万年间。群体间(0.0065~0.0089)与群体内遗传距离(0.0066~0.0089)处于同一水平,总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057(P0.05),群体间基因流Nm=33.76。不同组群划分方式的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群体内遗传差异显著大于群体间,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南海海域大斑石鲈群体遗传多样性匮乏,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可划归一个管理保护单元,潭门群体建议优先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基于2011年9月(丰水期)和2012年1月(枯水期)粤西近岸30米以浅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1属116种,硅藻为最主要优势类群。丰水期与枯水期共有种类40种,物种相似性指数为34.48%,表明2个调查季节种类组成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枯水期优势种仅1种,为金藻门(Chrysophyta)的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优势度高达0.496;丰水期优势种有4种,其中以硅藻门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优势度较高(0.249)。浮游植物丰度表现出时间和空间异质性,丰度总体呈现近岸站位高于离岸站位,此外,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湛江沿岸站位高于其他调查站位,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则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总体而言,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比丰水期高。群落结构多样性为枯水期西南部海域明显低于东北部海域,丰水期站位间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规律,相比之下,丰水期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p H、悬浮物呈正相关,与丰水期水温和枯水期盐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