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3篇
  免费   2536篇
  国内免费   3708篇
测绘学   1432篇
大气科学   1521篇
地球物理   2085篇
地质学   6828篇
海洋学   2105篇
天文学   325篇
综合类   1014篇
自然地理   155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850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800篇
  2018年   771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757篇
  2015年   773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940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934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文卿  郑文教 《台湾海峡》1997,16(2):233-238
本文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潮间带秋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和桐花树等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Cu、Pb、Zn、Cd、Mn的含量及动态。结果表明,该河口红树林区表层土壤沉积物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Pb〉Cu〉Cd;5种红树植物叶片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Cu〉Pb〉Cd;不同物种叶片元素含量大都有明显差异;叶片对土壤元素富集系数,以Mn、Cd较高,Pb最低;随叶片从幼叶-成熟叶-黄叶的生长发育,Mn  相似文献   
62.
印尼贯穿流的诊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球大洋二维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并采用气候态Levitus(2001)温盐资料及COADS风应力资料估算印尼贯穿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的Karimata海峡出流量对印尼贯穿流有显著的贡献,印尼贯穿流的平均流量为16.6Sv,流量在6月最大(18.5Sv),4月最小(12.7Sv)。与其它模式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的是,Makas-sar海峡流量在7月最大(13.8Sv),1月最小(0.2Sv),其年平均流量为6.7Sv;Karimata海峡是南海南部最大的出水口,年平均流量为2.6Sv,爪哇海水在5—9月之间流入南海,其它月份南海南部水流入爪哇海;Timor海峡是印尼贯穿流最大的出口;Lombok流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半年周期。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动力计算,获取了Makassar海峡经向速度的垂向结构,结果显示Makassar海峡的经向速度有明显的垂向切变,100m层次的南向速度为30—35cm.s-1。  相似文献   
63.
通过分析1980年以后的海冰资料和卫星云图照片,对黄、渤海沿岸11个海冰测点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评述,浅析了测点的优劣及使用资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4.
根据1992年12月(冬季)和1993年7月(夏季)对大鹏澳海域24h定点连续观测和夏季大面调查,统计了该海域各种形态磷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含量;计算了各种形态磷分别占总磷(TP)和总溶解磷(TDP)的百分比;讨论了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影响TP和TDP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5.
The colony-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are causative agents of dense bloom occurrences in coastal waters worldwid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colonial stages.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Phaeocystis globosa and Phaeocystis pouchetii from several geographic regions, and to assist in tracing the dispersal of bloom-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in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The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1 and ITS2) of rDNA and the 5.8S ribosomal RNA gene of Phaeocystis strains were determined.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s that P.globosa was the most divergent to P. pouchetii, exhibiting sequence divergence higher than 0.08. However, lower genetic divergences existed between strains of P.globosa.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of the Phaeocystis rDNA ITS clearly shows that the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s identified as P.globosa rather than P. cf. pouchetii or other species. Furtherm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DNA variation in distinct global populations of P.globosa suggested it might have had sufficient time to accumulate detectable mutations at the rDNA locus,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of ancient dispersal of P.globosa to many areas, meaning that P.globosa bloom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re endemic rather than a newly introduced species or a foreign source. Finally, based on the high divergent region of rDNA ITS, a pair of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for P.globosa were designed, they could be useful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is species in mixed plankton assemblages or flagellate stages that are recognized with diffculties by means of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66.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加入WTO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必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既包括创造机遇,也包括提出挑战。对此,应采取加快体制改革、留住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适时调整旅游业的产业对策,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抓住奥运旅游的机遇,创造中国旅游的新品牌等应对措施,使得中国旅游业步入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轨道。  相似文献   
68.
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研究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状况,于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在香港东南约114和160km,水深为95和113m处布设了两个生物浮标站,并对距香港约172km,水深为115m处的Marex水文气象浮标上的污损生物群落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污损生物78种,其中在浸海只有3个月的试板上,主要有柄蔓足类、水螅和藻类,优势种是细板条茗荷、茗荷和直杯螅.至于浸海时间达6~12个月的浮标(包括沉标)及锚链系统,其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多种双壳类软体动物、无柄蔓足类和苔藓动物等硬性污损生物附着.在种类垂直分布方面,污损生物群落组成随深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9.
以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为代表研究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 dentatus及其杂交子一代间线粒体DNA的遗传特性。母本与父本序列差异较大,属种间差异,在590个位点中有28个变异位点,而且全部为简约信息位点。使用同一对引物扩增亲本与杂交子代,在杂交子代中未检测到父本的线粒体DNA类型,11个处于两种生长阶段的杂交样本仅检测到一种单倍型,而且与母本的一个单倍型为同一种,表明褐牙鲆与夏鲆杂交线粒体DNA遵循母系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70.
深水钻井中浅水流灾害问题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水钻井中,浅水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国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研究。介绍了浅水流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特性。目前用于识别和预测浅水流的手段有测井和反射地震两大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参数提取的地震反演方法,如传统Dix反演、叠后振幅反演、层析反演、叠前振幅反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