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1289篇
  国内免费   1893篇
测绘学   932篇
大气科学   666篇
地球物理   1063篇
地质学   3463篇
海洋学   869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7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通过对念青唐古拉山冰碛地层划分及冰碛物同位素测年,发现最早一期冰碛物形成于0.7~0.6MaBP,指示自中更新世以来念青唐古拉山脉开始隆升,主峰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剥蚀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冰碛高平台;0.2~0.14MaBP念青唐古拉山又快速隆升,并堆积了刚刚伸出各大沟谷口的高侧碛;0.07~0.03MaBP念青唐古拉山再次小规模隆起,形成各大沟谷内的侧碛和终碛垄;0.01Ma BP还有小规模冰川活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地区的冰川剥蚀作用反映出的山脉隆升过程,可较好地与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相对比,它应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2.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相似文献   
123.
冯初刚  朱元兰 《测绘学报》2003,32(4):289-292
详细介绍了与SLR观测资料的高精度相适应的解EOP模型的改进,并且在复弧法中使用这个改进模型。当轨道参数为全局量,EOP参数为子弧量时,其中解极移运动Xp,Yp和日长变化率DUTIR的模型的更新,提高了解EOP的精度,特别提高了解DUTIR的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弧段的定轨精度。在EOP的改进模型中,以周日和半周日为周期的分量虽然对提高EOP本身的精度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对整个弧段定轨精度的提高还是有益的。本文用1995—1999年LAGEOS-1的资料解得的EOP序列精度:Xp达0.43mas,Yp达0.41mas,DUTIR达0.022ms。90天弧长定轨残差好于2cm。  相似文献   
124.
指出了共线条件方程式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共线条件方程式是联立的两个平面方程式,存在双主距(fx,fy)时的几何概念,以及它的变换式与直接线性变换关系式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25.
观测有效性的度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Hilbert空间理论 ,通过对观测方程的系数阵实施格拉姆_施密特 (Gram_Schmidt,G_S)正交化过程 ,分析观测的两个特性 ,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参数估计的必要观测问题 ,以及多余观测与必要观测的关系 ;用欧氏范数‖·‖2 和Frobenius‖·‖ F 范数作为基本度量工具对观测提供参数估计的信息量进行度量分析 ,研究观测的有效性和参数估计的可靠性。采用观测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测绘学科中必要观测、多余观测等基本概念 ;提出了观测信息量、观测有效性的概念和相应的度量方法 ;从观测的空间结构出发分析参数估计系统的可靠性 ,从一个侧面扩展和丰富了测绘学中的可靠性理论 ;丰富了研究测绘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 ,也为信息学中的数据挖掘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26.
全国干旱遥感监测运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该研究利用1981-1994的NOAA AVHRR 8km分辨率的NDVI资料,以及对应时段全国102个固定农业观测站的20cm深的土壤湿度资料,建立了植被状态指数(VCI)与土壤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由土壤湿度旱情等级标准来换算出每旬用VCI进行干旱监测的旱情等级标准,以确定出全国的旬旱情分布状况,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干旱遥感则运行系统”,该运行系统使遥感手段监测全国干旱成为可能,将能提供每年3-9月每旬全国的干旱监测情况,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干旱减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高空探测高度的分析可知:降水、净举力和空气阻力、球炸率是影响探测高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找出提高探测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针对二维波动方程,将大范围收敛的同伦 方法引入算子参数识别反演的过程,并结合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设计了二维波动方程反演的大范围收敛广义脉冲谱方法,并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了约束反演. 大量 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抗噪实验均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0.
分析了1900年以来长江3次巨洪的3个强信号:(1)太阳黑子活动,(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它们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分别称为日气作用、海气作用、地气作用,依据长江巨洪和3个强信号的基本事实,讨论了长江发生巨洪的统计规律,指出当3个强信号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如果再叠加其它信号,长江发生巨洪的量级更大,这对长江巨洪的超长期预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